《这是什么》 教学设计
课题 《这是什么?》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唱歌课 教具 钢琴、多媒体、教材配套音响素材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时钟的音乐形象,懂得时钟的作用和时间的价值。感受生活中时钟的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打击乐器、动作模仿时钟的音响;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按图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材分析 《这是什么?》,2/4拍,宫调式,结构为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词为谜语,“会走没有退,会说没有嘴”还会发出“滴答”与“当当”的声音,生动、形象,富有童趣,启发学生以形象思维积极动脑思考。歌曲的旋律在有规律的节奏配合下,轻松、跳跃,第一二乐句形象地描绘出钟表的机械声和报时声,第三乐句是重要的两个小乐句,呈示着两个设问,第四乐句是个扩展的句尾,平稳地落在主音“do”上,给人以完整的结束感,结合个歌词提示学生要有时间观念,并暗示谜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生活中钟表的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打击乐器、动作模仿钟表的音响;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按图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难点:按图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教学用具
一开始部分二展开部分 听一听 奏一奏 猜一猜 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上的景物都是那些呢?(大海、火车、青蛙)老师带来了三件乐器,你们听听它们模仿的是图片中的哪个声音?用蛙鸣器模仿青蛙,学生选择相对应的图片,介绍乐器、演奏方法,学生演奏,你能用声音模仿一下吗?老师用“呱呱”来记录。用海鼓模仿大海,学生选择相对应的图片,介绍乐器、演奏方法,学生演奏,你能用声音模仿一下吗?老师用“哗 哗”来记录。用汽笛模仿火车汽笛声,学生选择相对应的图片,介绍乐器、演奏方法,学生演奏,你们能用声音模仿一下吗?老师用“呜 呜”来记录。3.聆听歌曲,你在歌曲中有没有听到模仿声音的字词?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当当当。(板书)读一读。听听这两件乐器,哪件适合模仿“滴答滴答”,哪件适合模仿“当当当”?为什么?(双响筒、三角铁)(1)你想来试一试吗?(2)师念词学生敲。(3)生模仿演奏乐器,分小组接龙。7.听师范唱第一乐段,听听这个声音唱了几次?音高完全一样吗?用柯尔文手号辅助演唱sol、mi、do。同学们你们猜猜这是什么的声音呢?(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把歌词读一读。 跟琴学唱歌曲。解决歌曲难点。跟伴奏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声音,能用声音、乐器模仿声音、用文字描述声音。并为后面歌曲的学习做铺垫。抓住歌曲特点,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培养学生对乐器音色的理解力和创造力。使用柯尔文手号辅助学生体会音的高低,并准确的唱准音高。 揭示课题让学生关注歌词,专注聆听歌曲。认识音符,学习科尔文手势 音频图片
三拓展部分 同学们认识时钟吗?用时钟模型认一认时间。我们的身体也可以模仿时钟。用手模仿时针、分针。创编歌曲,唱一唱。 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兴趣 课件
四结束部分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时间。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