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11 位似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大东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BO扩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对应的△A′B′O′.若点A的坐标是(﹣1,2),则点A′的坐标是( )
A.(4,﹣2) B.(2,﹣4) C.(﹣4,2) D.(﹣2,4)
【答案】B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点A′的坐标为(2,-4)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位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2.(2021九上·深圳期中)如图,△A'B′C'和△ABC是位似三角形,位似中心为点O,OA'=2AA',则△A'B'C'和△ABC的位似比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A'B′C'和△ABC是位似三角形,位似中心为点O,
∴△A'B'C'和△ABC的位似比=OA′:OA,
∵OA'=2AA',
∴OA′:OA=2:3,
即△A'B'C'和△ABC的位似比为2:3.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3.(2021九上·高州期中)等边三角形OA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 边长为6,且 与△ 关于点O成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 ,则点 的坐标可能是( )
A. , B. , C. D.
【答案】B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作 于C,
为等边三角形, ,
,
,
点A的坐标为 , ,
与△ 关于点O成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 ,
点 的坐标为 , 或 ,即 , 或 ,
故答案为:B.
【分析】作 于C,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即得点A坐标,根据位似比的性质求出点的坐标即可.
4.(2021九上·平昌期中)如图,已知△OAB与△OA′B′是相似比为 1∶2 的位似图形,点O为位似中心,若△OAB内一点P(x,y)与△OA′B′内一点P′是一对对应点,则点P′的坐标为( )
A.(-x,-y) B.(-2x,-2y)
C.(-2x,2y) D.(2x,-2y)
【答案】B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P(x,y),相似比为1:2,点O为位似中心,
∴P′的坐标是(-2x,-2y).
故答案为:B.
【分析】给点P的横、纵坐标分别乘以-2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
5.(2021九上·阳谷月考)如图,已知 , ,以O为位似中心,把 缩小到原来的 ,则点E的对应点的坐标为是( )
A. B. 或
C. 或 D.
【答案】C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如图,以O为位似中心,把 缩小到原来的 ,
则 都符合题意,
且 为 中点,
由中心对称的性质可得: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性质求解即可以求出点E的对应点的坐标。
6.(2021九上·铁西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6)、B(﹣9,﹣3),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 ,把△ABO缩小,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
A.(﹣1,2)或(1,﹣2) B.(﹣9,18)
C.(﹣9,18)或(9,﹣18) D.(﹣1,2)
【答案】A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点A(-3,6)且相似比为 ,
∴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3× ,6× )或(3× ,-6× )
∴A′(-1,2)或(1,-2).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位位似中心,相似比位k,慢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进行求解即可。
7.(2021九上·太原月考)如图,原点在网格格点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三角形(顶点均在网格的格点上)是以点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则点 的坐标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分别连接 、 并延长交于点 ,
则点 为位似中心,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位似中心的概念作图,根据坐标与图象性质解答即可。
8.(2021九上·温州月考)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一象限内,点B在x轴正半轴上,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三象限内与△OAB的位似比为 的位似图形△OCD.若点C的坐标为(-1,- ),则点A的坐标为( )
A.( ,2) B.(2,3) C.(3, ) D.(3,2)
【答案】D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在第三象限内与△OAB的位似比为 的位似图形△OCD,相当于在第一象限内与△OCD的位似比为 的位似图形△OAB.
则以点O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 ,
而点C的坐标为(-1,- ),
∴A点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3,2).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如果位似图形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一侧,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如果位似图形对应点在原点的两侧,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
9.(2021九上·福州月考)如图,在△AOB中,A,B两点在x轴上方,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下方作△AOB的位似图形△ ,把△AOB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设点B的对应点 的坐标是(4,﹣2),则点B的坐标是( )
A.(2,1) B.(2,﹣1)
C.(﹣2,1) D.(﹣2,﹣1)
【答案】C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依题意,位似比为 , 的坐标是(4,﹣2),
,即 .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如果位似图形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一侧,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如果位似图形对应点在原点的两侧,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10.(2021·婺城模拟)视力表用来测量一个人的视力.如图是视力表的一部分,其中开口向下的两个“E”之间的变换是( )
A.平移 B.旋转 C.轴对称 D.位似
【答案】D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根据位似变换的特点可知它们之间的变换属于位似变换,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特点并结合题意可求解.
二、填空题
11.(2021九上·长春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正方形 与正方形 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 ,两个正方形在原点O同侧,点A、B、E在x轴上,其余顶点在第一象限,若正方形 的边长为2,则点F的坐标为 .
【答案】(9,6)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 正方形 与正方形 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 ,
,
,
,
∴ ,
∴ ,
解得: ,
,
点坐标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位似图形的概念得出EF的长,进而得出OB的长,即可得出答案。
12.(2021九上·朝阳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位似,其位似中心为点O,且 ,则 .
【答案】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 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位似,其位似中心为点O,且 ,
,
则 ,
故答案为 .
【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13.(2021九上·包头月考)如图,正方形ABCD,以点A为位似中心,把正方形ABCD的各边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得正方形A'B'C'D',则点C'的坐标为 .
【答案】(2,1)或(0,-1)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正方形 与正方形ABCD的位似比是 ,
则位似后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
根据位似的定义,得位似后的正方形,如图所示:
故点 的坐标位(2,1)或(0,-1),
故答案为:(2,1)或(0,-1).
【分析】以点A为位似中心,把正方形ABCD的各边缩小为原来的一半,作正方形A'B'C'D',根据图形写出点C'的坐标即可。
14.(2021九上·太原月考)如图,在 △ABC 中,点 A 的坐标为( 3,6) ,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将 △ABC 位似缩小后得到△ A'B'C' .若 点 A'的坐标为 (1,2),△ A'B'C'的面积为 1,则 △ABC 的面积为 .
【答案】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 点 A 的坐标为( 3,6),点 A' 的坐标为 (1,2)
△ABC与△ A'B'C'的相似比为
△ A'B'C' 的面积为 1,
△ABC 的面积为9
故答案为:9
【分析】利用对应点坐标的变化即可得出相似比;利用位似图形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得出答案。
15.(2021九上·山东月考)如图,在△AOB中,A,B两点在x轴的上方,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下方按1:2的相似比作△AOB的位似图形△A′OB′.设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4,﹣2),则点B的坐标是 .
【答案】(-2,1)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设点B的坐标为(x,y),
∵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4,-2),
∴根据位似变换的坐标特点得-2x=4,-2y=-2,即x=-2,y=1,
∴点B的坐标为(-2,1).
故填(-2,1).
【分析】设点B的坐标为(x,y),根据位似变换的坐标特点得到-2x=4,-2y=-2,即x=-2,y=1,由此求得点B的坐标。
16.(2021九上·济南月考)如图,△ABC与△A′B′C′是位似图形,点O是位似中心,若OA=2AA′,S△ABC=9,则S△A′B′C′= .
【答案】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且由OA=2AA′.
可得两位似图形的位似比为2:3,所以两位似图形的面积比为4:9,
又S△ABC=9,
∴S△A'B'C′= .
故答案为: .
【分析】△ABC与△A′B′C′是位似图形,由OA=2AA′可得两个图形的位似比,面积的比等于位似比的平方。
三、作图题
17.(2021九上·高州期中)如图,已知O是坐标原点,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1)、(2,1).
(1)以O点为位似中心在y轴的左侧将△OBC放大到两倍(即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画出△OB'C′;
(2)B点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 ;C点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 .
【答案】(1)解:如图所示:△OB'C′,即为所求;
(2)(﹣6,2);(﹣4,﹣2)
【知识点】作图﹣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2)B点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6,2);
C点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4,﹣2).
【分析】(1)延长BO到B',使OB'=2OB,同理求出点C',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得到△OB'C';
(2)根据(1)作图即可得出B'、C'坐标.
18.(2021九上·宜兴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0,2)、B(1,3)、C(2,1).
(1)在坐标系中原点O的异侧,画出以O为位似中心与△ABC位似比为2的位似图形△A'B'C';
(2)△A'B'C'的面积为 .
【答案】(1)
(2)6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作图﹣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1)如图,△A'B'C'为所作;
(2) ,
由(1)可得△ABC∽△A'B'C'且相似比为
∴ ,
∴△A'B'C'的面积= =6.
【分析】(1)分别连接AO、BO、CO并延长,使C′O=2CO,B′O=2BO,A′O=2AO,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2)首先根据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面积间的和差关系求出△ABC的面积,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
四、解答题
19.(2020九上·西城期末)放缩尺是一种绘图工具,它能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制作:把钻有若干等距小孔的四根直尺用螺栓分别在点 , , , 处连接起来,使得直尺可以绕着这些点转动, 为固定点, , ,在点 , 处分别装上画笔.
画图:现有一图形 ,画图时固定点 ,控制点 处的笔尖沿图形 的轮廓线移动,此时点 处的画笔便画出了将图形 放大后的图形 .
原理:
连接 , ,可证得以下结论:
① 和 为等腰三角形,则 , (180°-∠ ▲ );
②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理由是 ▲ );
③ ,于是可得 , ,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④当 时,图形 是以点 为位似中心,把图形 放大为原来的 ▲ 倍得到的.
【答案】解:连接 , ,如图,
①∵ ,
∴
∴△OAD和△OEC是等腰三角形,
∴∠ ,∠
∴∠ ,∠
②∵ ,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
∴ , ,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④∵图形M和图形N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
∴其倍数比为三角形的边长比即: ,
又 ,且
∴
即:当 时,图形 是以点 为位似中心,把图形 放大为原来的 倍得到的.
故答案为: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分析】①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②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即可求解;③由图形可直接得到答案;④通过证明△AOD∽△EOC,可得,再将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20.(2019九上·昌平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2), B(﹣3,4),C(﹣2,6);要求: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画出将△ABC三条边放大为原来的2倍后的△A1B1C1.
【答案】解:如图,
延长OA到A1使O A1=2OA,则点A1为A点的对应点,同样方法作出点B、C的对应点B1、C1,从而得到△A1B1C1.(或延长AO到A1使O A1=2OA,则点A1为A点的对应点,同样方法作出点B、C的对应点B1、C1,从而在第四象限画出△A1B1C1.)
【知识点】作图﹣位似变换
【解析】【分析】由对应点坐标先画出△ABC,再由位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画出△A1B1C1.
21.(2019·巴中)△ABC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网格中如图所示.
①以点C为位似中心,作出△ABC的位似图形△A1B1C,使其位似比为1:2.且△A1B1C位于点C的异侧,并表示出A1的坐标.
②作出△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A2B2C.
③在②的条件下求出点B经过的路径长.
【答案】解:①如图,△A1B1C为所作,点A1的坐标为(3,﹣3);
②如图,△A2B2C为所作;
③ ,
点B经过的路径长
【知识点】作图﹣位似变换;旋转的性质
【解析】【分析】 ①、延长AC到A1,使得A1C=2AC,延长BC到B1,使得B1C=2BC,Z则作出图形,从而可表示出A得坐标
②、利用网格特点和旋转的性质画出A、B对应的A2、B2从而得到图形
③、先计算出OB的长度,然后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出B经过得路径长
五、综合题
22.(2021九上·于洪期中)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4,2),C(2,1).
(1)作出与△ABC关于x轴对称的△ ,点 的坐标是 ;
(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原点的另一侧画出△ ,使 = ,点 坐标是 .
【答案】(1)解:画图如下: 故答案为: (1,-3);
(2)(-8,-4)
【知识点】作图﹣轴对称;作图﹣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1)∵A(1,3),B(4,2),C(2,1),
∴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分别为 (1,-3), (4,-2), (2,-1),
(2)∵原点O为位似中心, = ,B(4,2),
画图如下:
∴ 的横坐标,纵坐标都扩大原来的2倍,分别为8,4,
∵ 在第三象限,
∴ (-8,-4).
故答案为: (-8,-4).
【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求出点A、B、C的对应点,再连接并直接写出点A1的坐标即可;
(2)根据位似图形的定义及=作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点B2的坐标即可。
23.(2021九上·石家庄月考)如图,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0×10网格中,已知点O,A,B均为网格线的交点.
(1)在给定的网格中,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线段AB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线段 (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 ).画出线段 ;
(2)将线段 绕点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 .画出线段 ;
(3)以 为顶点的四边形 的面积是 个平方单位.
【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3)20
【知识点】作图﹣位似变换;作图﹣旋转
【解析】【解答】解:(3)结合网格特点易得四边形AA1 B1 A2是正方形,
AA1= ,
所以四边形AA1 B1 A2的面积为: =20,
故答案为20.
【分析】(1) 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线段AB放大为原来的2倍,即可得到线段 ;
(2) 将线段 绕点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 .画出线段 ;
(3)连接 , 结合网格特点易得四边形AA1 B1 A2是正方形,进而得出其面积。
24.(2021·镇雄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点 的坐标分别为 , .
(1)画出 绕点 顺时针旋转90°后的 ;
(2)以点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 ,在 轴的上方画出 放大后的△O″A″B;
(3)点 是 的中点,在(1)和(2)的条件下, 的对应点 的坐标为 .
【答案】(1)解:如图,△O′A′B即为所求;
(2)解:如图,△O″A″B即为所求;
(3)(2,7)
【知识点】作图﹣位似变换;作图﹣旋转
【解析】【解答】解:(3)如图,∵点M是OA的中点,
∴M的对应点M′的坐标为(2,7).
故答案为:(2,7)
【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及网格特点,分别确定点A、O绕点 顺时针旋转90°后的对应点O′、A′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2)分别连接BO'、BA'并延长使BO''=2BO',BA'=BA'',然后连接即得△O″A″B ;
(3)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点M′为A''O''的中点,根据位置写出坐标即可.
1 / 1湘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11 位似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大东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BO扩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对应的△A′B′O′.若点A的坐标是(﹣1,2),则点A′的坐标是( )
A.(4,﹣2) B.(2,﹣4) C.(﹣4,2) D.(﹣2,4)
2.(2021九上·深圳期中)如图,△A'B′C'和△ABC是位似三角形,位似中心为点O,OA'=2AA',则△A'B'C'和△ABC的位似比为( )
A. B. C. D.
3.(2021九上·高州期中)等边三角形OA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 边长为6,且 与△ 关于点O成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 ,则点 的坐标可能是( )
A. , B. , C. D.
4.(2021九上·平昌期中)如图,已知△OAB与△OA′B′是相似比为 1∶2 的位似图形,点O为位似中心,若△OAB内一点P(x,y)与△OA′B′内一点P′是一对对应点,则点P′的坐标为( )
A.(-x,-y) B.(-2x,-2y)
C.(-2x,2y) D.(2x,-2y)
5.(2021九上·阳谷月考)如图,已知 , ,以O为位似中心,把 缩小到原来的 ,则点E的对应点的坐标为是( )
A. B. 或
C. 或 D.
6.(2021九上·铁西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6)、B(﹣9,﹣3),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 ,把△ABO缩小,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
A.(﹣1,2)或(1,﹣2) B.(﹣9,18)
C.(﹣9,18)或(9,﹣18) D.(﹣1,2)
7.(2021九上·太原月考)如图,原点在网格格点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三角形(顶点均在网格的格点上)是以点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则点 的坐标是( )
A. B. C. D.
8.(2021九上·温州月考)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一象限内,点B在x轴正半轴上,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三象限内与△OAB的位似比为 的位似图形△OCD.若点C的坐标为(-1,- ),则点A的坐标为( )
A.( ,2) B.(2,3) C.(3, ) D.(3,2)
9.(2021九上·福州月考)如图,在△AOB中,A,B两点在x轴上方,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下方作△AOB的位似图形△ ,把△AOB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设点B的对应点 的坐标是(4,﹣2),则点B的坐标是( )
A.(2,1) B.(2,﹣1)
C.(﹣2,1) D.(﹣2,﹣1)
10.(2021·婺城模拟)视力表用来测量一个人的视力.如图是视力表的一部分,其中开口向下的两个“E”之间的变换是( )
A.平移 B.旋转 C.轴对称 D.位似
二、填空题
11.(2021九上·长春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正方形 与正方形 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 ,两个正方形在原点O同侧,点A、B、E在x轴上,其余顶点在第一象限,若正方形 的边长为2,则点F的坐标为 .
12.(2021九上·朝阳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位似,其位似中心为点O,且 ,则 .
13.(2021九上·包头月考)如图,正方形ABCD,以点A为位似中心,把正方形ABCD的各边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得正方形A'B'C'D',则点C'的坐标为 .
14.(2021九上·太原月考)如图,在 △ABC 中,点 A 的坐标为( 3,6) ,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将 △ABC 位似缩小后得到△ A'B'C' .若 点 A'的坐标为 (1,2),△ A'B'C'的面积为 1,则 △ABC 的面积为 .
15.(2021九上·山东月考)如图,在△AOB中,A,B两点在x轴的上方,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下方按1:2的相似比作△AOB的位似图形△A′OB′.设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4,﹣2),则点B的坐标是 .
16.(2021九上·济南月考)如图,△ABC与△A′B′C′是位似图形,点O是位似中心,若OA=2AA′,S△ABC=9,则S△A′B′C′= .
三、作图题
17.(2021九上·高州期中)如图,已知O是坐标原点,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1)、(2,1).
(1)以O点为位似中心在y轴的左侧将△OBC放大到两倍(即新图与原图的相似比为2),画出△OB'C′;
(2)B点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 ;C点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 .
18.(2021九上·宜兴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0,2)、B(1,3)、C(2,1).
(1)在坐标系中原点O的异侧,画出以O为位似中心与△ABC位似比为2的位似图形△A'B'C';
(2)△A'B'C'的面积为 .
四、解答题
19.(2020九上·西城期末)放缩尺是一种绘图工具,它能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制作:把钻有若干等距小孔的四根直尺用螺栓分别在点 , , , 处连接起来,使得直尺可以绕着这些点转动, 为固定点, , ,在点 , 处分别装上画笔.
画图:现有一图形 ,画图时固定点 ,控制点 处的笔尖沿图形 的轮廓线移动,此时点 处的画笔便画出了将图形 放大后的图形 .
原理:
连接 , ,可证得以下结论:
① 和 为等腰三角形,则 , (180°-∠ ▲ );
②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理由是 ▲ );
③ ,于是可得 , ,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④当 时,图形 是以点 为位似中心,把图形 放大为原来的 ▲ 倍得到的.
20.(2019九上·昌平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2), B(﹣3,4),C(﹣2,6);要求: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画出将△ABC三条边放大为原来的2倍后的△A1B1C1.
21.(2019·巴中)△ABC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网格中如图所示.
①以点C为位似中心,作出△ABC的位似图形△A1B1C,使其位似比为1:2.且△A1B1C位于点C的异侧,并表示出A1的坐标.
②作出△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A2B2C.
③在②的条件下求出点B经过的路径长.
五、综合题
22.(2021九上·于洪期中)如图,△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4,2),C(2,1).
(1)作出与△ABC关于x轴对称的△ ,点 的坐标是 ;
(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原点的另一侧画出△ ,使 = ,点 坐标是 .
23.(2021九上·石家庄月考)如图,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0×10网格中,已知点O,A,B均为网格线的交点.
(1)在给定的网格中,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线段AB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线段 (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 ).画出线段 ;
(2)将线段 绕点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 .画出线段 ;
(3)以 为顶点的四边形 的面积是 个平方单位.
24.(2021·镇雄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点 的坐标分别为 , .
(1)画出 绕点 顺时针旋转90°后的 ;
(2)以点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 ,在 轴的上方画出 放大后的△O″A″B;
(3)点 是 的中点,在(1)和(2)的条件下, 的对应点 的坐标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点A′的坐标为(2,-4)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位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A'B′C'和△ABC是位似三角形,位似中心为点O,
∴△A'B'C'和△ABC的位似比=OA′:OA,
∵OA'=2AA',
∴OA′:OA=2:3,
即△A'B'C'和△ABC的位似比为2:3.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作 于C,
为等边三角形, ,
,
,
点A的坐标为 , ,
与△ 关于点O成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 ,
点 的坐标为 , 或 ,即 , 或 ,
故答案为:B.
【分析】作 于C,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即得点A坐标,根据位似比的性质求出点的坐标即可.
4.【答案】B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P(x,y),相似比为1:2,点O为位似中心,
∴P′的坐标是(-2x,-2y).
故答案为:B.
【分析】给点P的横、纵坐标分别乘以-2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
5.【答案】C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如图,以O为位似中心,把 缩小到原来的 ,
则 都符合题意,
且 为 中点,
由中心对称的性质可得: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性质求解即可以求出点E的对应点的坐标。
6.【答案】A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点A(-3,6)且相似比为 ,
∴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3× ,6× )或(3× ,-6× )
∴A′(-1,2)或(1,-2).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位位似中心,相似比位k,慢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进行求解即可。
7.【答案】A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分别连接 、 并延长交于点 ,
则点 为位似中心,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位似中心的概念作图,根据坐标与图象性质解答即可。
8.【答案】D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在第三象限内与△OAB的位似比为 的位似图形△OCD,相当于在第一象限内与△OCD的位似比为 的位似图形△OAB.
则以点O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 ,
而点C的坐标为(-1,- ),
∴A点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3,2).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如果位似图形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一侧,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如果位似图形对应点在原点的两侧,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
9.【答案】C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依题意,位似比为 , 的坐标是(4,﹣2),
,即 .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如果位似图形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一侧,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如果位似图形对应点在原点的两侧,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10.【答案】D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根据位似变换的特点可知它们之间的变换属于位似变换,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特点并结合题意可求解.
11.【答案】(9,6)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 正方形 与正方形 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 ,
,
,
,
∴ ,
∴ ,
解得: ,
,
点坐标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位似图形的概念得出EF的长,进而得出OB的长,即可得出答案。
12.【答案】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 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位似,其位似中心为点O,且 ,
,
则 ,
故答案为 .
【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13.【答案】(2,1)或(0,-1)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正方形 与正方形ABCD的位似比是 ,
则位似后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
根据位似的定义,得位似后的正方形,如图所示:
故点 的坐标位(2,1)或(0,-1),
故答案为:(2,1)或(0,-1).
【分析】以点A为位似中心,把正方形ABCD的各边缩小为原来的一半,作正方形A'B'C'D',根据图形写出点C'的坐标即可。
14.【答案】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 点 A 的坐标为( 3,6),点 A' 的坐标为 (1,2)
△ABC与△ A'B'C'的相似比为
△ A'B'C' 的面积为 1,
△ABC 的面积为9
故答案为:9
【分析】利用对应点坐标的变化即可得出相似比;利用位似图形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得出答案。
15.【答案】(-2,1)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设点B的坐标为(x,y),
∵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4,-2),
∴根据位似变换的坐标特点得-2x=4,-2y=-2,即x=-2,y=1,
∴点B的坐标为(-2,1).
故填(-2,1).
【分析】设点B的坐标为(x,y),根据位似变换的坐标特点得到-2x=4,-2y=-2,即x=-2,y=1,由此求得点B的坐标。
16.【答案】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且由OA=2AA′.
可得两位似图形的位似比为2:3,所以两位似图形的面积比为4:9,
又S△ABC=9,
∴S△A'B'C′= .
故答案为: .
【分析】△ABC与△A′B′C′是位似图形,由OA=2AA′可得两个图形的位似比,面积的比等于位似比的平方。
17.【答案】(1)解:如图所示:△OB'C′,即为所求;
(2)(﹣6,2);(﹣4,﹣2)
【知识点】作图﹣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2)B点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6,2);
C点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4,﹣2).
【分析】(1)延长BO到B',使OB'=2OB,同理求出点C',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得到△OB'C';
(2)根据(1)作图即可得出B'、C'坐标.
18.【答案】(1)
(2)6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作图﹣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1)如图,△A'B'C'为所作;
(2) ,
由(1)可得△ABC∽△A'B'C'且相似比为
∴ ,
∴△A'B'C'的面积= =6.
【分析】(1)分别连接AO、BO、CO并延长,使C′O=2CO,B′O=2BO,A′O=2AO,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2)首先根据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面积间的和差关系求出△ABC的面积,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
19.【答案】解:连接 , ,如图,
①∵ ,
∴
∴△OAD和△OEC是等腰三角形,
∴∠ ,∠
∴∠ ,∠
②∵ ,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
∴ , ,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④∵图形M和图形N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
∴其倍数比为三角形的边长比即: ,
又 ,且
∴
即:当 时,图形 是以点 为位似中心,把图形 放大为原来的 倍得到的.
故答案为: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位似变换
【解析】【分析】①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②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即可求解;③由图形可直接得到答案;④通过证明△AOD∽△EOC,可得,再将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20.【答案】解:如图,
延长OA到A1使O A1=2OA,则点A1为A点的对应点,同样方法作出点B、C的对应点B1、C1,从而得到△A1B1C1.(或延长AO到A1使O A1=2OA,则点A1为A点的对应点,同样方法作出点B、C的对应点B1、C1,从而在第四象限画出△A1B1C1.)
【知识点】作图﹣位似变换
【解析】【分析】由对应点坐标先画出△ABC,再由位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画出△A1B1C1.
21.【答案】解:①如图,△A1B1C为所作,点A1的坐标为(3,﹣3);
②如图,△A2B2C为所作;
③ ,
点B经过的路径长
【知识点】作图﹣位似变换;旋转的性质
【解析】【分析】 ①、延长AC到A1,使得A1C=2AC,延长BC到B1,使得B1C=2BC,Z则作出图形,从而可表示出A得坐标
②、利用网格特点和旋转的性质画出A、B对应的A2、B2从而得到图形
③、先计算出OB的长度,然后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出B经过得路径长
22.【答案】(1)解:画图如下: 故答案为: (1,-3);
(2)(-8,-4)
【知识点】作图﹣轴对称;作图﹣位似变换
【解析】【解答】解:(1)∵A(1,3),B(4,2),C(2,1),
∴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分别为 (1,-3), (4,-2), (2,-1),
(2)∵原点O为位似中心, = ,B(4,2),
画图如下:
∴ 的横坐标,纵坐标都扩大原来的2倍,分别为8,4,
∵ 在第三象限,
∴ (-8,-4).
故答案为: (-8,-4).
【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求出点A、B、C的对应点,再连接并直接写出点A1的坐标即可;
(2)根据位似图形的定义及=作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点B2的坐标即可。
23.【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3)20
【知识点】作图﹣位似变换;作图﹣旋转
【解析】【解答】解:(3)结合网格特点易得四边形AA1 B1 A2是正方形,
AA1= ,
所以四边形AA1 B1 A2的面积为: =20,
故答案为20.
【分析】(1) 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线段AB放大为原来的2倍,即可得到线段 ;
(2) 将线段 绕点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 .画出线段 ;
(3)连接 , 结合网格特点易得四边形AA1 B1 A2是正方形,进而得出其面积。
24.【答案】(1)解:如图,△O′A′B即为所求;
(2)解:如图,△O″A″B即为所求;
(3)(2,7)
【知识点】作图﹣位似变换;作图﹣旋转
【解析】【解答】解:(3)如图,∵点M是OA的中点,
∴M的对应点M′的坐标为(2,7).
故答案为:(2,7)
【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及网格特点,分别确定点A、O绕点 顺时针旋转90°后的对应点O′、A′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2)分别连接BO'、BA'并延长使BO''=2BO',BA'=BA'',然后连接即得△O″A″B ;
(3)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点M′为A''O''的中点,根据位置写出坐标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