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4 12:1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们都以为郑板桥读书善记,却不知并不是郑板桥记忆力好,①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废寝忘食,甚至对周围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郑板桥读书如此刻苦用心,却说生平最不喜人过目不忘,这又是为什么呢?他认为过目成诵太草率了,眼睛不停地在看,心中却根本来不及吸收和消化,如此匆忙,无异走马观花,对自己丝毫没有影响和作用。
他还认为,过目成诵还容易带来一个不好的影响,就是无所不记,见什么都读。郑板桥认为,《史记》中以《项羽本纪》写得最好,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写得最精彩。但是,如果对三千多字的《项羽本纪》② ,岂不是没有分晓的钝汉。
20.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1. 请结合以上材料,概括出三点郑板桥的读书心得。每点都以肯定句表述,每句不超过8个字。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生产、生活还是娱乐,当人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时,健康就会受到威胁。 ① ,会产生焦虑与精神压力;暴露时间长,则会造成听力损害。 ② 与音量和暴露时长相关。然而, ③ ,无论暴露时间长短,均会产生永久性听力损害。而单从听力保护角度来说,即使是如淙淙流淌的小溪的乐音,如果音量过大,时间过久,也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20.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 指出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外国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 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五处并修改。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太阳能与风能①________。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②________。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③________,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
四川省绵阳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即使进入老年阶段,①_________,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②_________,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也没有记忆障碍的迹象,其中一组每周完成数次有氧运动的任务,而另一组只进行拉伸和平衡训练,同时保持较低的心率。12个月后,与拉伸平衡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了。研究开始和结束时进行的记忆力测试显示,③_________,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22. 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
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题目: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①__________”(两个字);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②________”;甚至还可用“③__________”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 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名为实,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字又称“表字”。
名与字可以意义相近,如诸葛亮字孔明,“明”与“亮”都有光线充足之意; ______,如吕蒙字子明,“蒙”为不明。古人常自称其名以表示谦称, _________,名字连称亦是对人尊称。
《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由此可知,________,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行冠礼,取字。
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故有“待字闺中”之说。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21.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98字以内。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四川省内江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德智体美”之外,为什么还要强调“劳”?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意味着什么?一些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其根源就在于______。事实上,挥洒劳动的汗水、体味劳动的艰辛,才能收获劳动的快乐,也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践证明,爱劳动、会劳动不仅不会耽误学习,反而______,有助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面向未来,应当更加注重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一定要将劳动教育与智育区别开,防止______幼时启蒙劳动意识,感知劳动乐趣,体会劳动光荣;稍大时增加劳动知识技能,适当参加生产劳动;再大时增加职业体验,理解劳动创造价值。
21. 请为下面的事件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包括标点)。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今年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有望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
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依据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800到1000字统一调成800字。
此外,语文新课标还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
有学生家长质疑:最没用的就是“死记硬背”,识字才有用,为什么现在要反着来呢 这究竟是改革还是折腾
四川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们都以为郑板桥读书善记,却不知并不是郑板桥记忆力好,①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废寝忘食,甚至对周围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郑板桥读书如此刻苦用心,却说生平最不喜人过目不忘,这又是为什么呢?他认为过目成诵太草率了,眼睛不停地在看,心中却根本来不及吸收和消化,如此匆忙,无异走马观花,对自己丝毫没有影响和作用。
他还认为,过目成诵还容易带来一个不好的影响,就是无所不记,见什么都读。郑板桥认为,《史记》中以《项羽本纪》写得最好,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写得最精彩。但是,如果对三千多字的《项羽本纪》② ,岂不是没有分晓的钝汉。
20.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1. 请结合以上材料,概括出三点郑板桥的读书心得。每点都以肯定句表述,每句不超过8个字。
【答案】20. ①而是他勤于诵读 ②逐句逐字都记
21. ①要勤奋专注(刻苦用心) ②要用心领会(吸收消化) ③要有选择地细读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此文段的段意是:郑板桥认为,读书应勤于诵读,求精不求多。第一空所要填写文句和前面的文句构成此段的中心句,依据前文的“却不知并不是郑板桥记忆力好”分析可知,所要填写的文句应以“而……”再依据所填文句后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内容可知,内容应和“勤于诵读”有关,故可推断①处可以填入“而是他勤于诵读”之类的内容。
第二空,所要填写文句是尾句的中间部分,依据前文的“如果对三千多字的《项羽本纪》”分析可知,所要填写文句在语法上作“如果对三千多字的《项羽本纪》”的谓语,在内容上应和“什么都记”有关,再依据后文的“岂不是没有分晓的钝汉”,推断②处应该填入“逐句逐字都记”之类的内容。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的能力。
从“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废寝忘食,甚至对周围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郑板桥读书如此刻苦用心”可知,读书要勤奋专注;
从“郑板桥……说生平最不喜人过目不忘……他认为过目成诵太草率了……心中却根本来不及吸收和消化,如此匆忙,无异走马观花,对自己丝毫没有影响和作用”可知,读书要用心领会;
从“他还认为,过目成诵还容易带来一个不好的影响,就是无所不记,见什么都读”可知,读书要有选择地细读。
考生还要注意题目要求用肯定句表述和字数的要求。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生产、生活还是娱乐,当人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时,健康就会受到威胁。 ① ,会产生焦虑与精神压力;暴露时间长,则会造成听力损害。 ② 与音量和暴露时长相关。然而, ③ ,无论暴露时间长短,均会产生永久性听力损害。而单从听力保护角度来说,即使是如淙淙流淌的小溪的乐音,如果音量过大,时间过久,也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20.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 指出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20. ①暴露时间短;②听力损害程度;③当噪声级达到一定高度时。
21.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乐音”比作“小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乐音”的轻柔和舒缓。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注意分号前后是并列句子,此句与“暴露时间长”相对,应填写“暴露时间短”;
第二空,前面说到听力损害,后面又有“与音量和暴露时长相关”,可见这里是说“听力损害程度”;
第三空,后面说“无论暴露时间长短,均会产生永久性听力损害”,可见听力损害不仅与时间长短有关,还与其他内容有关;再联系后面“音量过大”可知,这是与噪声大小有关,据此填写“当噪声级达到一定高度时”。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如淙淙流淌的小溪的乐音”,由“如”字可判断这是比喻修辞,本体是“乐音”,喻体是“小溪”;
这个比喻表现乐音的什么特点呢?结合“淙淙流淌”和“小溪”的“小”字可知,这个比喻是表现乐音的轻柔和舒缓的特点。
而比喻的效果是使得这个特点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外国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 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五处并修改。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答案】①“寄奉”改为“惠赐”;②“过目”改为“拜读”;③“些许”改为“莫大”;④“惠存”改为“珍藏”;⑤“光临”改为“前往”。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寄奉”是谦辞,应该是自己给别人的东西;“过目”不是谦辞,此处应用谦辞,应填写“奉读”或“拜读”;“些许”是谦辞,此处应用敬辞,应为“很大”;“惠存”是别人存自己的东西,此处应为“珍存”;“光临”是敬辞,用于别人到自己这里来,此处是自己到他人的地方。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太阳能与风能①________。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②________。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③________,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
【答案】 ①. 在昼夜和季节上存在着互补性 ②. 冬季阳光强度小而风大 ③. 白天和晴天由光力发电装置发电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本语段论述的是太阳能与风能之间的具体关系。
第一处根据后文“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表明两者之间的互补性关系,从“夜晚”“夏季”表明其突出在时间和季节之上,故可以填写“在昼夜和季节上存在着互补性”之类的内容;
第二处则是根据前后文“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填写内容与前文之间是一个对应性的关系,故可以填写“冬季阳光强度小而风大”之类的内容;
第三空根据前文“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表明发电的具体时间以及具体方式,填写内容与前文之间是一个对应性的关系,故可以填写为“白天和晴天由光力发电装置发电”之类的内容。
四川省绵阳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即使进入老年阶段,①_________,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②_________,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也没有记忆障碍的迹象,其中一组每周完成数次有氧运动的任务,而另一组只进行拉伸和平衡训练,同时保持较低的心率。12个月后,与拉伸平衡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了。研究开始和结束时进行的记忆力测试显示,③_________,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答案】 ①. 记忆力已经开始减退/开始出现记忆障碍 ②. 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 ③. 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明显提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上文有“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的引领,下文有“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改善的对象应为“记忆力”;前文又有“即使进入老年阶段”的表述,所以填入此处的句子应与老年人的记忆力情况有关,故此处可填写“记忆力已经开始减退/开始出现记忆障碍”之类的内容。
第二空,结合上文“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和下文“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分析可知,“这两组人”应指上文所说的“30名被试人员”,故此处可填写“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之类的内容。
第三空,结合下文“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分析,“而”表转折,可推断内容上应和上文是相对的,也就是“有氧运动组的成绩”相对较好,故此处可填写“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捉高”之类的内容。
22. 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
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题目: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①__________”(两个字);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②________”;甚至还可用“③__________”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答案】 ①. (示例)败北、折戟 ②. 饮恨赛场、铩羽而归、屈居亚军 ③. 冲击冠军的努力付之东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根据题中要求可知,“讲究措辞”指在不同场合中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所谓的“文雅”“形象”指的是“有文化意蕴”“形象生动”。本题要求讲究措辞文雅,需要选择文雅的书面语来表达。
第一处语境要求写决赛失败的文雅的词语,如用两个字,可以用“败北”或者“折戟”。败北:打败仗。折戟:形容失败惨。
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铩羽而归”“屈居亚军”“饮恨赛场”等。铩羽而归: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后不光彩地返回。用以形容失败归来。屈居亚军:屈居,指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达到或取得应有条件的状态,居于亚军,说明没有夺冠。“饮恨赛场”的“恨”,是“遗憾”的意思,在赛场感到非常遗憾,就是说输了,非常遗憾地失败了。
如用“句子来表达”,也就是说付出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没有成功,可以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写。
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 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名为实,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字又称“表字”。
名与字可以意义相近,如诸葛亮字孔明,“明”与“亮”都有光线充足之意; ______,如吕蒙字子明,“蒙”为不明。古人常自称其名以表示谦称, _________,名字连称亦是对人尊称。
《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由此可知,________,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行冠礼,取字。
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故有“待字闺中”之说。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答案】 ①. 名与字也可意义相反 ②. 称人之字以表示对人尊称 ③. 名是幼时起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此处是说古人的名与字的关系,格式上应与“名与字可以意义相近”一致;从内容来看,后面说“吕蒙字子明,‘蒙’为不明”,这是名与字的意义相反,据此可以写“名与字也可意义相反”;
第二空,此处是说称呼名与字的社会功能,前面说“自称其名以表示谦称”,后面说“名字连称亦是对人尊称”,说明中间应是称呼字表示什么;由“亦”字可知,也是表示尊敬,因此可以写“称人之字以表示对人尊称”;
第三空,后面是“供长辈呼唤”,再联系前文“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可知,这是说的名的取用时间以及供谁呼唤,据此可以写“名是幼时起的”。
21.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98字以内。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答案】“日”字形如中天的太阳,“日”加“一”是“元旦”的“旦”。“日”在中华文化中总与温暖、光明、正气相联系,“如日中天”让人感受到发展的迅猛与蓬勃,“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则再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豪情。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及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E 级。此类题做之前一定要仔细审题,审清题目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主要是指题目中明确要求的,比如该题中中的从“山、日、水、火、土”中任选一个,“100字以内”。隐性要求,是题干没有明说,但必须按照那个来完成的,通常是指前后文或所给的示例句中所使用的句式和修辞。完成此类句子要平时多积累,培养文学功底,培养文本解读能力。包含文化信息;语意准确、语言通畅。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四川省内江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德智体美”之外,为什么还要强调“劳”?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意味着什么?一些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其根源就在于______。事实上,挥洒劳动的汗水、体味劳动的艰辛,才能收获劳动的快乐,也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践证明,爱劳动、会劳动不仅不会耽误学习,反而______,有助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面向未来,应当更加注重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一定要将劳动教育与智育区别开,防止______幼时启蒙劳动意识,感知劳动乐趣,体会劳动光荣;稍大时增加劳动知识技能,适当参加生产劳动;再大时增加职业体验,理解劳动创造价值。
【答案】 ①. 缺少劳动教育 ②. 能够促进学习 ③. 用传授课本知识取代劳动教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连贯性。做题时,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要注意提示性词语,总结性词语,还要注意句中的标点符号,要在感知语段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的语境分析概括。
本题,所给的两段文字,第一段文字主要讲劳动教育的内涵,第①空,根据前句“一些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信息可知,此处是从反面分析一些青少年对劳动拒绝的根源就在于对劳动教育缺少足够的认识,所以此处可填的内容是“缺少劳动教育”。第二段文字讲的是劳动的意义。第②空,据前面说的“爱劳动、会劳动不仅不会耽误学习”,可知此处说的是“爱劳动、会劳动”对学习的积极作用,所以此处可填“能够促进学习”。第③空,由前句中“要将劳动教育与智育区别开”,以及后句所说的劳动的积极作用,可知此处是说防止“用传授课本知识取代劳动教育”。
21. 请为下面的事件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包括标点)。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今年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有望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
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依据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800到1000字统一调成800字。
此外,语文新课标还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
有学生家长质疑:最没用的就是“死记硬背”,识字才有用,为什么现在要反着来呢 这究竟是改革还是折腾
【答案】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生增加背诵、减少识字引发争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此题还要注意新闻的特点。一句话新闻拟写原则:1.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2.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3.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
解题思路:
新闻开篇是导语,总领下文。主语主体对象为“教育部:“”教育部近日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余下内容可以概括出两层内容:“今年秋季新学年,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都增加了背诵篇目……”
家长质疑恰好是对新课程标准变化来得,帮助解读新闻大意“最没用的就是“死记硬背”,识字才有用,为什么现在要反着来呢 这究竟是改革还是折腾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一句话新闻的内容要点:陈述主体是“教育部”,新闻事件是中小学生增加背诵、减少识字,影响或反响是“引发争议”。
【点睛】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