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2.《玩偶之家(节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2.《玩偶之家(节选)》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4 12:2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玩偶之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选文的戏剧冲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领悟舞台说明的作用。
2、探讨娜拉出走后的结局,并思考《玩偶之家》对于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积极意义。
重难点:分析选文的戏剧冲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领悟舞台说明的作用。
【教学过程】
情景任务:
近有一则新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张桂梅是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子高中的校长,她帮助1804名女孩走出贫困山村,进入大学。在采访视频中,张桂梅校长回忆了因学生当了全职太太,而不愿接受其捐款的故事。这引起网友的争论。女性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学习任务一:交流剧本,走进人物
活动一、自读《高考调研》P116 ~117自主学习部分后同桌分角色朗读剧本,完成下列任务: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理清人物关系并复述全剧的故事情节。
思考:剧中人物之间有哪些矛盾关系?
2、找找海尔茂看信前、看第一封信后、看第二封信后以及当娜拉决定出走时语言和舞台说明的变化。
思考: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海尔茂是个什么样的人?
3、再找找娜拉看信前、看第一封信后、看第二封信后以及温情面纱被揭开后语言和舞台说明的变化。
思考: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娜拉怎样的心理变化?
活动二、分享交流:
1、理清人物关系,复述全剧故事情节,找到矛盾冲突。
(1)主要人物:海尔茂、娜拉、柯洛克斯泰、林丹太太、阮克医生
海尔茂,娜拉的丈夫,他即将升任银行经理。娜拉是海尔茂的妻子。柯洛克斯泰,银行职员,海尔茂的同事,两人以前也是大学同学。林丹太太,娜拉同学,也是柯洛克斯泰的旧情人。阮克医生,海尔茂和娜拉的老朋友,一直暗恋娜拉。
(2)全剧故事情节:
第一幕:圣诞节前,海尔茂即将升职为银行经理。娜拉兴高采烈地买来圣诞树等,准备过圣诞节。娜拉与丈夫讨论开销闲聊时,林丹太太来访。林丹太太想在城里找一份工作,娜拉欣然答应让丈夫帮忙。柯洛克斯泰造访,因为海尔茂升职后准备解雇柯洛克斯泰,柯洛克斯泰请娜拉帮忙让她丈夫不要解雇自己。娜拉拒绝,柯洛克斯泰便威胁娜拉,将她几年前因丈夫患重病伪造父亲的签名向自己借钱的事告诉海尔茂。
第二幕:圣诞节,林丹太太在娜拉家帮她整理参加舞会的衣服。海尔茂家的老友阮克医生来了。阮克医生一直爱着娜拉,他病重将死,向娜拉表达了爱慕之意。柯洛克斯泰又一次威胁娜拉,二人谈判最终破裂,柯洛克斯泰便将事先写好的信放进海尔茂家的信箱。柯洛克斯泰与林丹太太是旧日情人,林丹太太为了帮助娜拉摆脱困境,决定去找柯洛克斯泰谈谈。
第三幕:林丹太太找到柯洛克斯泰,经过一番谈话后,林丹太太表示可以接受柯洛克斯泰并嫁给他。充满幸福感的柯洛克斯泰决定放弃威胁娜拉,“努力做好人”。娜拉被丈夫从舞会上拉回家,林丹太太告诉娜拉不用怕柯洛克斯泰,但要把事情的实情告诉丈夫。林丹太太告辞,海尔茂送她……
第四幕(本文):海尔茂按每天的惯例下楼取信,娜拉急中生智用化装舞会缠住了他。午夜归来,娜拉想说明一切已为时太晚,海尔茂还是取回了那封信。海尔茂读完信后勃然大怒,将娜拉刻薄地辱骂了一番。恰在此时门铃响了,有人送来一封信,是柯洛克斯泰的信和返还的那张借据。海尔茂见自己的名誉已经保住,立刻改变面目,对娜拉又温柔起来。目睹此情此景,娜拉感慨万千,她看清了自己像玩偶一样被人摆布的可怜处境,并终于意识到她应该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在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后,毅然决定离开那个“玩偶之家”。
课文从这里开始是全剧高潮,同时也是结局部分。
(3)矛盾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了解戏剧所展示的矛盾冲突,冲突是怎样造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进而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戏剧主题。
海尔茂与娜拉是夫妻关系,他们爆发的家庭矛盾也是全剧最主要的矛盾。海尔茂和科洛克斯泰是同学也是同事,而海尔茂将升职之后坚决要解雇他,娜拉和科洛克斯泰之间是债权关系,围绕娜拉此前冒名借债,现在能否为科洛克斯泰保住银行职位展开。另外林丹太太和柯洛克斯泰、娜拉和阮克医生之间都有着一些纠葛。
矛盾冲突是构成戏剧的主要元素之一,没有矛盾冲突,也就没有戏剧,而揣摩戏剧语言是理解矛盾冲突,把握人物特征的重要抓手。
2、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
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舞台说明来认识剧中的人物。
卢卡契就曾称赞说:“在现代文学中,易卜生写岀了也许是最为完美的对白。”
剧中男主角,一家之长海尔茂,海尔茂原来是一个律师,但是工作一直不见起色,一家人生活得很拮据,现在他马上迎来了事业的转机,要在银行当经理了,就要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了。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海尔茂的台词,看看在两次读信前后,海尔茂对妻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形象特点
看信前 称呼:我的小鸟儿 迷人的小东西 我一个人的亲宝贝儿, 我的娜拉 娇滴滴的小宝贝儿 小娜拉,不懂事的孩子 …… 因为我的心里好像觉得咱们偷偷地恋爱…… 我把披肩……我什么都没想,只是想你一个人。……我的心也跳得按捺不住了 ……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 亲她的前额 对她看了一会儿 把身子凑过去 跟过来 声音放低些 搂着她 …… 柔情蜜意 深情款款
看第一封信后 (威胁) 称呼:你这坏东西 伪君子 撒谎的人 犯罪的人 下贱女人 …… 别这么花言巧语 不用装腔作势给我看…… 真是可恶极了…… 你父亲的坏德行,你全都沾上了 ……把披肩摘下来。摘下来! 你把我一生幸福全都葬送了……少说骗人的话…… 孩子不能再交到你手里…… 拉住她 惊慌倒退 把出去的门锁上 走来走去 吓了一跳 …… 忘恩负义 翻脸无情
看第二封信后 (退回借据并致歉) 称呼:我的可怜的娜拉 受惊的小鸟儿 我可怜的小宝贝儿 我的好娜拉…… 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我已经饶恕(高频词)你了。我知道你干那件事都是因为爱我…可是难道因为你自己没主意,我就不爱你了吗?我决不会……我可以保护你……只要你老老实实……他老婆越发是他私有的财产 把信抢过来 慌忙拆信 快活得叫起来 朝着借据瞟了一眼 把借据和信撕掉,烧掉…… 自私虚伪 虚情假意
当温情的面纱被揭下 你真不讲理,不知好歹,你在这的日子难道不快活?你疯了,你怎么疯到这步田地。像你这么没经验…丢了家,丈夫儿女,不怕人家说什么话!把你最神圣的责任扔下不管了? 难道你不信仰宗教?道德? 你不了解咱们的社会。…… 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跳起来 勉强管住自己 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反复无常、厚颜无耻、处于支配地位的男权思想拥护者。
在这场矛盾冲突中,原先一直是海尔茂压制娜拉,那么娜拉是如何幡然醒悟,打破自己的玩偶身份,转而占了上风,我们来继续品读戏剧语言,找找答案。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心理变化
看信前 是,我很累,我就要去睡觉 你做的事情都不错 我知道你的心都在我身上 一个人如果到了非死不可…… 现在你可以看信了 再见,托伐,再见,孩子们… 走到桌子旁边…吃惊… 心不在焉…急忙接嘴… 从他怀里挣出来,斩钉截铁的口气…低声自言自语… 痛苦不安 幻想奇迹
看第一 封信后 我只知道爱你,别的什么都不管 我做的坏事不用你担当! 嗯!现在我才完全明白了。 我死了你就没事了。 叫起来…竭力想脱身…走近他一步…眼睛盯着他,态度越来越冷静…不作声,只是眼睛盯着他…冷静安详…站着不动 伤心绝望 日趋冷静
看第二 封信后 我呢? 这三天我真不好过。 谢谢你饶恕我。 莫名其妙得瞧着他… 从右边走出去… 心灰意冷 清醒冷静
当温情的面纱被揭下 你们爱我只是拿我消遣,把我当作一件玩意儿 玩偶老婆、玩偶女儿…你不配教育我……我会努力去吸取…我还有别的同样神圣的责任,我对自己的责任。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 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 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你的戒指…… 我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满不在乎 穿外套、戴帽子、拿起手提包 决心反抗 追求独立和个性解放
总结:
在剧本节选部分中,两次突转的情节:第一次,海尔茂得知事情真相,勃然大怒,夫妻感情即将破裂,没想到科洛克斯泰竟然还回当年的借债,危机解除。第二次,海尔茂态度大变,以为娜拉会接受自己的饶恕,重归于好。没想到娜拉毅然离家出走。这些没想到所发生的就是戏剧性事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就是突转,先将观众和读者带入某种期待,然后又提供一个大相径庭的故事发展,这样的一波三折使人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突转第一个作用:使戏剧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获得出奇制胜的戏剧性效果,使戏剧情节的发展富有一种动态中的曲线美。如石径穿云,如山色疑无路之绝处,打弯回别有天,载文洞天石扉訇然中开的绝响。第二点,有利于揭示挖掘人物性格和表现,深化剧作主题。在前两次突转中,海尔茂的虚伪、自私善变的形象栩栩如生,而娜拉坚毅倔强,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也在最后一次突转中锋芒毕露。
2、课本剧如何呈现最强烈的戏剧效果?
①节奏要紧凑,展现出戏剧冲突的紧张
②语言要有鲜明的个性化,要能通过(对话、独白)表现人物心理。
③动作是戏剧的核心和灵魂,通过人物动作表现戏剧冲突。如“(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等,暗示娜拉当时离家出走的心意已决。动作化是人物心理的外在体现,通观全剧的舞台说明,有非常多表现力极强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娜拉从幸福平静转为忧虑、烦乱、从幻想到幻想破灭,最后到觉醒的整个心理变化过程,细致的细节刻画营造了一种画面感,使人物心理变化更加具体可感。
学习任务二:拓读明理
1、有西方文学史家评论,《玩偶之家》结尾娜拉出走时“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与拿破仑战争的枪炮声一样,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历史进程。” 结合时代背景说说娜拉出走的社会意义。
明确:娜拉为追求人格的独立,不甘做丈夫的玩偶,毅然深夜离家出走。她的出走是对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法律、家庭、婚姻制度的挑战,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奋勇冲击。她用反叛的行动向“物化”女性的罪恶社会庄严宣告:“我首先是一个人,不是玩偶。”成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这对广大妇女争取自由、平等、人格的独立起了巨大鼓舞作用。她的出走,震惊了男权社会,震醒了昏睡的女性,使整个社会鼎沸起来,引起人们对现存制度的怀疑。但娜拉出走后怎么办?作者没有明晰的答案。
2、1923年鲁迅发表著名演讲《娜拉走后怎样 》,在鲁迅看来,娜拉走后的出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你的观点是什么
观点一:认同
①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还没有为妇女的独立生存提供充分的空间。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后期,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的1879年,工业革命还在发展中,妇女的社会地位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社会还不能为妇女提供充足的劳动就业机会。
②从主观条件来看,娜拉没有赖以谋生的一技之长。
从剧情来看, 娜拉长期以来就依附着父亲和丈夫而生活,衣食无忧,没有基本的生存技能,人格独立只有附于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才变得有价值有意义。在当时物质至上的社会环境下,她很难独自生存下去。所以,娜拉出走,如果她没有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她是不能真正地获得个人地位的真正解放的。从人物性格来看,娜拉出走时不带走海尔茂的任何东西,即便在“手头不方便的时候”也不愿接受海尔茂的任何帮助,是一位性情刚烈的女性;从她对爱情的态度来看,她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她的思想观念与社会现实有着很大的差距。这样一位年轻女子,很难适应当时男权主义流行的社会。而且,她的三个孩子在家中,所以她要么会堕落,要么就不得不回到原来家中。
③从出走时的状况来看,她没有可以立足于社会的条件。
爱她的阮克大夫即将离世;林丹太太她本身就是向娜拉求助的人;平时没有经济地位的娜拉,花钱都是跟海尔茂要,省下来的钱都用于还债。从人脉关系和经济基础来看,出走后的娜拉甚至难以在社会上暂时立足。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因为,“男子在婚姻上的统治是他的经济统治的简单的后果,它将自然地随着后者的消失而消失。”鲁迅也曾指出:“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娜拉要真正取得独立光凭一点反叛精神是不行的。只有首先在经济上取得独立,才能争取独立的人格。
④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来看,娜拉很可能成为女权运动的牺牲品。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写道:“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意思是说中国的每一次变革和进步,都会有人付出血的代价。中国是这样,挪威也如此。
我们丝毫不怀疑社会进步的必然性,然而,综合以上几点来看,娜拉为追求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男女平等、经济独立的出走,要么以失败告终后重新回到海尔茂的身边,要么沦为社会进步的牺牲品。
观点二:不认同
我不同意鲁迅先生的看法。娜拉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她在家中的“玩偶”地位,并且觉醒后的她也认识到“现在我要去学习。我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有力反抗,已经意识到了男权社会中自己的可悲地位,决心争得自身的解放,争得同男子一样的权利。她一定会去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学会生存的技能,不会堕落、饿死或是回来。
学习任务三:联系实际,思考:女性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2020年10月,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再一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这一次是因为她反对学生当全职太太。作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中共有1804名女孩走出贫困山村,进入大学。近日在一段采访视频中,张桂梅校长回忆了因学生当了全职太太,而不愿接受其捐款的故事,视频中“我最反对当全职太太”的言论更是引发了网络上关于”全职太太”的热议。对张桂梅校长的观点,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