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4 20:4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山水画的意境
李可染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擅长画山水、人物。
走近作者
欣赏
李可染《万山红遍》
重点词语
文章初探,把握文本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整体感知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获得意境? (第五段)
要深刻认识对象
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认识深度: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高于现实
注重长期观察的结果,意境的独创性
第6段
第7段
第8段
3、什么是“意匠”?(第9段)
意匠即表现手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4、“意境”与“意匠”是什么关系?(第10段)
没意境,画画时力量无处可使;没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二者不可偏废。
5、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
文章开门见山,在第1自然段就明确提出主要观点。接下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认识顺序展开论述。
第6、7、8自然段,结合事例谈具体做法。
最后两个自然段强调山水画还需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将意境传达出来,打动人心。
第2自然段先解决“意境”是什么的问题,即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紧接着对为什么山水画要讲究意境进行理论阐释。
第3、4自然段借助两个实例进行具体说明。(为什么)
从第5自然段开始,作者集中探讨“怎么样”的问题。先用设问引出话题,然后自问自答。
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点明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第二部分(2—4):具体论述什么是意境,为什么要讲究意境。
第三部分(5—8):如何获得意境。
第四部分(9—10):意境和意匠的关系。
2-4段:什么是意境,为什么要讲究意境。
第二段先解决意境是什么的问题。
作者用下定义的方式作出界定: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接着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正面: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 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
反面: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阐释山水画为什么要讲究意境(意境在山水画中的作用)
三四段借助实例进行具体说明。
第三段中李太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举例论证。此诗寓情于景,有力地证明了“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
第四段中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
举例论证。有力地证明了“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
重申意境对诗画的重要性“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拓展:《十六字令三首》
【其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这三首小令都描写了长征路上的山,气势博大雄浑,豪放洒脱,气韵天成,尽显山之体势、风骨,也折射出作者宏大的胸襟和抱负。
5-8段:怎样获得意境。
首先要深刻认识对象。(6-7段)可从两点入手。
1、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举例论证:齐白石画虾
正面:正面阐释,层层递进,揭示“观察”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反面论证,指出看一眼、画一笔,却想画出好画是难以想象的。
2、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其次, 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8段)
笔墨开始聚拢,集中在中国画上,借助自己的创作体会来谈。
第8段论证方法和作用(考点:论证方法及作用)
①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列举五代画家荆浩画松树的正面事例和一位作者出外写生的反面事例进行对比,论证了“中国画不强调‘光’,而是注重表现事物精神品质”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具体,有说服力。
②举例论证,列举苏州四棵古老的柏树的例子,论证画家观察它的精神实质,再加以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的观点,使论证具体、有说服力。
③对比论证,以两类不同的画家作对比,论证画家如果没有深刻感受,就不可能有意境的独创性。
1、层层阐释,思路清晰。
2、大量引用古诗词。
3、举例典型,恰当有力。
写作特色
山水画不仅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着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情感,景与情是相融合的。而摄影往往是从实用性和视觉美感出发的,这也就意味着山水画不会被摄影作品所取代。
探究: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诗歌在描绘景色的时候,往往将情感含蓄的寄托其中,使人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感受到无限的情感与意蕴。
作者大篇幅的分析诗歌的意境,是因为二者是相通的,是想更直接的让人体会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从而更好的领会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探究: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简要说明。
作者以齐白石老人画虾为例来论证他的观点。
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韧,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韧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探究: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从生活中来,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不等同于生活,而应当比实际生活更典型,更理想。也就是说,写作者与绘画者只有对生活进行高度集中的概括,将客观现实与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融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比现实更美好、更富有诗意、更理想的艺术境界。
例如诗人毛泽东以《沁园春·雪》歌颂祖国,画家石涛以《黄山图》展现祖国,这样的认识就比单纯写景画景更全面更深入。
欣赏
李可染《万山红遍》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
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千山万水走过;1960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这时,他动笔作出此画,而“红遍”的问题也在此间解决了。
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来表现秋色的方法,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字,同时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要深刻认识对象
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认识深度: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高于现实
注重长期观察的结果,意境的独创性
1. 本文采用大量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来层层深入地阐述什么是意境,如何获得意境,意境与意匠的关系等问题,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 文章简洁生动,论述明白晓畅。旁征博引众多的例子、名言,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既开拓读者的美学观念,又寓艺术教育于知识漫谈之中,可谓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文本特色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什么是意境,怎样获得意境,最后指出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关键。让我们明白如何欣赏山水画,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艺术作品的领悟力。
课堂小结
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典诗词进行赏析。
课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