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0-21 17:5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生活中有哪些用到了分类法的例子?


图书馆
超市
资料分享
据统计,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化学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人类社会是在化学发展的基础上构筑起现代物质文明的。
那么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我们是怎样认识的呢?是不是对每一种物质都详细地研究呢?
用分类法研究化学物质,可以使化学知识系统化、条
理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
化的规律。
分类的定义
把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分组
的一种方法。
田亮
刘翔
姚明
罗纳尔多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以所含阳离子不同进行分类
以所含阴离子不同进行分类
Na
2
CO
3
K
2
CO
3
K
2
SO
4
Na
2
SO
4
钠 盐
钾 盐
硫酸盐
碳酸盐
具体物质
物质所属类别。
角色多重性
前提
同一事物可同时分属不同类别
分类的角度(标准)不同
交 叉 分 类 法
定义:对同一事物以多种标准进行分类的分类法
优点: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
交叉分类法
钠 盐
碳酸盐
Na2CO3
Na2CO3
特点:物质所属类别有交叉部分
Na2CO3
K2SO4
钠 盐
钾 盐
这是交叉分类么 为什么
伪交叉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H2SO4
HCl
HNO3
H2CO3
课堂练习















氧化物

物质的分类
知识回顾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几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
由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
由金属离子或NH4+的化合物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组成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
树状分类法
对于同类事物,为了做进一步的研究,有时我们对它作多层次的分类。
树状分类法的分类原则: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树状分类法
优点:能清楚地看到事物种类的从属关系。
定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 再分类的分类法
没有绝对严密的分类,人们对于物质的认识本来就是不断更新的,我们往往选择一种有利于我们研究物质的方法来分,分类不是目的,而是归类系统研究物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类是为了更系统的研究物质,对其加深了解。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一般指组成里含C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除外
一般指组成里不含C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除外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氧化物

物质的分类
对这个分类结果,还可以做进一步分类吗?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CuO、Fe2O3、Na2O等
CO、P2O5、H2O等
CO2、P2O5、SO3等
CaO、CuO、K2O等
CO、NO等
从组成元素分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从性质分
氧化物的分类
成盐氧化物
能跟酸或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不能跟酸或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Al2O3等
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酸的分类

从是否溶于水分
从碱性强弱分
难溶碱
弱碱
可溶碱
强碱
NaOH、KOH、Ca(OH) 2、Ba(OH)2、NH3·H2O等
NaOH、KOH、Ca(OH) 2、Ba(OH)2等
Cu(OH)2、Mg(OH)2、Fe(OH) 3等
NH3·H2O 、Cu(OH)2、Mg(OH)2、Fe(OH) 3等
电离产生的OH-数
碱的分类
一元碱
二 元碱
多元碱
NaOH、KOH等
Ca(OH) 2、Ba(OH)2等
Fe(OH) 3等

从是否溶于水分
按组成离子分
无氧酸盐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NaCl、AgNO3、CuSO4等
NaHSO4、KHSO4等
Cu2(OH)2CO3等
按酸根是否含氧分
含氧酸盐
可溶盐
难溶盐
NaCl、AgNO3、CuSO4等
CaCO3、BaSO4、ZnS等
KNO3、KMnO4、FeSO4等
NaCl、ZnS、CaCl2等
盐的分类
……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为金属离子或NH4+,阴离子全部为酸根离子的盐
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外还有OH-,阳离子全为金属离子或NH4+。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NH4+外还有H+,阴离子全部为酸根离子的盐
用树状分类法对 HCl,CO2 , CaO ,NaOH,
Na2SO4 , CaCO3 , Ca(OH)2 ,H2SO4进行分类
化合物



氧化物
HCl H2SO4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CO2 CaO
思考与交流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关系。
实践活动
分类法的应用及其意义
2.通过以上活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尝试用
图表示出单质、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
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金属单质 碱性氧化物 碱 盐
非金属单质 酸性氧化物 酸 盐
物质转化规律
+ O2
+ O2
+ H2O
+ H2O


+ H2O
总结:规律1——不同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规律2——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质(通性)。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交叉分类法:
2.树状分类法:
3.分类法的应用及意义
举一反三 由此及彼
知识小结
对同类事物作多层次的分类
对一种事物以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对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高效;
对于化学研究而言,便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应的本质 。
1.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同,这个反应方程式是( )
A.3Fe+2O2=Fe3O4
B.CO2+C=2CO
C.NH4HS=NH3+H2S
D.Na2CO3+CO2+H2O=2NaHCO3
课堂练习
C
2.下列有五组物质,每组中有一种物质从某种角度分析与其它三种不同。请找出该物质,并说明理由。
⑴Fe、S、C、P
⑵H2、O2、N2、S
⑶Fe2O3、NaCl、CuO、H2O
⑷AgCl、BaSO4、KNO3、CaCO3 ⑸CuSO4、FeCl3、KMnO4、K2CO3
Fe
S
NaCl
KNO3
K2CO3
课堂练习
3.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 碱式碳酸铜 空气
B.胆矾 矿泉水 氖气
C.水银 水煤气 冰水混合物
D. 稀硫酸 火碱 金刚石
课堂练习
A
4.某种物质经检测,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 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单质
C.一定不是化合物
D.一定是混合物
C
5.已知“o”、“●”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下图中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B
6.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是(  )
A.纯净物、混合物
B.金属、非金属
C.纯净物、化合物
D.含氧酸、无氧酸
C
7.现有Ba、H、C、O四种元素.请你从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填化学式)
(1)氧化物
(2)碱
(3)酸
(4)盐
CO2;BaO;H2O;H2O2;CO
Ba(OH)2
H2CO3
B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