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测评(初评)试题九年级(初三)组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测评(初评)试题九年级(初三)组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4 21:0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测评(初评)试题
九年级(初三)组
(试题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50 分钟)
一、倾听交流(20分)
听录音,回答问题。每则录音读一遍。
(一)听下面一段著作介绍,完成信息判断1—2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本书是我国重要的有关古代历史、地理、民间传说的著作。( )(1 分)
2.明明在这本书中读到了“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远古神话
传说。( )(1分)
(二)听下面一段人物事迹,完成信息判断3一6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一曼在共产党员郑佑之的鼓励和引导下,阅读进步书刊,接受新文化思想。1926 年夏,
她加入中国共产党。( )(1分)
4.赵一曼的求学经历包括:1926年秋天,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9月,考进武汉中央军事政
治学校。( )(1 分)
5.1935年秋,赵一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1师2团团长。在一次与日伪军的战斗中,她为掩护部队突围,身
负重伤,不幸被俘。( )(1 分)
6.赵一曼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女性英雄模范人物”。( )(1分)
(三)听下面一则格言的上句,完成第7题。
7.根据格言的上句,选出其下句( )(1 分)
A.只争朝夕 B.其实难副 C.始于足下 D.不进则退
(四)听下面一段对话,完成8—9题。
8.根据对话内容,对安装路灯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为了车辆的安全和方便。B.为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和方便。
C.为了街道的明亮和美观。D.为了抑制犯罪,提高治安水平。
9.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由于高速公路上车辆很少,所以司机夜间可以开远光灯行驶。
B.路灯照明属于直射光,照明度较差,会使长途行驶中的驾驶员眩目。
C.明暗交替的路灯照明会使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司机产生视觉错觉并造成眼睛疲劳。
D.在汽车前灯的照射下,交通标志会将光线定向折射,照亮路面。
(五)听下面一段材料,完成10—12题。
1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1 分)
A.最容易受到光线伤害的展品是织物、纸张类展品。
B.在光照下容易褪色的丝绸颜色是黄色、茶色红色。
C.光照对白色、红色.茶色丝绸的丝纤维产生的破坏作用较大。
D.闪光灯里的光元素会引起丝绸颜色的变化。
11.根据材料判断,下列文物容易受光影响的-项是( B )(1分)
A.石刻、壁画类 B.皮革、皮毛、羽毛类
C.漆器、家具类 D.玉器陶瓷、青铜类.
12.下列对亮黄色绘画颜料中硫化镉成分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被氧化 B.着色力强 C.成分稳定 D.颜色鲜亮
(六)听下面一则小故事,完成13—14题。
13.由这则小故事演变出的成语是 。(2分)
14.写出这一成语的含义。(2分)
(七)听下面一封投稿信的片段,完成第15题。
15.改正投稿信中运用不得体的词语。(3分)
二、积累运用(20分)
16.根据拼音写词语。(2分)
我走在树林里,那两个孩子已经回家。整整那个秋天,整整那个秋天的每个夜晚,我都在那片树林里jǔ
jǔ dú xíng( )。——史铁生《务虚笔记》
17.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那家公司的负责人说,他们就愿意与这种墨守成规、纪律性特别强的人合作。
B.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即将举行,运动员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奩蠢欲动,决心为学校争光。。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D.在天舟二号发射任务中,航天科工三院306所研制的真空绝热板产品,再次获得应用,为中国的空间站
建设添砖加瓦。
18.根据语段内容,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苏轼诗词似乎没有刻意地发力,刻意制造特殊的阅读体验。比如那首著名的《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诗很著名,但要说哪里好,却又抓不到什么“亮点”。是炼字还是警句 是境界还是气象 似乎都有些谈不上,但就是这种娓娓道来,却在不知不觉间沁人肺腑,随之流传千古。
A.由苏轼的《惠州一绝》可 见,苏轼诗词没有发力,也没有制造阅读体验。
B.苏轼的《惠州一绝》很著名,但抓不到什么“亮点”。
C.苏轼的《惠州一绝》谈不上炼字警句,也谈不上境界和气象。
D.苏轼的《惠州一绝》因娓娓道来、沁人肺腑而随之流传千古。
19.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起来就没有要停的意思。成都的市民早已熟悉成都的雨的习性,经常不等雨停就走出家门。他们会 , , , 。成都的雨温柔绵软,即使冬天也没有多少冷意。细雨中,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也不像往常那么夺目耀眼,紧张的生活节奏随之放慢。
①穿着短裤汗衫,摇着蒲扇②或者坐在湿不了身的屋檐下③品茶、打望、摆龙门阵④在公园里面、小巷深处撑一-把大伞漫步
A.④②①③ B.④①②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20.下列古典诗词名句,所运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B.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C.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1.对下面书法作品所运用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草书
22.我国古代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下列对“润笔”这一称谓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书画稿费 B.替人研磨墨汁 C.为人作序 D.修改文章书画
23.把下列绰号与对应的人物用直线连接起来。(2分)
玉麒麟 花荣
小李广 秦明
霹雳火 柴进
小旋风 卢俊义
24.给下面的诗歌选段填写正确的标点。(2分)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海浪声声口 啊口总理,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辽阔大地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口”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25.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图表内容。(不超过70字)(2分)
三、辨识填空(10分)
26.阅读下文,将最恰当的选项填入文中空缺处。(10分 ,每空1分)
好树如诗
王剑冰
① (A.花团锦簇B.五彩缤纷C.云蒸霞蔚)的浮来山,有一棵大树。它托高了浮来山的天际线,冠荫近千平方米,人称四千岁“银杏之祖”。
我的目光从日光初照的时刻开始,远远望见那片金黄的绚烂,如十万旌旗迎风。
等到站立其下,又感觉它像是昂首的鲲鹏!
你看它 ② (A.硕大无朋 B.小巧玲珑C.庞然大物)的翅膀,在快乐的晨阳下闪亮地舞动。它立于浮来三峰之间,根系深扎灰岩之地,一直伸向崖下的清泉峡与卧龙泉。凸露的根脉, ③ (A.盘根错 节B.虎踞龙盘C.错综复杂),定力无限。
数万年前,海浪退却,山脉隆起。再后来,距今最近的一次冰期结束,大地回暖,新的生命随之诞生。仿佛身负历史使命的老银杏,人们称它是冰川时代留下的树种。因而,要以东方第一缕晨曦映照它,要以大海的波浪推涌它,要以钟鼓之声 ④ (A.烘托B.渲染C.点缀)它,还要以雄浑的史诗与思想陪伴它。
仰望这棵老银杏,它是沂蒙的映衬,是日照的地标。鸟儿们飞过蓝天,到这里会猛然惊讶,或停留,或绕过,或再努力一把,让翅膀越过它的辽阔。
许是气息相通,以《文心雕龙》名世的刘勰将住所安在近旁。刘勰在树下读书,在树下徜徉。他吸收了树的 ⑤ (A.精彩B.精粹C.精髓),树也带有了他的气息。
老银杏树,只能看清楚下面一柱躯千,上面已分不出哪些是干哪些是枝。那些枝干互绕,横出旁逸,交错纵横,完全一座 ⑥ (A.崇山峻岭B.层峦叠嶂C.万壑绵延)的奇峰。风吹过来,树浪推涌,叶片翻飞,其声萧菁,不禁让人想起那波涛起伏的大海。
仰头望着老银杏树的时候,甚至会生出某种 ⑦ (A.臆想B.直觉C.错觉),似乎它已不是一棵树,而老成了一座仍在生长的文物。
老银杏树,不光是树的老祖,也是生命的启示。从一粒种子开始,它时时能听见自己体内崩裂的脆响。它怀抱着 ⑧ (A冷静与自卑 B.热情与自信C.冷漠与高傲),不断生发出葱绿的叶片。它活的是身体,长的是精神。没有所求,没有所取,风雨雷电,春华秋实。何时掉一枝就掉一枝,劈一块就劈一块,该长还长,该蔓还蔓,展现着无穷的力量,蓬勃的生机。
一股云气浮来,氤氳在老银杏的四周,远看,似是从它的身上腾起。
现在,走来一群孩子,有序地站在树下,高声朗诵: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是从小就受到大树与文心 ⑨ (A.陶醉B.说教C.熏陶)的孩子。
钟声再次响起。金黄的叶片还在慢镜头一般地落着,像雨,也像羽,每一片都带着安详的光芒。地上的叶子越来越多,风吹过,翻涌着发出海浪一般的声响。
老银杏树,它还会存在多久 没有人知道,或许会到 ⑩ (A.地老天荒B.海枯石烂C.地久天长)。在它的不远处,有一堆老藤,老藤将一棵树缠住,又将另一棵树缠住,却没能缠住老银杏树,只是以自己的腾挪翻卷,衬托着它,仰视着它。
片片下落的叶子,闪亮在一-级级下山的台阶上。
再次回首,望向那蓬辉煌,我不能将它看完全。它那豪放如鹏的格局,像一首大气磅礴的诗篇,吟唱在我的心间。
四、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4 分)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①。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②。
[注释]
①吴越:即今江、浙-带。②谢玄晖:即谢眺,其字玄晖。他在《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有“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诗句。
27.“白云映水摇空城”与“白露垂珠滴秋月”在观察角度上有何不同 (2 分)
28.“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一句蕴含诗人怎样的心境 (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
卖柑者言
刘基
杭①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②,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日:“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③奉祭祀,供宾客乎 将衒外以惑愚瞽④也 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日:“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 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 吾子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咣咣乎⑤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⑥之略耶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⑦之业耶 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⑧而不知理,坐糜廩粟⑨而不知耻。观其坐高裳骑大马醉醇醲而饫⑩肥鮮者熟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然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 而托于柑以讽耶
[注释]
①杭:杭州。②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③笾豆:古代祭祀和宴会时用以盛食物的容器。④瞥:盲人。⑤洗洗乎:威武的样子。⑥孙、吴:孙武、吴起。⑦伊、皋:伊尹、皋陶。⑧斁:败坏。⑨坐糜廪粟:奢靡地浪费粮食。⑩饫:饱。
2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涉寒暑不溃
(2)予贸得其一
(3)昂昂乎庙堂之器也
(4)类东方生滑稽之流
30.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出之烨然 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B.而独不足子所乎 盗起而不知御
C.若所市于人者 行者休于树
D.将衒外以惑愚瞽也 不以物喜
31.用“/”给文中画曲线部分断句。(限断四处)(1分)
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酿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
3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1 )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
(2)岂其愤世疾邪者耶 而托于柑以讽耶
33.作者开篇在描写柑的金玉其外与败絮其中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文末作者说“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
流”,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10 分)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①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十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 都是非同寻常的。
②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的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赞,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
③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认为是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④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一晚 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⑤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 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 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 但父亲却把房子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地生活。父母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
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⑥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为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 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⑦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4.文中的母亲对“我"共有几次“放飞” 分别“放飞”了什么 (3分)
35.母亲重视孩子的饮食,对衣着和家庭陈设毫不讲究,却给孩子订“几十种报刊”,这体现了母亲怎样的“育子”之道 (3分)
36.第⑥段画线句中的“刺心”能改为“刺痛”吗 为什么 (2分)
37.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11 分)
梦是不会骗人的
陈鲁民
①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问世后,好评如潮,轰动一时。有个作者请教陈忠实说,我也很热爱文学,很勤奋,坚持写了十几年,怎么就写不出好作品呢 陈忠实微微一笑,说,你有没有做梦还在写作,有没有睡梦里想到一个灵感,就赶快爬起来记在纸上,有没有因为梦见一个情节,早上起来枕头都哭湿了 那个作者老实回答说没有。陈忠实说,我有,而且常有,这就叫“不疯魔,不成活”。一个人爱不爱好文学,投入多少,梦是不会骗人的。
②搞文学创作如此,搞艺术表演也是如此,要想搞出名堂,做出成就,如果不是全神贯注,不是倾情投入,不是痴迷到连做梦都在想这事做这事,是无法敲开成功大门的。苏联舞蹈演员乌兰诺娃在回忆录里说:“我不仅在白天刻苦练习,如痴如醉,而且常在梦境里跳新的舞蹈,排练新的节目,研究新的动作,这对我这样一生热爱舞蹈的演员来说,是很自然的!”正是这样的痴迷和投入,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苦练数年,她成了举世闻名的舞蹈家。被人们誉为“艺术的灵魂,舞蹈的女神,诗与音乐的化身”。
③相比较而言,科学研究更为严谨、复杂、精准,也更需要这种对科学的献身精神和痴迷态度。1869年2月,许多科学家都在猜想,当时已经发现了63种元素,自然界是否存在某种规律,使元素能够有序地分门别类 35岁的化学教授门捷列夫也在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茶饭不思,日渐消瘦,还是没有头绪,不得要领。有一次,他研究累了,就在疲倦中进入了梦乡。在梦里他看到一张表,元素们纷纷落在合适的格子里。醒来后他立刻记下了这个表的设计理念: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化学王国的宪法一元素 周期律,就这样诞生于梦中。门捷列夫在他的表里为未知元素留下了空位,后来,很快就有新元素来填充,各种性质与他的预言惊人地吻合。
④袁隆平院士的大获成功也与做梦有关。他年轻时曾做过一个梦:“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梁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为了这个美好的梦,他孜孜吃砣奋斗了大半辈子,废寝忘食,弹精竭虑,几十年如一日,直到九十高龄还在追梦不已,辛勤耕耘,为提高水稻产量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⑤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如果只是一般地想想,浅尝辄止的东西,是不会入梦的;只有极度地痴迷,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达到连做梦都在创作,做梦都在工作,做梦都在研究的忘我境界。而如果真干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个份上,痴迷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个程度,你就没有理由不成功,没有理由不佩戴胜利的桂冠,就会有幸与陈忠实、袁隆平、乌兰诺娃、门捷列夫们为伍。
⑥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说得好:“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因为痴迷,才能用心专一、精益求精,夜以继日, 苦心孤诣,继而才有惊世之作,显赫之功。是故,当我们抱怨自已没有获得成功女神青睐时,抱怨造物主对自己不公时,不妨反躬自问,想一想你有没有过在梦里跳舞的经历,有没有半夜起来记录写作灵感,有没有在梦里还琢磨着元素周期律,有没有为了一个梦奋斗一辈....如果没做到这些,你还没资格说自己有多用功,多投入,多勤奋,别忘了,天道酬勤,梦是不会骗人的!
38.概括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3 分)
39.第③段画线句中“相比较而言”的比较对象是什么 (2分)
40.下面的材料能否用作本文的论据 为什么 (3分)
麦克·费登是英国的一名摄影师,他有一个梦想一拍下翠 鸟俯冲入水时的完美瞬间。然而要完成他的梦想,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
翠鸟入水的速度极快,每小时可达40公里,这使得麦克.费登按下快门的时间要么太早, 翠乌还没有接触水面;要么太晚,错过了翠乌入水的画面。尽管试了无数次,麦克.费登始终无法拍出心目中的完美构图,但他一直没有气馁,更没有放弃。相反,他更加耐心地做着准备,不仅仔细观察、了解和掌握翠鸟的生活习性、捕食动作,记录了大量翠鸟的生活片段,而且为了有更多的翠鸟可供自己拍摄,还为翠鸟筑巢,尽力保护并帮助它们繁殖。
就这样,麦克.费登用了整整6年的时间,拍了72万多次,终于成功拍到一张翠乌俯冲入水却没有激起任何水花的照片, 堪称经典之作。
4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例证的论证方法。
B.陈忠实所说的“不疯魔,不成活”与蒲松龄所说的“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
良" ,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是一致的。
C.这篇文章对中心论点的论证一层 比一层深人。
D.这篇文章是一~篇 立论文,文中没有出现任何反驳成分的内容。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材料一:
3月26日,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国家铁路局、国家邮政局等九个部门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联合举行全国红火蚁联合防控行动启动仪式, 全力阻截防控红火蚁蔓延危害,保护农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安全。
材料二:
九部门合力治理小小红火蚁,绝非小题大做。作为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入侵物种之一的红火蚁,源 自南美洲,拉丁名意指“无敌的"蚂蚁。诚如其名,对人畜而言,红火蚁会连续蛰刺并释放毒液;对农业而言,红火蚁通过取食作物幼芽、放牧害虫等方式,造成作物大量减产,危害粮食安全;对生态系统而言,具有竞争优势的红火蚁会造成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被称为“生态杀手”。此外,它还会危害公共设施、降低绿地利用价值。
受商品调运数量增加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红火蚁在我国部分省份传播速度加快、发生程度加重,目前已传播至12个省份435个县(市、区),较2016年增长了一倍, 多地出现“蚂蚁围村、叮咬人畜”的报道。可以说,治理蚁害刻不容缓。
防控红火蚁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天时者,要抓住春秋两季红火蚁活跃期,组织集中防控。地利者,要着眼红火蚁传播扩散的源头、路径、发生区域,全面遏制风险。人和者,由于红火蚁的足迹遍及出入境、农村、林地、公园、公路、景区等场景,隶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如果“人人自扫门前雪”,势必会出现防控盲区。所以,通力协作、联合防控,才不会为红火蚁留下扩散传播的可乘之机,避免“蚁害无穷”。
防控红火蚁还要下好预防、治理两步棋。对于已发灾害,应推广利用研制成熟的药剂、设备及防控模式,及时灭蚁,减少“存量”;对于潜在危险,应完善监测体系,防止蚁群扩散蔓延、出现“增量”。据介绍,相比自然扩散,红火蚁的人为扩散途径更多、风险更大、速度更快,容易随苗木、草皮、垃圾等物品远距离传播。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及从业者加强检疫监管和监测调查工作,防患于未然。
材料三:
1.国内无天敌,与同类拼杀占上风。
成都市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介绍,红火蚁在国内没有天敌。根据有关研究,红火蚁与大多数蚂蚁交战都会占据上风。在野外山区,如山大齿猛蚁之类的本土蚂蚁在与之发生冲突时,还能互有胜负;在人工营造的草坪等植被环境里,本土蚂蚁被清除干净了,红火蚁就所向披靡,这也是一些城市绿化带里大量出现红火蚁的原因。
2.飞得高而远,扩散快,繁殖快。
从事蚁类研究防治工作近30年的昆虫学博士谭速进表示,红火蚁飞到离地一300米高的地方,在有风的情况下能够飞行五六公里远,有着非常强大的自然扩散能力。另外,它可以通过物流传播,经物件、车辆等扩散,然后建巢。红火蚁巢穴并不难发现,也容易整巢除灭,但其巢穴只有在已经形成规模后才易发现,而在巢穴兴建初期相对隐蔽,因此也就造成“灭了一波后,又会再出现一波,接着继续扩散,因此控制也就变难了”。
材料四:
近年来,亚洲鲤鱼(注:在美国,亚洲鲤鱼并非专指一种鱼,而是对青鱼、草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的统称)让美国人如临大敌。为了解决亚洲鯉鱼泛滥问题,美国各州政府和人民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2010年至2017年,美国政府就花了3.88亿美元用来治理,却收效甚微。
凭借强大的繁殖能力,亚洲鲤鱼继续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及伊利诺伊河、密苏里河扩张,抢占其他鱼类的生存空间。
材料五:
小龙虾也是其中一员一2010 年,环保部和中科院指定的《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小龙虾就赫然在列。.
由于捕捞成本、野外水体污染以及野生寄生虫等因素,野生小龙虾并不能靠被人们“吃”来消灭。野生小龙虾对环境和堤坝有不小的破坏力:小龙虾会捕食多种动植物,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锐减;可能携带和传播致病源,危害当地土著物种;同时,小龙虾喜欢掘洞的习性会干扰梯田,破坏水利工程,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引发决堤洪涝等险情。
材料六:
近年来,外来入侵物种“为害一方”的情况屡屡出现。2020年6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公报显示,全中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这些物种不仅会挤占受保护物种的生态位,导致物种灭绝;还会与牧草竞争或直接危害牲畜,对畜牧业造成危害。更有甚者,还会危害人体健康。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外来物种入侵防控视作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部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防范入侵物种的一种方式是,家庭采购、宠物饲养中不要随意弃养,尤其不要随意“放生”到野外。
42.下列关于红火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红火蚁源自南美洲,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人侵物种之一,被称为“生态杀手”。
B.九部门联合启动全国红火蚁联合防控行动旨在全力阻截防控红火蚁蔓延危害,保护农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安全。
C.导致近年来红火蚁在我国部分省份传播速度加快、发生程度加重的原因之一是商品调运数量增加。
D.相比人为扩散,红火蚁的自然扩散途径更多、风险更大、速度更快,容易随苗木、草皮、垃圾等物品远距离传播。
4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红火蚁的活跃期是春秋两季,所以要在这两个时期组织集中防控。在已发红火蚁灾害的地区要抓好治理工作,推广利用研制成熟的药剂、设备及防控模式,及时灭蚁,减少“存量”。
B.亚洲鲤鱼之所以泛滥成灾,是因为其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亚洲鲤鱼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及伊利诺伊河、密苏里河扩张,抢占其他鱼类的生存空间。
C.小龙虾之所以不能靠“吃”来消灭,是受捕捞成本、水体污染以及寄生虫等因素的制约。
D.外来人侵物种的危害包括:挤占受保护物种的生态位,导致物种灭绝;与牧草竞争或直接危害牲畜,对畜牧业造成危害;危害人体健康。
4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材料二中的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可以将其拟题为《危险的红火蚁为何难防》。
C.材料五中加点词“可能”不能删除,这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D.由材料六可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随意弃养宠物以及采购的活物,更不要随意“放生”。
五、运智巧解(10分)
45.猜谜语。(2分)
两个幼儿去爬山,没有力气上山巅。
归家又怕人笑话,躺在山中不回还。(猜一-字。)
46.补全下面的歇后语。(2分)
(1 )江河里行船——
(2)一根头发系磨盘——
47.厦门鼓浪屿的鱼脯浦,因地处海中,岛上山峦叠嶂,烟雾缭绕,海渺渺水茫茫,远接云天。请你据此悠远
意境对出下面回文联的下联。(3分)
上联:雾锁山头山锁雾
48.逻辑推理题。(3分)
小溪根据学习计划制定了阅读书单,准备阅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论语》道德经》《诗经》七部名著,每部均要阅读,但是她的阅读顺序必须符合如下要求:(1)阅读《道德经》之前要先阅读《三国演义》,阅读这两部著作之间还要阅读另外两部著作(《诗经》除外);(2)第一部或者 最后一部阅读《西游记》;(3)第三部阅读《论语》;(4)阅读《诗经》要在阅读《道德经》之前或者刚刚阅读完《道德经》之后。
如果小溪首先要阅读《三国演义》,则对她的阅读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部阅读《水浒传》 B.第五部阅读《诗经》
C.第二部阅读《红楼梦》 D.第五部阅读《道德经》
六、构思表达(50分)
49.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张桂梅老师“七一勋章”,请你向其发出祝贺感言。(150 字左右)(10分)
5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40 分)
“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 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这是巴金作品《家》的开头,作品由此展开了--段有血有肉的现实主义故事。生活中,当你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时,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或者会引发你怎样的想象与思考
请以“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为开头,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