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无言之美》练习题 (Word版 不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无言之美》练习题 (Word版 不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4 21:4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无言之美》 练习题
一、集腋成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shùn( )息万变,是缥缈( )无踪的。
(2)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 )两悉称( ),丝毫不 shuǎng( )。
(3)在同一视域以内的东西,相片都可以包luó( )尽致,并且体积、比例和实物都两两相称( )
(4)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渊mù( )和平愉快的景象。
(5)在这种极刑之下,未死之前当然有一种悲伤惨戚( )、目不忍dǔ( )的一顷刻。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_______________:细心体会其中意味。
(2)________________: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3)________________: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4)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5)_________________: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得一样。
(6)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________(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是缥缈无踪的。
(7)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_________ (一丝一毫都相吻合,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
3.文学常识填空
(1)子贡,复姓端木,字子贡,____________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曾称其为“__________
(2)白香山是指,__________,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_主义诗人。
(3)陶渊明,字,________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他是中国第一位_______诗人。
(4)杜工部是指_________,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开篇先用孔子的事例引出对“言”与“意”的特点及其关系的分析理解。然后分别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雕塑的实例,证明“言不必达意”和“无言之美”。最后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不会短斤缺两),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
B.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C.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都要费许多笔墨。
D.意是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
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6.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沧海桑田、湖草蓝天,万物各得其所,绘就天地大美的生态画卷
B.每逢佳节,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是坚守岗位的人们的一种奢望。
C.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必为平凡而义愤填膺,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美丽
D.他毕业后来到贫穷落后的家乡任教,一年到头兀兀穷年,奉献自己的芳华。
7.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子有一天突然很高兴地对他的学生说:“予欲无言。”
B.第一,相片或图画,哪一个较“和自然逼真?”
C.要说明雕刻上流露和含蓄的分别,希腊著名雕刻《拉奥孔》是最好的例子。
D.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B.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开通了“诗韵玲珑”“浸没书香”等小栏目。
C.所谓无言,不一定指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交警大队加大了巡査整治力度
9.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B.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把这些个别的实例归纳在一起,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
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
②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③以上是从各种艺术中信手括来的几个实例。
④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④③①②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
二、含英咀华: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B自居易,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人,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C.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靖节”是朝廷赐予的谥号。
D.杜工部是指杜甫,“工部”是他以前做官的职位
12.下列对“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言因为其固定、散碎的特点,往往难于充分表达人们混沌而多变的情绪意旨。
B.言不达意,是人们主观刻意追求的结果,目的是为了让言更值得玩味。
C.语言是有限的,而人们要表达的意义是无限的,以言达意,无法做到充分完整。
D.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13.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陈子昂《登幽州台怀古》“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用语浅白直露,没有含蓄深远的余味。
B.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对它的演绎样都是言不达意,但相比之下,前者稍有内涵
C.钱起“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和杜甫“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都是情感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中列举诗词中“言不尽意”的例子,意在说明文学作品的语言简单而含蓄,并不以尽量表现为可贵。
14.下面句子表达的有关道理与本文阐述的“无言之美”原理无关的一项是( )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C.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D.沉默是金。
15.下列关于文章写作思路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首先从孔子和子贡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
B.作者认为要探讨“无言”的意蕴,首先要从文学的观点去研究
C.在论证言意关系时,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
D.在论证言意关系时,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一切艺术作品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达意。
16.能够正确解释言与意关系的一项是( )
A.言不尽意 B.言须尽意
C.言尽意不尽 D.意尽言不尽
17.下列对于本文的论证过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证明无言之美。
B.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C.以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D.从雕刻艺术的一览无余来论述无言之美
18.结合本文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丰富的意蕴寓于无尽之言,正说明了中国古典诗文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乎是让人看见了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
C.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感情,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D.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种“无言之美”。
19.文学作品怎样才能做到“无言之美”?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文字语言需要全部传达情绪意旨。
B.在文学创作中,无论何种境遇,都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不惜笔墨。
C.追求含蓄,避免直露,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深刻的情感意旨,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D.以朦胧含蓄、晦涩难懂的语言来间接地表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