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学入门单元测试卷
(共120分)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 ( )
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当科学家
C.提高智商 D.提高解题能力,得到好成绩
2、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 )
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获取事实与证据 D.合作与交流
3、有三把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分别是分米、厘米、毫米。你认为其中最好的是( )
A.分米刻度尺 B.厘米刻度尺 C.毫米刻度尺 D.视具体测量而定。
4、夏天气温高,钢尺受热膨胀,用钢尺测得一块木块长度的读数比真实值( )
A.大 B.小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5、下列属于科学技术带来负面影响的是 ( )
A、用吸尘器吸尘 B、使用空调降温
C、空调将氟利昂排入大气,臭氧层变薄 D、用计算机上网
6、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 ( )
A、120米=120米/1000=0.12厘米 B、250米=250米×100厘米=25000厘米
C、4000厘米=4000×0.01米=40米 D、355微米=355/1000米=0.355米
7、现有4只量筒,量程和最小刻度如下:现要一次性尽可能准
确地量取35毫升酒精,最好选用哪只量筒 ( )
A.甲 B.乙 C.丁 D. 丙
有一支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管内水
银面的高度是3cm,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沸水中时,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28cm,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
量某一杯水的温度,这时温度计内水银面位置在8cm处,那么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 )
A 、20℃ B、 32℃ C 、24℃ D、 36℃
9、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的问题时,做了以下实验,本实验可以探究什么问
题 ( )
A、微生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B、微生物生长与水的关系
C、微生物生长与面包的关系
D、微生物生长与空气的关系
10、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小明同学第二节课时突然感到肚子疼。下面哪个选项,不是关于造成小明同学肚子疼的可能原因
的假说 ( )
A、可能是吃东西坏了肚子 B、今天下过雨,可能是雨淋坏了
C、可能是衣服没穿暖,冻的 D、如果今天不下雨,就不会肚子疼
12、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中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13、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
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体面相平
14、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
15、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第一次为
38.5℃,第二次为39.5℃,第三次为39.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第一次正确 B、只有第三次可能不正确
C、只有第三次正确 D、第三次肯定正确,第一、二也可能正确
小芳在学校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第一个课题顺利完成,正当高兴时却发现自己家的月季花死了,
什么原因呢?她想起妈妈说过前几天不小心往花任倒了大量的食盐水,于是小培将土壤带到实验
室里与老师一起研究,发现土壤中含的食盐浓度过高,最后经老师的分析知道当根生长的土壤溶
液浓度过高时,植物反而会失水枯死。对划线部分你觉得应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部分。(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小明很喜欢吃绿豆芽。可是绿豆芽是如何长出来的呢?他特意向菜市场里卖豆芽的老伯伯咨询。
老伯伯告诉他,要想得到又长又白的豆芽需要将绿豆种子放在底部有孔的塑料桶内,上面再盖一
层布。要经常向桶内浇水,但又不能将绿豆泡在水中。不浇水时可将桶盖好,放在温暖且通风的
地方,过不多久就会长出豆芽。由此看来,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
A、水分 B、空气 C、阳光 D、适宜温度
18、小明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cm、
2.43cm、2.42cm、2.44cm、2.64cm,你觉得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A、2.42cm B、2.428cm C、2.43cm D、2.47cm
19、以下描述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中学生跑100米的时间不到10秒 B、某病人的体温52℃
C、一瓶啤酒的体积为600升 D、王老师的身高172厘米
测量一块金属材料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量水的体积时视经俯视,量水和金属块的
总体积时视线仰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将 ( )
A、大于实际体积 B、等于实际体积 C、小于实际体积 D、无法判断
21、当老师把电流表拿到你手中的时候,最不需要关心的是:
A、它的最小刻度 B、它的量程 C、它的单位 D、它的质量
22、对体温计进行消毒时,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 )
A、用酒精外焰灼烧 B、在沸水中煮一定时间 C、用医用酒精棉花擦拭 D、用纯净的水冲洗
23、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
A、人工降雨 B、砍伐森林 C、沙漠干旱少雨 D、夜晚霓红灯闪烁
在科学学习中,相信聪明的你不仅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还从众多的科学家身上学会了如何发现
探究问题的方法。下列几位科学家与他们的有关成就一一对应的是( )
伽利略a.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b.发明蒸汽机 瓦特c.发现摆的等时性 琴纳d.预防天花
A、①a、②c、③b、④d B、①c、②d、③a、④b
C、①c、②a、③b、④d D、①a、②c、③d、④b
25、下列研究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
A、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 B、用鼻子闻气体的气味
C、用B超诊断病人的病情 D、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太空
二、简答题(每格1分,共24分)
26、如图1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
27、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
图4中,甲图所示的温度读数是 ,读作 __________;
乙图所示的温度读数是 ,读作 。
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 ,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
是 ,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用作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的
是 ,常用来搅拌的是
(1)烧杯 (2)滴管 (3)酒精灯 (4)玻璃棒
(5)药匙 (6)试管
29、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0.2米=______ 厘米 50毫升=______ 米3
3nm= cm 35L=______cm3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设计实验方案;②提出问题;③获取事实
与证据;④建立猜测和假设;⑤合作交流;⑥检验与评价。其中正确
探究的步骤是 。
人体正常体温为_________°C,一般体温表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C到_______°C。用两支示数
相同且完好的体温表同时测同一病人的体温,一支读数为38°C,另一支读数为39.2°C,该病人
的体温应是_________°C,造成两支读数不同的原因是____ _____。
32、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 ,若是凹形液面,读数时视线要
与 相平,如下左图所示量筒内的液体的体积是 。
三、分析探究题(每空2分,共46分)
33、某同学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方法如图所示:
(1).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_____;
(2).此错误造成的后果将使测出的温度偏____(选填:“高”
或“低”)
时间 各观察时段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第1天 8 27 98 101 104 66 4
第2天 1 4 17 21 27 15 2
第3天 9 26 110 118 107 60 7
(3).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液体的温度是
.如果用两支准确完好的体温表同时测同一病人
的体温,一支读数为38℃,另一支读数为39.2℃,
该病人的体温应是____℃,造成两支读数不
同的原因是 。
蚂蚁过的是群居生活,它们都有自己的“家”。科
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蚂蚁开展了有关探究:
(1)同学们对一窝蚂蚁做了三天的观察,统计离开
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五分钟,其结果如下表。
分析观察结果,小明作出了下列推论,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第一天觅食活动最旺盛 B.这窝蚂蚁的蚂蚁数量为437只
C.上午6:00前蚂蚁并不活动 D.中午前后蚂蚁活动较为频繁
(2)同学们为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进行了以下实验:
选择1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刀片切掉蚂蚁的左右侧触角,然后把它放回原地。观察它的运动情
况。同学们设计该实验时,提出的假设是 ;
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
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小颖猜想:可能由人与秋千
坐垫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
实验序号 小球到固定点的距离l(绳长)/米 小球质量/克 摆动幅度S/米 小球往返摆动20次的时间/秒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秒
1 0.7 20 0.O5 33.2 1.7
2 1.0 20 0.08 39.7 2.O
3 1.0 30 0.O5 39.8 2.O
4 1.0 30 0.O8 39.7 2.0
5 1.3 20 0.O5 45.3 2.3
进行了如图实验,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相关数据如下表:
要完成上述实验,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天平、秒表和
(2)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
和 无关,由 决定。
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______ _ (选填“长”或“短”)
36、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可能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 ,
,合作与交流。
(2)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答_________________
(3)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我校组织秋游时,小明买了一条金鱼,为了不给生活老师发现。学校规定不能把小动物带回学校饲养),偷偷地把金鱼带回寝室放在脸盆里。第二天早上,小明发现金鱼不见了。为了知道金鱼失踪的原因,小明问寝室同学金鱼是不是被杀掉了,同学说没有;是不是被谁藏起来了,同学也都说没有;小明查看脸盆周围的地面,也没发现金鱼跳出来的痕迹;同寝室同学小宁想起来,昨夜听到生活老师进寝室查夜,小明到生活老师办公室外面时,隐约地听到生活老师办公室内有讲话声;隐约听到“ 不准学生把小动物带回学校饲养”、“ 小明同学昨天把金鱼带回寝室” 之类的话,小明恍然大悟。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写出小明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小明对金鱼失踪原因的另外2种猜测 如:①鱼被同学杀掉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小明获取对应的事实和证据:如:①小明同学说没杀鱼: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小明最后得出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 科学入门单元测试答题卷
(共120分)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简答题(每格1分,共24分)
26、 。
27、 。
,读作 ________;
,读作 。
28、 , , , ,
29、0.2米=__ ____ 厘米 50毫升=___ ___ 米3 3nm= cm 35L=__ ____cm3
30、 。
31、 _____ ____°C,
____ ___°C到___ ____°C。
______ ___°C,
造成两支读数不同的原因是____ _____。
,
相平,
。
三、分析探究题(每空2分,共46分)
33、(1)._____;
(2).____(选填:“高” 或“低”)
(3).
(4)._ ___℃, 。
35、(1)
(2) 和 无关,由 决定。
(3)______ _ (选填“长”或“短”)
36、(1) , , 。
(2)_________________
(3) (填正确或错误)
3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