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三)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三)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14 06:4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秘密★启用前
2022届云南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三)
文科综合地理
命题学校:玉溪一中、昭通一中、下关一中 审题学校: 下关一中、昭通一中、玉溪一中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年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 在云南昆明举行,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号召人们关注生物多样性,携手行动,同心协力,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云南省园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高密度的自然景观类型,保存有许多珍稀、特有或古老的类群,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重要类群分布最为集中、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图1分别为昆明位置示意图(图甲)、贵阳位置示意图(图乙)。据此完成1~3题。
1. 与贵州省相比,云南省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B.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
C.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D.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干扰少
2.冬季,昆明气温比贵阳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A.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辐射强 B.受西南风暖性气流影响
C.受东北季风影响天气晴朗 D.临近海洋受海洋调节明显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保护生物多样性可采取的措施是
A.在保护区内大规模进行生态移民 B.对缓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
C.保护生态环境,不允许进行经济活动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减少碳排放
2021年9月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首次阿富汗尔国外长会。我国与阿富汗在瓦罕走廊地带接壤(图2左图),瓦罕走廊平均海拔4000米,北依帕来尔高原,南傍兴都库什山脉,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最窄处仅15公里,最宽处约75公里(右图为瓦罕走廊景观图),历史上曾为中国领土,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据此完成4~5题。
4.瓦罕走廊宽阔,与我国横断山区的深切河谷形成鲜明的对比,瓦罕走廊宽阔的形成原因是
A.冰川作用 B.构造运动 C.风力作用 D. 流水作用
5.瓦罕河谷荒漠广布,形成荒漠的原因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B.冻融作用导致荒漠化
C.盛行下沉气流导致气候干旱 D.过度放牧等人为原因
喀麦隆素有“小非洲”的美誉,位于非洲中部(如图3甲图),西部沿海和南部地区为赤道雨林气候,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4-28°C。图3乙團是喀麦隆的传统民居,该民居屋顶呈圓錐形,整体用泥土混合草秆修建,表面有许多隐约的凸起,项部为通风和出烟口。2021年1-8月中国对喀麦隆出口商品总值为176790. 36万美元,相比2020年同比增长44.3%,图3丙图为2015-2021年8月中国出口喀麦隆的商品总值图。据此完成6-8题。
6.下列关于喀麦隆“蛋壳”民居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屋顶呈圆锥形,主要是减少阳光的直接照射
B.屋子的形态,是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美观
C.屋子表面有凸起,目的主要是方便攀登上去维护屋顶
D.锥形顶部的通风口,当冬季来时堵上
7.在我国出口喀麦隆的商品中,比重最大的可能是
A.电器、机械设备 B.谷物 C.渔产品 D.木材、家具
8.喀麦隆实行贸易伙伴多样化的开放政策,中国并不是喀麦隆第一贸易伙伴,推测喀麦隆第一大贸易伙伴是
A.东南亚 B.欧盟 C.北美 D.澳大利亚
2014年11月,澳大利亚多地居民看到罕见的“雨幡洞云”奇观。雨幡洞云,也叫穿洞云,是由于飞机穿过云层时引起空气的膨胀,局部压力下降且温度下降,云中的液态水滴迅速凝结形成冰晶,当冰晶落下时,形成“洞云”(如图4)。据此完成9-11题。
9.形成雨幡洞云的云层条件是
A.云层厚度大 B.须饱含过冷的水滴
C.云层高度低 D.云层温度较高
10.飞机飞越洞云下部时非常危险,是因为
A.易有飞鸟影响飞行 B.空气能见度低
C.盛行下沉气流 D.盛行上升气流
11.当澳大利亚居民看到“雨幡洞云”奇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谷地区正值旱季 B.此时期澳大利亚大陆盛行高压
C.谟河的白昼比广州长 D.在苔原地带生活的驯鹿迁徙到亚寒带针叶林带
二、非选择题(共16分第36一42心考题。每个试题写生都必领作养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客无效)
(一)必考题(共7小题,共135分)
36.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云南地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 2017年,云南稻谷总产量为529.20万吨,总需求量为591.56万吨,供需缺口较大。 近年来云南大米需东持续增长,每年都要从省外调进大量大米保证稻谷供需平衡。图10左图为云南省稻谷种植面积总产量趋势图。
材料二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云南市面上,国产大米主要为东北大米,国外大米为泰国香米:规格以5千克和10千克为主。本地种植生产的袋装大米主要是八宝贡米和遮放贡米, 市面上数量较少, 销售比例远小于东北大米。图10右图为云南市场常见大米品牌。
(1)结合材料分析,近年来云南省大米每年都要从省外大量调运的原因。(6分)
(2)与我国传统水稻种植区相比,云南市场上常见的国产大米产地具有哪些优势 (6分)
(3)近年来,2.5千克小包装大米和有机绿色大米开始普遍在市面销售。小包装大米有何优点 (6分)
(4)当地大米企业应该如何提高市场占有率 (6分)
37.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乌苏里江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江,流域面积18. 7万km2;乌苏里江流域内几乎涵盖所有湿地类型,是世界上少有的全流域湿地界江。湖泊、河流、森林沼泽、 草本沼泽、 物种自然湿地和水田、水库、水渠三种人工湿地交错出现。
材料二 乌苏里江由南向北流经饶河县,境内弯道及汊道分流较多(如图11)。 该段江岸坍塌、退岸情况严重,每年都造成大量的国土流失。我国一侧多为平原, 地势低洼,岸坡表层为1.0m厚的松软黑壤土:而做罗斯一侧多为山地。我国一侧有的江段主流靠近凹岸,此江段的主航道大部分在左年主流侧,致使江岸严重塌岸。
(1)分析乌苏里江流域湿地众多的原因。(8 分)
(2)依据材料分析乌苏里江塌岸的原因。(8 分)
(2) 针对上述情况,分析如何采取措施加强界河防护,防止国土流失。(6分)
(二)选考题(共5小题,共25分)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3. (10分) [地理一-选修3: 旅游地理]
雨崩村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梅里雪山东麓雨崩景区境内,海拔3000米,四面群山簇拥,人烟稀少,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藏族民族文化。雨崩村有上下村之分,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登山大本营,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书、五树同根的奇景。雨崩村以前不通公路,仅通过一条驿道与外界相通,现已开通公路,但都是盘山公路比较危险。雨崩徒步路线是我国境内的一条史诗级徒步路线,被驴友们誉为“地球上最后一片世外桃源”。图12为德钦县雨崩村位置图。
从顺利完成雨崩徒步旅游的角度,指出驴友们应该做的前期准备。(10 分)
44. (10分) [地理一 选修6:环境保护]
2021年玉溪市全面启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在政府的引领下,各街道社区开展“烟头不落地, 城市更美丽”活动,街头安装了不少烟头收集器,市民检拾烟头可到指定地点见换生活物品。据新华社报道,回收的烟头将被再利用。制成其地产品。图13为 “皮弃烟头回收再利用关联图”。
结合材科及所学知识,说明通过街头度弃损头收集昌同收再利用度明头的积极意义。(10分)
2022 届云南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三)
文科综合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B D A C C A B B C D
【解析】
1.云南省纬度低且地形起伏、复杂多样,特别是西部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垂直差异显著,
生物多样性多。贵州与云南相比纬度接近,但贵州的地形相对高度小,生物多样性较云南
少。故选 C。
2.昆明和贵阳纬度相近,冬季气温高的原因是位于昆明准静止锋暖气团一侧,天气晴朗,且暖气团为西风带在冬季南移受青藏高原阻挡形成的南支分流,比锋面以下的冷气团(东北
季风)较暖。故选 B。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可以多乘坐公共交通,通过减少碳排放来减少对生物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D 正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A 选项的大规模移民不对;坡耕地包括陡坡和缓坡耕地,退耕还林应在陡坡,对于坡度较缓的缓坡还要保
证区域农业发展,不可以将缓坡耕地退耕还林,B 错误;保护生态不是任何经济活动都不
允许,可以适度发展生态旅游,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经济,C 错误。故选 D。
4.题目问的是“瓦罕走廊宽阔的形成原因”,从景观图上看瓦罕走廊是一个 U 型谷,其宽阔的谷地是由冰川侵蚀形成的。再结合材料分析,瓦罕走廊海拔较高,在地质时期这里冰川
广布,且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地壳运动频繁,岩石破碎,更易被冰川侵蚀形成宽谷,
故选 A。
5.瓦罕走廊四周高山环绕,受地形阻挡,水汽难以到达,气流通过周围的山地下沉进入走廊,干旱少雨,形成荒漠。故选 C。
6.在广阔的非洲大陆上存在许多用泥土建造的住宅形态。在这些住宅中,喀麦隆的毛斯蛤姆人的抛物线形圆形屋顶别具一格。它看起来像半个蛋壳,完全用泥土混合草秆修建而成,
没有采用任何支架。弯曲的表面有许多隐约的凸起,方便攀登上去维护屋顶。锥形的顶部
为通风和出烟口,当雨季来临时堵上。故选 C。
7.喀麦隆西部临海,渔业资源丰富,而且地处赤道,水热条件优越,是非洲少数粮食能够自给的国家,有热带雨林分布,木材丰富。但由于喀麦隆工业起步晚,以及国内政局不稳和
社会动荡的牵制,喀麦隆工业发展缓慢,轻重工业都不发达,因此从我国大量进口电器、
机械设备等。故选 A。
8.欧盟距喀麦隆近;结合喀麦隆的纬度位置及所产出的热带农作物于欧盟市场来说具有互
补性可知 B 正确。故选 B。
9.雨幡洞云形成时,云层较薄,而且出现于中、高层次的云层中,这些云层窄窄的缝隙下面悬挂着许多冰晶体,要形成雨幡洞云层,云层必须饱含过冷的水滴。尽管云层的温度远远
低于零摄氏度,这种水滴也必须是液态形式存在。当云层的部分区域的水开始结冰时,引
发了云层内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样雨幡洞云层就形成了。故选 B。
10.材料中表述“由于飞机穿过云层时引起空气的膨胀,局部压力下降”,因此此时在高空
形成低压,近地面形成高压,气流做下沉运动。故选 C。
11.11 月份,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硅谷是地中海气候,此时温和湿润;澳大利亚是夏季,
陆地上形成低压;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漠河的昼长比广州短。
此时,太阳直射点南移,驯鹿由苔原带迁徙到亚寒带针叶林带。故选 D。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
(一)必考题(共 7 小题,共 135 分)
36.(24 分)
(1)(6 分)受地形影响,云南不是粮食主产区,自给率低;近年来,水稻播种面积减少,粮食产量有所下降;人口增长,大米需求量增加;城乡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粮食的需求增加。(每点 2 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的“大米外调”,就是云南大米的供需矛盾。“供”云南水稻种植的不
利条件,再结合材料图文信息得到需求量大和种植面积的减少。
(2)(6 分)生长周期长;夏季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品质好;病虫害少,土壤肥沃,化肥农药施用少;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每点 2 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水稻种植的区位优势。结合材料得到云南市场上常见大米产地在东
北,传统水稻种植区在南方地区。东北水稻品质好、产量高,再用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3)(6 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2 分)储存,搬运方便;(2 分)有效缩短大米开
袋后的食用时间,有利于保存大米中的营养,避免虫害污染。(2 分)
【解析】该题关注时间,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米的需求发生改变,由
数量转变为质量,大米规格变小同时要绿色有机品质好。小包装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储存,搬运方便;有效缩短大米开袋后的食用时间,有利于保存大米中的营养,避免虫害污染。
(4)(6 分)提高加工水平;发展绿色优质大米;加强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销售渠道;产品包装多样化,小型化,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每点 2 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37.(22 分)
(1)(8 分)纬度较高,冬季漫长而寒冷,蒸发弱;(2 分)容易形成季节性冻土,地表水难以下渗,地表积水量大;(2 分)地处半湿润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2分)地形以平原为主,湿地类型多样。(2 分)
【解析】本题主要侧重考查湿地的形成原因,同时结合区域突出湿地类型的多样。湿地形
成原因:得水量大(流域水量补给主要来源),失水量小(下渗、蒸发、地表径流排水和人类取水等),最终落脚到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汇水量大于排水量。最后多样落到实际区域为地势低平且低洼处多,再结合气候特征反应类型多样。
(2)(8 分)①河流凹岸侵蚀严重,易崩塌。②江岸地势低洼,汛期易受流水冲刷侵蚀作用。③岸坡土层松软,抗侵蚀能力弱。④春季的凌汛,流水携冰凌对我国平原一侧河岸冲击作用明显。⑤冻土发育,土壤反复冻融,导致江岸易坍塌。⑥我国一侧平原开发,植被破坏严重,使江岸抗冲刷能力减弱。⑦船行波拍击岸坡,加快了岸坡的坍塌。(每点 2 分,任答其中四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河流侵蚀作用强弱的因素,主要强调对河岸的侧向侵蚀作用,答题
点主要分为河流的侵蚀能力强弱以及河岸的抗侧蚀能力强弱两方面来描述。河流水量涉及区域特征:汛期水量大冲刷侵蚀能力强;凌汛冰凌对河岸侵蚀能力强;河流凹岸受惯性影响侵蚀作用强。河岸抗侧蚀能力分为:河岸岩性、河岸土壤类型、植被覆盖情况等。最后侧重强调地势低会对侵蚀作用有加强作用。
(3)(6 分)①江底沉石,防止江岸崩塌。②堤岸建设水泥防护工程,减缓水蚀。③合理开发利用湿地,退耕还湖、还湿地,增强湿地的调蓄功能。④恢复湿地植被,保持水土。⑤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处理。⑥加强中俄合作,规范国界线管理。(每点2 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从提高河岸抗侧蚀能力和减弱水流的侵蚀能力两大方面入手,可以通过
工程措施:堤岸防护、江底沉石、裁弯取直减弱惯性对河岸的侵蚀;生物措施:增加植被覆盖率,加强对水土的保持,通过湿地的调蓄作用来削弱河流汛期对河岸侵蚀强度。最后本题涉及国家关系的处理,故而此题还需要考虑到国家合作,共同规范国界线的管理。
(二)选考题(共 5 小题,共 25 分)
43.(10 分)
收集当地相关资料,了解古道所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别是藏族民族文化特征和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确定徒步旅游的主要地点和时间计划;设计前往雨崩的交通方式、食宿安排;设计好徒步旅游具体路线;准备好与徒步路线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装备、药品、生活用品;聘请当地向导;制定应急预案等。(每点 2 分,任答其中五点即可)
【解析】紧紧抓住题目材料来分析获得答案。雨崩地处偏僻的大山深处,有独特的自然环
境和藏族民族文化。在出发前做好对当地自然环境和藏族民族文化的资料收集,充分了解当地的地形、气候、生活习俗、宗教文化等;雨崩村有上下村之分,各有特色,设计好到雨崩徒步的主要地点和适宜时间;雨崩交通不便,选择与设计好前往的交通方式、食宿安排、徒步路线;该地四面群山簇拥,人烟稀少,要准备好必要的物品;该地环境复杂,交通不便,做好旅游安全准备,聘请当地向导,制定应急预案等。
44.(10 分)
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改善人居环境;有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人们身心健康;改善土壤结构;变废为宝,资源化再利用;降低工业原料成本;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每点 2 分,任答其中五点即可)
【解析】积极意义可以从社会意义、经济意义、生态意义角度来解答。根据题目材料,废
弃烟头对土壤结构,地下水产生影响,回收后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废弃烟头对人体的伤害。烟头本身作为固体废弃物,回收后可以作为原材料使用,加之它含有的有害化学成分,收集处理可以降低成本,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街头废弃烟头收集器,不但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还改善人居环境,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社会效益显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