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高 一 语 文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台儿庄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装打扮。
B.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袁隆平吗?
C.一篇篇跌宕起伏的生命演化乐章,洋溢着生命诞生与繁盛的欢通伴随着物种衰落与灭绝的悲怆。
D.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能有尽心竭立地付出;没有臻于至善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的卓越?
2.下列各句中没有用典手法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D.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的“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内容与“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B.“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左迁”则是指升职。
C.“菩萨蛮”和“扬州慢”“忆江南”“长相思”“念奴娇”“永遇乐”等都是词牌名。
D.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歌行一体,与乐府相近它的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富于变化。
二、阅读理解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青少年健康的情感状态是什么样的?所谓健康情感就是指符合青少年发展需要的情感,包括丰富高尚的情感,会灵活恰当的调控情感,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卢家教授调查发现,情感与青少年的身心状况有直接关联。“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都是与心理有关的疾病,癌症甚至普通的感冒也和情绪相关愉快的情绪,甚至会让青少年个子长高。”心理学研究显示:积极健康的情感,对青少年的智力因素有很大影响,好心情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商,在所有非智力因素中,只有情感能直接影响智力。综上可以看出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会对青少年的行为活动起增力或减力作用,同时也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青少年认知学习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对青少年成长来说,健康情感是其发展之本。
(摘编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第1期)
材料二 愤怒的时候怎样才能不愤怒,悲伤的时候怎样才能不悲伤,很多人想得到答案。他们想要得到的是一种外在的、可以将他们自身的情绪“打败”的力量。或是希望能够有一种方法将他们的情绪消除。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让情绪消失,或是将情绪死死地压在地上,情绪就能够乖乖听话了。但实际上情绪管理如同治水,水非无根自然不可能凭空消失;水不可堵,愈堵愈生灾祸。
情绪既然存在,那么在它存在的时候我们就没有任何的办法让它消失。情绪系统是人体生理系统与认知系统交叉结合的一部分,你无法压制它,你也不可能“堵”住它。所有被你拒绝、逃避、压抑的情绪最终都会在到达你情绪抑制的极限时,以更加猛烈和具有破坏性的方式爆发出来。所以,情绪管理的本质其实是在理解和完全接纳自己情绪的前提下,依旧能够用理性去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动。
(摘编自心理服务平台壹心理)
材料三 情绪从本质上来讲,是动机、欲望满足与否的表现。欲望满足时,我们开心、高兴、兴奋各种积极情绪。欲望没有实现时,我们伤心、生气、愤怒,各种消极情绪。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有欲望,我们易受伤害。而我们的大部分欲望,来源于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欲求未被及时满足,我们太容易受伤害;也源于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没有及时得到父母等“重要他人”的认可与支持。每一次情绪的发生,其实都是我们觉察与成长的机会。
觉察情绪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身体反应,可以让我们对自己更了解、对身体更敏感,从而可以提高自己的直觉能力,提升自己的灵性水平,让我们更容易与自己、他人、自然联结觉察的同时,也是机会,让我们可以深入去分析自己的行为模式,分析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未满足的欲望与期待,然后通过“接纳”“原谅”“转变”等方式放下、成长,如此,我们在面临很多情境时,可以放下自己的欲求与原来的应对方式,也就不会再有情绪,也就可以坦然应对。
材料四 Thompson为情绪调节提供了可操作的定义,他认为“情绪调节是指个体为完成目标而进行的监控、评估和修正情绪反应(特别是情绪强度和持续性)的内在与外在过程”。他把情绪调节既看作一种加工过程又看作一种加工结果。 Thompson的用内部过程来调节情绪,也可以用扩大积极情感,也包括抑制消极情感:我的界定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情绪调节既包括扩大积绪调其次,既可以用外在和社会的因素来调节情绪。再次,尽管有时候情绪调节包括改变具体情绪,它更多的是改变情绪的强度。最终这个界定重视目标的取得。 Walden和Sith认为,情绪调节包括积极情绪平衡,这个过程包括情境的可塑性、社会暗示的觉知、与情绪相关的信息、以积极的功能性方式实现某人目标时所具有的情绪。
(摘编自《情绪调节及其相关概念辨析》,《河北大学学报》2012年9月)
4.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积极健康的情感,对青少年的智力因素影响起着很大作用,这是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了的。
B.要想让存在的情绪能够乖乖听话,那就要让情绪消失,或压制情绪,将它死死地摁在地上。
C.情绪管理的本质就是抵制不良情绪,无论什么情况,都能用理性去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动。
D.成长中的欲求未被及时满足时,容易产生伤心、生气、愤怒等消极情绪,所以我们要控制情绪,降低欲求。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积极健康的情感,对青少年的行为活动、身心健康、认知学习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都会有影响。
B.消极情绪被拒绝、逃避、压抑到一定程度时,它会更加猛烈和具有破坏性的方式爆发出来。
C.情绪产生本质上说都有其合理性,情绪调节既包括改变情绪的强度,它更多的是改变具体情绪。
D.情绪的调节是个体为完成目标而进行的内在和外在的过程,它既是加工过程,也是加工结果。
6.请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出青少年要进行情绪调节时可以考虑的两条基本途径。
文学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热中议热
安黎
天热,就是天在发高烧。以此类推,天下雨,就是天在悲泣;天电闪雷鸣,就是天在发脾气;天阴,就是天心情郁闷。
天热,人就热。但人的热,和天的热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天热,是天真的燥热,并把自己的热,释放出来,从而让大地滚烫,让草木发蔫;但人热,并不是人体真的很热,只是人的一种感觉而已。
天热好不好?从人的感受上,肯定是不好的。在酷热里,白天无精打采,夜晚难以安眠,那些令人生厌的蚊子,更是像喝了兴奋剂那般地载歌载舞,时不时就叮咬得人皮肤肿痒。然而,再好的物事都有人憎恶,再坏的物事都有人欢喜:一场大雨,带给这个人的,可能是丰收在望的憧憬,而带给那个人的,则可能是被洪水围困的惆怅。就天热而言,也不乏受益者,其中既有临时的受益者,也有终极的受益者,但归结到底,最终获益的,还是对其无比憎恶的人﹣﹣只是并非每个人都能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
没有天热,西瓜就难以甘甜。西瓜,是靠暴晒才滋生蜜汁的。没有天热,稻谷无法成熟。稻谷,是在阳光的作用下,才聚集起饱满的粒……而西瓜和稻谷,最终皆转化为人的口腹之享。
不要责怪夏热,没有夏热,无以知秋爽;也不要责怪天冷,没有冬寒,无以知春暖。春夏秋冬,皆为大自然的蓄意安排和精心布局,无一多余。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人热,而不是天热。人一旦发高烧,犹如深度醉酒者那样,是很难将其唤醒的。人发烧,绝非吉兆,很有可能预示着灾殃的迫近。皮肤发热,一定是某个部位有炎症;头脑发热,一定会繁衍出丧失理智的疯狂。
人器官之发热,是用不着太过担忧的,也许扛一扛,依靠自身的调节功能,就能退烧。实在不行,吃吃消炎药,打打消炎针,轻易就能恢复常态。唯有头脑发热,最为难以医治,其带来的危害性也最为难以弥补。理智一旦被高烧烧毁,情绪就会如烈火焚燃,从而将人的正常烧成灰烬,使人的判断力瞬间骤降为零。重要的是,那些头脑发热者,从来不认为自己头脑异常,他们拒绝良药,拒绝良言,哪怕别人一句清风般委婉的建议,都会被他们视为挑衅自己权威的闪电,引发一场雷霆暴雨。他们像醉酒者不知己醉那样地昏晕,辨不清方向,亦辨不清气象;看不清路灯,亦看不清路障;无视世界的风云,亦无视人间的状况。
普通人的头脑发热,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决定,或进行一些把陷阱当馅饼的投资,对社会的伤害是有限的,至多,他给自己或自己的家庭,造成某种损失或伤痛,属于自作自受之类,不会“城楼失火殃及池鱼”。但那些公共人物,一旦头脑发热,注定社会的某条系统,或国家的整个中枢神经,都会因他而失调失控。他的感冒,会导致社会的发炎;他的发炎,会引起社会并发症的发作﹣在这方面,就人类千转百回的发展史而言,惨痛的反面事例俯拾皆是,比如纳粹时期的德意志帝国和军国主义时期的东瀛帝国等。
天热,是一种自然现象,夏热之后就是秋凉;甚至夏热,也某种程度上应该被赞美:夏日的绚烂,就是由夏热之手绘制的;秋天的瓜果,就是由夏热之力催熟的。然而人热,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疾病,有百害而无一益,需要被警惕,被戒除。
时值互联网时代,话语不再被有话语权的人垄断,每一个个体,皆拥有发声的机会。面对一方小小的荧屏,在键盘上撒欢或者撒野,已成为很多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因为他人看不见自己,于是就可以不负责任地信口雌黄;因为只要不涉及违法而免于被追究,于是就可以像泼妇一样地爆粗口,像流氓一样地耍无赖面对一个话题或一个事件,更是情绪化地煽风点火,无理性地上纲上线,热油猛炒,烈火熏,硬是将小题炒大,将凉事炒热,也使好端端的互联网,时而像滚烫的煎油锅,时而像无人打扫的厕所,或烟雾缭绕,或满地污秽。
要防止社会因发热而偏离正常轨道,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必要管控好自己的脑子,以避免其发热昏胀。
(选自《美文》,2020年16期)
7.作为一篇时评类文章,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试分析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类比论证。文章以天气的热与人的热进行类比,指出天热和人热的相同之处,较自然的引出了人热这这一话题。
B.对比论证。文章把人体其他部位发热与头脑发热做对比,突出了人头脑发热的危害。
C.比喻论证,比如把有人头脑发热,而在网上“像泼妇一样的爆粗口,像流氓一样的耍无赖”,这些比喻形象的写出了头脑发热的现象及危害,成为论点“人不能头脑发热”的论据,又如“但那些公共人物,一旦头脑发热,注定社会的某条系统或国家的整个中枢神经都会因它而失调失控”,把公共人物比作国家的中枢神经,贴切生动,突出了它们的重要性和危害性。
D.道理论证。他的感冒,会导致社会的发炎;他的发炎,会引起社会并发症的发作﹣在这方面,就人类千转百回的发展史而言,惨痛的反面事例俯拾皆是,比如纳粹时期的德意志帝国和军国主义时期的东瀛帝国等。
8.赏析文中划线文字的语言特点。
9.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标题“热中议热”的多重意蕴。
古诗文阅读(34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徐文长传
明 袁宏道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
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石篑:“《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篑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隆间人,前五六年方卒。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又当诗道荒秽之时,此奇秘,如魇得醒。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坟。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
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注】①曲糵(niè):酿酒的发酵物,后遂以之代指酒。②寒起:(半夜)因寒冷不寐而坐起。③数奇(jī):指命运不好,遇事多不利。④囹(líng)圄(yǔ):监狱⑤间世:相隔几十年世,三十年为一世。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稍就灯间读之 就:借助。
B.获此奇秘,如魇得醒 魇:恶梦。
C.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失路:比喻不得志。
D.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若:如同,像。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僮仆睡者皆惊起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故其为诗,如嗔如笑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C.如寡妇之夜哭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D.病奇于人,人奇于诗 青,取之于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记叙了自己读到《阙编》而赞叹不已之事,表达出作者对徐渭才华的叹服,这也从侧面表现了徐渭才华之横溢。
B.不被当道看重,于是徐渭放浪形骸,纵情山水,游历中的奇异景观和郁结心中的不平和悲凉之气,使他的诗作独具匠心。
C.石篑一方面为徐渭命途坎坷致使愤激而狂疾的不幸身世而哀叹,另一方面又为徐渭的才情奇崛而最终无人能欣赏而伤感。
D.徐渭老友梅客生认为徐渭人怪病更怪,诗奇人更奇,而作者认为徐渭的无一处不奇,导致了徐渭一生命运的艰难与坎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
②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
浪 淘 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4.对这首词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春意阑珊”表面是指春意凋残,实际上表达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慨叹。
B、“五更寒”既指自然气候的寒冷,也比喻作者内心的凄凉悲哀。
C、“梦里不知身是客”,表面是写梦境,实际是写梦醒后的情况。只有梦醒,诗人才知道自己客人的身份。
D、“无限江山”和作者另一首词的词句“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所指的地方一样,都是南唐山川。
15.赏析“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对表情达意的作用。(6分)
古诗文默写(6分)
1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李白蔑视权贵、不苟合于世的诗句是: , ?”
(2)曹操《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达贤才越多越好的诗句是:“ , 。”
(3)杜甫《登高》中,诗人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来感受秋天的气息,他眼中的落叶、江水是: , 。”
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蒋勋先生讲宋词,不仅讲诗词本身的含义,也讲宋词的来路与根基。他尝试以一朵花或者一片雪的姿态来体会宇宙自然,在柔性与刚性之间______,帮助读者与宋词之美结一段善缘。不仅这种美存在于古今共通的情感以及挥之不去的乡愁和那份家国情怀里,也存在于文字或音韵当中。
又如,蒋勋先生凭借深厚的美学功底,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以平实的语言将唐代至现代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______,以文学特有的意境,______当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帮助读者重拾对美和生命的感动,带领大家一起体验美。
古往今来,《诗经》的真挚含蓄,屈原的忧国忧民陶渊明的田园风格,李白的热情奔放,杜甫的人间冷暖,李煜的繁华幻灭,苏轼的豪迈深情,李清照的欲说还休,辛弃疾的侠士之情,韩柳的民间声音,《牡丹亭》的梦幻纯真,《水浒传》的草莽叛逆,《红楼梦》的青春孤独,张爱玲的荒凉凄美,沈从文的平和恬淡……几千年来的文学之美,一段段意境与情思,______文学的性情,( ),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更深的体悟。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他“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更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得心应手 侃侃而谈 关照 乃至
B.游刃有余 侃侃而谈 关照 以至
C.游刃有余 娓娓道来 观照 乃至
D.得心应手 娓娓道来 观照 以至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美不仅存在于古今共通的情感以及挥之不去的愁和那份家国情怀里,也存在于文字或音韵当中。
B.这种美不仅存在于文字或音韵当中,也存在于古今共通的情感以及挥之不去的乡愁和那份家国情怀里。
C.不仅这种美存在于古今共通的情感以及挥之不去的乡愁和那份家国情怀里,也存在于文字或音韵当中。
D.不仅这种美存在于文字或音韵当中,也存在于古今共通的情感以及挥之不去的乡愁和那份家国情怀里。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蒋勋先生娓娓道来的细细解读
B.蒋勋先生经由娓娓道来的细细解读
C.经由娓娓道来的蒋勋先生细细解读
D.经由蒋勋先生娓娓道来的细细解读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6分)
每个追求者都渴望成功,然而, ① ,这就是追求本身。我宁愿做一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 ② 如果说成功是青春的一个梦,那么,追求即是青春本身,是一个人心灵年轻的最好证明。 ③ 谁就青春常在,一个人的青春是在他不再追求的那一天结束的。
答∶
21.请把下面这则消息压缩成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5分)
济南日报2月13日讯(记者赵晓林)记者从山东省文物局获悉,山东目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1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1711处,总数位居全国首位。
据悉,"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厘清了全省文物资源状况,核定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万余处,新发现的文物点占总数的6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101处增加到1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606处增加到1711处,总数位居全国首位。开展文物勘探、考古发掘600余项,3个考古项目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掘了大批遗址,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
另外,到2020年山东省博物馆总数达到600家,达到每1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答:
四、作文(60分)
14.(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三十年拼搏不息,几代人热泪盈眶。在低潮中奋起,从不放弃,面对强敌出手,永不言败。你们的身影是民族性格的缩影,你们的脚步是一个国家成长的历程。奏国歌,升国旗,你们超越了体育,是国家的英雄。
﹣﹣201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女排颁奖辞
材料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就是医者的初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医者的使命。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面对尊崇和荣誉,我们将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以敬畏生命、护佑生命、捍卫生命为己任,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不止!
﹣﹣2020年钟南山院士获“共和国勋章”的感言
中国201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钟南山院士获得2020年“共和国勋章”。他们勇于担当,用自己的汗水和献血为国家和民族付出,他们是国家的精神坐标,是社会的价值领向。国家呼唤英雄、民族需要英雄。
根据以上材料,围绕“英雄与国家”的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021——2022第一次高一月考语文答案
1.B.“梳装打扮”中“装”应改为“妆” C.“欢通”中“通”应改为“颂”;
D.“尽心竭立”中“立”应改为“力”。2.B 3.B 4. D 5.C
6.在理解和完全接纳自己情绪的前提下,用理性去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为。通过情绪觉察,让我们在面临很多情景时,可以放下自己的欲求与原来的应对方式,坦然面对。 7.D 8.①准确鲜明,运用比喻的修辞,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头脑发热的人,在网上的丑态和危害。
②概括性强,本段句式整齐中有变化,议论有气势,说理更全面有力,如两个“因为……于是……”的句式,两个“时而”句式,两个“或”句式,中间又杂有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还有更长的句子,全面概括地阐发了头脑发热的人,在网络上的危害,表明了作者的批评态度。
9.①标题提示论述的范围,热中议热。②揭示了文章的论题,热的含义具有温度高、温度升高之意,又有不理智之意,这个标题是说在热这个话题中再谈谈另一种热,即头脑发热。③含蓄的表达出文章的内容大概,也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引发读者的思考。10.A (1)A.“稍就灯间读之”翻译为“略凑近灯前阅读”,故“就”翻译为“凑近”。11.C A.助词,定语后置标志词,不翻译/代词,……的人.
B.人称代词,他/代词,那。C.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D.介词,表比较,比/介词,从。 12.C胡公认识到了他的价值,皇帝也认识到了他的价值,唯一欠缺的,只是未能致身显贵而已,并不是无人赏识。
13. ①余乡,我的同乡;判断句,翻译为“……是……”;先辈,前辈。译文:这是我同乡前辈徐天池先生著的书。
②芜秽,庞杂卑陋;下,以后;胡,怎么;胡为不遇哉,被动句;遇,赏识。译文:文长先生诗文的崛起,可以一扫近代文坛庞杂卑陋的习气,百代以后,自然有定论,又怎么能说他生不逢时,始终不被赏识呢?
14. C
15.“帘外雨潺潺”:以声衬静,传达出词人亡国后的孤寂之感,以雨滴深深写出词人内心愁绪纷扰,以春雨之寒衬托词人内心悲凉;
“春意阑珊”:白描手法,粗线条的景物勾画,营造深沉意境,传达丰富的内心活动。
16.(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重点字:摧)
(2)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重点字:深)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重点字:滚)
17.C 18.B 19.D 20。①.还有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 ② 而不愿是一个不再追求的成功者③ 谁追求不止 21.山东省级文保单位总数居全国第一(首位)
参考译文:一天晚上,坐在陶编修家楼上,随意抽阅架上陈放的书,得《阙编》诗集一函。纸张装订都很差,刷板墨质低劣,字迹模糊不清。
略凑近灯前阅读,看了没几首,不由得惊喜欢跃,连忙叫石篑,问他:《阙编》是谁作的?是今人还是古人?石篑说:“这是我同乡前辈徐天池先生著的书。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靖、隆庆间人,五六年前才去世。现在卷轴、题额上有署田水月的,就是这个人。”再加上如今正当诗歌领域荒芜浊污的时候,得到这样的奇珍秘宝,犹如在恶梦中被唤醒。我们俩跳起来,在灯影下,读了又叫,叫了又读,睡着的佣人们都被惊起。
文长既然不得志,不被当道看重,于是放浪形骸,肆意狂饮,纵情山水。他游历了山东(齐鲁)、河北(燕赵),又饱览了塞外大漠。他所见的山如奔马、海浪壁立、胡沙满天和雷霆千里的景象,风雨交鸣的声音和奇木异树的形状,乃至山谷的幽深冷清和都市的繁华热闹,以及奇人异士、怪鱼珍鸟,所有前所未见,令人惊愕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他都一一化入了诗中。他胸中一直郁结着强烈的不平奋争精神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所以他的诗有时怒骂,有时嬉笑,有时如山洪奔流于峡谷,发出轰雷般的涛声,有时如春芽破土,充满蓬勃的生机。有时他的诗像寡妇深夜的哭声那样凄厉,有时像逆旅行客冲寒启程那样无奈。当他放纵的想象,抒发情感,就像平坦的田地一望无际;偶尔幽峭,像鬼怪对秋坟低语。千百年无一人入古文的眼,在当时独树一帜。对当时的所谓文坛领袖,他一概加以愤怒的抨击,所以他的文字没人推重,名气也只局限在家乡浙江一带,这实在令人为之悲哀!
石公说:徐文长先生的命途多艰,坎坷不断,致使他激愤成狂疾,狂病的不断发作,又导致他被投入监狱,从古至今文人的牢骚怨愤和遭受到的困难苦痛,再没有能超过徐文长先生的了。但尽管如此,仍有胡公这样的不世之豪杰,世宗这样的英明帝王赏识他。徐文长在胡公幕中受到特殊礼遇,这是胡公认识到了他的价值,他的上奏表文博得皇帝的欢心,表明皇帝也认识到了他的价值,唯一欠缺的,只是未能致身显贵而已。文长先生诗文的崛起,可以一扫近代文坛庞杂卑陋的习气,将来历史自会有公正的定论,又怎么能说他生不逢时,始终不被社会承认呢?梅客生曾经写信给我说:“徐文长是我的老朋友,他的怪病比他这个怪人更要怪,而他作为一个奇人又比他的奇诗更要奇。诗比字更奇特,字比文章更奇特,文章比画更奇特。”
我则认为徐文长没有一处地方不怪异奇特,正因为没有一处不怪异奇特,所以也就注定他一生命运没有一处不艰难,不坎坷。令人悲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