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12 正弦和余弦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12 正弦和余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10 16:24:01

文档简介

湘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12 正弦和余弦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宝山期中)在Rt△ABC中,∠C=90°,AC=4,BC=3,那么∠B的余弦值是(  )
A. B. C. D.
2.(2021九上·肇源期中)在直角三角形中,各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则锐角A的三角函数值(  )
A.也扩大3倍 B.缩小为原来的
C.都不变 D.有的扩大,有的缩小
3.(2021九上·滨湖期中)如图,边长为10的等边 中,点 在边 上,且 ,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 )绕直角顶点 旋转, 、 分别交边 、 于 、 .连接 ,当 时, 长为(  )
A.6 B. C.10 D.
4.(2021九上·宁波期中)如图,△ABC中,cosB ,sinC ,AC=5,则△ABC的面积是(  )
A. B.12 C.14 D.21
5.(2021九上·深圳期中)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边上的一点,点F是点D关于直线AE对称的点,连接AF、BF,若tan∠ABF=2,则DE的长是(  )
A.1 B. C. D.
6.(2021九上·广饶期中)如图,点A、B、C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cos∠BAC的值为(  )
A. B. C.1 D.
7.(2021九上·广饶期中)在△ABC中,若|sinA- |+( -cosB)2=0,则∠C的度数是(  )
A.45° B.75° C.105° D.120°
8.(2021·婺城模拟)如图是一张高脚木凳,AC∥EF∥GH,AB=CD,点E,G是AB的三等分点,已知EF与GH之间的距离为25cm,∠EGH=80°,则椅脚AB的长度为 cm(  )
A. B.75sin80° C. D.
9.(2021·绍兴模拟)已知 是锐角三角形,若 ,则(  )
A. B. C. D.
10.(2021·绍兴模拟)已知在 中, , , ,则 的长为(  )
A. B. C. D.
11.(2021·新丰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4,3),那么cosα的值是(  )
A. B. C. D.
12.(2021九上·开福期末)西周时期,丞相周公旦设置过一种通过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如图是一个根据北京的地理位置设计的圭表,其中,立柱AC高为a.已知,冬至时北京的正午日光入射角∠ABC约为26.5°,则立柱根部与圭表的冬至线的距离(即BC的长)约为(  )
A. B.asin26.5° C.acos26.5° D.
二、填空题
13.(2021九上·广饶期中)在△ABC中,AB=AC,BD⊥AC于D,若cos∠BAD= ,BD= ,则CD的长为   .
14.(2021九上·广饶期中)在△ABC中,AB=AC,BD⊥AC于D,若cos∠BAD= ,BD= ,则CD为   
15.(2021八下·武侯期中)如图,在边长为6的等边△ABC中,点D在边AB上,且AD=2,长度为1的线段PQ在边AC上运动,则线段DP的最小值为   ,四边形DPQB面积的最大值为   .
16.(2021九上·长兴期末)如图,已知在 中, , , ,点 在边 上,将 沿着过点 的一条直线翻折,使点 落在边 上的点 处,连结 , ,若 ,则 的长是   .
17.(2020·上海模拟)如图,在 中,AD=3,AB=5, ,将 绕着点B顺时针旋转 后,点A的对应是点 ,联结 ,如果 ,那么 的值是   .
18.(2020九下·镇平月考)如图,O是坐标原点,边长为2的菱形OABC的顶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cos∠AOC= ,函数 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k的值为   .
三、作图题
19.(2021·岑溪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 , , .
( 1 )画出 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 ;
( 2 )以点 为位似中心,将 缩小为原来的 ,得到 ,请在y轴右侧画出 ,并直接写 的值.
(不写解答过程,直接写结果,保留作图痕迹.)
四、解答题
20.(2021九上·长春期中)如图,在 中, , , .求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21.(2019九上·莘县期中)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DE⊥AB于E,BE=16cm,
求此菱形的周长.
五、综合题
22.(2021九上·黄浦期中)如图,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中线,∠B=45°,tan∠ACB=3,AC= .
求:
(1)△ABC的面积;
(2)sin∠ACD的值.
23.(2021九上·宁波期中)我们定义: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与腰的比叫做顶角的正对(sad).如图①,在△ABC中,AB=AC,顶角A的正对记作sadA,这时sadA ,容易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这个角的正对值也是相互唯一确定的.根据上述角的正对定义,解下列问题:
(1)sad60°=   ,sad120°=   
(2)如图②,在Rt△ABC中,∠ACB=90°,已知sinA ,试求sadA的值.
(3)直线y x+6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M,N分别在线段AB,OA上,且△MON是等腰三角形,设△MON的顶角为θ,当sadθ 时,求点M的坐标.(请直接 出结果)
24.(2021九上·广饶期中)(1)计算:3tan30°-(cos60°)-1+ cos45°+
(2)先化简,再求代数式 的值,其中x=4cos30°-tan45°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如图,在Rt△ABC中,∠C=90°,AC=4,BC=3,
∴AB= =5,
∴sinB= ,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5,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计算求解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可知在直角三角形中,各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锐角A的三角函数值不变.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 在直角三角形中,各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 求解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过点 作 于 ,
在等边 中, , ,
在 中, , ,
∵ ,
∴ , ,
∴ ,
∴ ,
又∵∠A=∠B=60°,
∴ ,
∴ ,
∴在 中, ,
∴ ,
即 ,
∴ ,
∵ ,
∴ ,
∴ ,
已知
∴ ,
∴ ,
∴ ,
∴ ,
在 中, ,
∴ ,
∴ ,
∴ ,
∴ ,
而 ,
∴ ,
∴ ,
在 中, ,
∴ ,
即 .
故答案为:B.
【分析】过点Q作QK⊥AC于K,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60°,AB=BC=AC=10,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PQ=∠E=60°,∠DQP=∠F=30°,推出∠ADP=∠QPB,证明△ADP∽△BPQ,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P,BQ,进而求出CQ、KC、DK,由三角函数的概念求出KQ,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就可求得DQ.
4.【答案】A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作AH⊥BC,
则AH=ACsinC=5×=3,
∴CH==4,
∵cosB=,
∴∠B=45°,
∴BH=AH=3,
∴BC=BH+CH=3+4=7,
∴S△ABC=BC×AH=×7×3=.
故答案为:A.
【分析】作AH⊥BC,在Rt△AHC中,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AH,则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HC,然后求出△AH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可求出BH长,再求出BC,最后计算△ABC的面积即可.
5.【答案】C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过点F作FN⊥AB于点N,并延长NF交CD于点M,
∵AB∥CD,
∴MN⊥CD,
∴∠FME=90°,
∵tan∠ABF=2,
∴ =2,
设BN=x,则FN=2x,
∴AN=4﹣x,
∵点F是点D关于直线AE对称的点,
∴DE=EF,DA=AF=4,
∵AE=AE,
∴△ADE≌△AFE(SSS),
∴∠D=∠AFE=90°,
∵AN2+NF2=AF2,
∴(4﹣x)2+(2x)2=42,
∴x1=0(舍),x2= ,
∴AN=4﹣x=4﹣ = ,MF=4﹣2x=4﹣ = ,
∵∠EFM+∠AFN=∠AFN+∠FAN=90°,
∴∠EFM=∠FAN,
∴cos∠EFM=cos∠FAN,
∴ = ,即 ,
∴EF= ,
∴DE=EF= .
故答案为:C.
【分析】过点F作FN⊥AB于点N,并延长NF交CD于点M,设BN=x,则FN=2x,AN=4﹣x,由轴对称性可得DE=EF,DA=AF=4,证明△ADE≌△AFE(SSS),可得∠D=∠AFE=90°,由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出答案。
6.【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
连接BC
∵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
∴AB=,BC=,AC=
∵()2+()2=()2
∴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
∴cos∠BAC===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继而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ABC的形状,求出∠BAC的余弦值即可。
7.【答案】C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偶次幂的非负性;绝对值的非负性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sinA=,cosB=
∴∠A=30°,∠B=45°
∴∠C=180°-30°-45°=105°。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绝对值以及偶次幂的非负性,结合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求出∠C的度数即可。
8.【答案】C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E、G是AB的三等分点,
∴AE=EG=GB=,
∴AE:EG:GB=1:1:1,
∵ AC∥EF∥GH,
∴,
∴CF=FH,
过E点作ME⊥GH于M,
∵EF∥GH,
∴EM即为EF与GH之间的距离,
在Rt△EMG中,
sin∠EGM=,
∵∠EGM=∠EGH=80°,
且EF与GH之间的距离为25cm,
∴EM=25cm,
∴sin∠EGM=sin80°=,
∴EG==(cm),
∵EG=AB,
∴AB=3EG=3×=(cm),
故答案为:C.
【分析】 利用E、G是AB的三等分点,可得到AE:EG:GB=1:1:1,利用平行线分线等成比列定理可证得CF=FH,过E点作ME⊥GH于M,可推出EM即为EF与GH之间的距离;在Rt△EMG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证得sin∠EGM=,根据EF与GH之间的距离可得到EM的长,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EG的长;然后根据AB=3EG,可求出AB的长.
9.【答案】B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ABC是锐角三角形,若AB>AC,
则∠C>∠B,
则sinB<sinC.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大边对大角”可知∠C>∠B,然后根据正弦函数递增的特点可判断求解.
10.【答案】A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在 中, , ,
∴sin = ,即AB=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sin=可求解.
11.【答案】C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点A的坐标为(4,3),
∴OA= =5,
∴cosα= ,
故答案为:C.
【分析】由点A的坐标为(4,3),可得OA= =5,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12.【答案】A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立柱根部与圭表的冬至线的距离为: ,
故答案为:A.
【分析】由锐角三角函数tan∠ABC=可求解.
13.【答案】1或5
【知识点】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①如图1,若△ABC为锐角三角形,
∵BD⊥AC,
∴∠ADB=90°,
∵cos∠BAD= ,
∴设AD=2x,AB=3x,
∵AB2=AD2+BD2,
∴9x2=4x2+5,
解得:x=1或x= 1(舍),
∴AB=AC=3x=3,AD=2x=2,
∴CD=AC AD=1;
②如图2,若△ABC为钝角三角形,
同理可得,AD=2,AB=AC=3,
∴CD=AC+AD=5,
故答案为:1或5.
【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若△ABC为锐角三角形,②如图2,若△ABC为钝角三角形,再利用锐角三家函数和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14.【答案】1或5
【知识点】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①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BD⊥AC,∴∠ADB=90°,∵cos∠BAD==
∴设AD=2x,则AB=3x,∵AB2=AD2+BD2
∴9x2=4x2+()2,解得x=1或x=-1(舍去)
∴AB=AC=3x=3,AD=2x=2
∴CD=AC-AD=1
②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根据①可得,AD=2x=2
AB=AC=3x=3,∴CD=AC+AD=5
【分析】根据题意,由三角形的形状进行分类讨论,结合勾股定理计算得到答案即可。
15.【答案】;
【知识点】垂线段最短;三角形的面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QD,过D作DE⊥AC于E,过Q作QF⊥BD于F,当P在E的位置时,DP最短,
∴DP最小=DE=ADsin60°=2×=,
S△DPQ=PQ×DE=×1×=,
当Q到DB的距离最大时,△BDQ的面积最大,则四边形DPQB面积的最大,这时Q与C重合,
∴BD边上的高h=CF=BC×sinB=6×=3,
∴S△BQD最大=BD×QF=×(6-2)×3=6,
四边形DPQB面积的最大值= S△BQD最大+S△DPQ=6+=,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QD,过D作DE⊥AC于E,过Q作QF⊥BD于F,根据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可知当P在E的位置时,DP最短,然后在Rt△AED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出AE长即可; 四边形DPQB面积等于△PDQ的面积与△BQD的面积之和,由于△DPQ的面积是定值,则只要求△PDQ的面积最大即可;由于其底边BD一定,只要求BD上的高最大即可,由题意可知这时Q与C重合,于是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高h,则其面积可求,最后求四边形DPQB面积即可.
16.【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如图作CF⊥AB于F,垂足为F.
在Rt△ACB中,


在Rt△ACB中,



在 中,

由题意得,



在△ 中,
∴BD= a
∵∠
∴∠
∴∠
又∵∠
∴△


在 中,

又由前面知, ,

解得, 或0(舍去)

故答案为 .
【分析】如图作CH⊥AB于H.由题意EF=BF,设EF=BF=a,则BD= a,只要证明△ECD∽△BCE,可得EC2=CD CB,延长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17.【答案】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如图:作 ,连接 与 交于 ,作 于





在 中,根据等面积法得出:


又∵

故答案为:
【分析】作 ,连接 与 交于 ,作 于 ,得出 ,从而得出 为 的中点,从而转化相关线段关系即可.
18.【答案】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如图,作AD⊥OC于D,
∵OA=2,∠AOC=60°,
∴ ,
∴ ,
∴ ,
∴点A的坐标为:( , ),
∴点B的坐标为:( , ),
∵点B在函数 的图象上,
∴ ;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题意,作AD⊥OC于D,由三角函数求出点A的坐标,然后得到点B的坐标,即可求出k的值.
19.【答案】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A1( 4,2), B1( 2,0), C1( 2, 4)
(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
A2(1,1), B2(2,0), C2(2, 2).
由图形可知,∠A2C2B2=∠ACB,过点A作AD⊥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D,
由A(2,2), C(4, 4), B(4,0),则D(4,2),
故AD=2,CD=6,AC= ,
∴sin∠ACB= ,
即sin∠A2C2B2= .
【知识点】作图﹣平移;作图﹣位似变换;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将点A、B、C分别向左平移6个单位,再顺次连接即得△A1B1C1;
(2)根据位似图形的性质先求出A2、B2、C2的坐标,再描点连接即得 △A2B2C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由sin∠ACB= 即得 的值 .
20.【答案】解: 中, , , ,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21.【答案】解:∵ ,
设DE=12x,则AD=13x,勾股定理得AE=5x,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AB=13x,
∵BE=16cm,
∴13x-5x=16,解得x=2,
∴ AD=13×2=26cm ,
则菱形的周长=AD×4=26×4=104 cm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根据正弦值和勾股定理设出DE=12x,AD=13x,AE=5x,利用BE=16cm,列方程求出边长即可解题.
22.【答案】(1)解:如图,
作AH⊥BC于H,
在Rt△ACH中,
∵tan∠ACB=3,AC= ,
设CH=x,AH=3x,
根据勾股定理得AC= x,
∴CH=1,AH=3,
在Rt△ABH中,∠B=45°,
∴BH=AH=3,
∴S△ABC= ×4×3=6;
(2)解:作DF⊥BC于F,作DE垂直AC于E
∵S△ACD= × ×DE=3,
∴DE= ,
∵AH⊥BC,DF⊥BC,CD是AB边上的中线,
∴DF= AH= ,
∴BF=DF= ,
在Rt△CDF中,CD= ,
∴在Rt△CDE中,sin∠ACD= .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先求出 CH=1,AH=3, 再求出 BH=AH=3, 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先求出 DE= , 再求出 BF=DF= , 最后利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计算求解即可。
23.【答案】(1)1;
(2)解: 如图,在AB上截取AD=AC,过D作DE⊥BC于E,
∵ sinA ,
设BC=3,AB=5,
∴AC==4,
∴BD=AB-AD=AB-AC=5-4=1,
∴BE=1×=,ED=1×=,
EC=BC-BE=3-=,
∴DC==,
∴ .
(3)解:如图,①当OM = MN时,作DM⊥x轴于D,则∠OMN为 θ ,
∴OD=ON,
∵sadθ ==,
∴,
设OD=3k,则OM=5k,MD==4k,
∴M(3k,4k),
∵M在直线 y = x+6 上,
∴4k= ×3k+6,
解得k=1,
∴M(3,4);
②当OM=ON时,作DM⊥x轴于D,则∠OMN为 θ ,
∵sadθ ==,
∴,
设OM=5k,MN=6k,
∵OM2-OD2=MD2=MN2-DN2,
∴OD=1.4k,DN=3.6k,
则MD=4.8k,
∴M(1.4k,4.8k),
∵M点在直线y = x+6 上,
∴4.8k=×1.4k+6,
解得k=,
∴M ;
③当ON=MN时,∠MNO= θ ,
利用②的方法可得M(k,),
将其代入y= x+6 中,
解得k=,
∴M(3,4);
综上,M点坐标为 (3,4), .
【知识点】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的性质;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1)∵等边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相等,
∴sad60°=1,
如图,∠A=120°,AB=AC,作高AD,
∴∠B=∠C=30°,
设高AD=1,则AB=2,
∴BD==,
∴BC=2BD=2,
∴.
故答案为:1, .
【分析】(1)先根据题意画出等腰三角形,然后把每边的长度表示出来,再根据角的正对定义分别求值即可;
(2)在AB上截取AD=AC,过D作DE⊥BC于E,设BC=3,AB=5,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然后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和勾股定理求出DC,最后根据角的正对定义分别求值即可;
(3)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OM = MN时,②当OM=ON时,③当ON=MN时,分别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分别根据勾股定理和角的正对的定义把M点坐标表示出来,然后代入y x+6中求解,即可解答.
24.【答案】(1)解:原式

(2)解:原式 ,

原式 .
【知识点】分式的化简求值;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根据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化简式子求出答案即可;
(2)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化简代数式,继而由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求出x的值,求出代数式的值即可。
1 / 1湘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12 正弦和余弦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宝山期中)在Rt△ABC中,∠C=90°,AC=4,BC=3,那么∠B的余弦值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如图,在Rt△ABC中,∠C=90°,AC=4,BC=3,
∴AB= =5,
∴sinB= ,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5,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计算求解即可。
2.(2021九上·肇源期中)在直角三角形中,各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则锐角A的三角函数值(  )
A.也扩大3倍 B.缩小为原来的
C.都不变 D.有的扩大,有的缩小
【答案】C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可知在直角三角形中,各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锐角A的三角函数值不变.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 在直角三角形中,各边的长度都扩大3倍, 求解即可。
3.(2021九上·滨湖期中)如图,边长为10的等边 中,点 在边 上,且 ,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 )绕直角顶点 旋转, 、 分别交边 、 于 、 .连接 ,当 时, 长为(  )
A.6 B. C.10 D.
【答案】B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过点 作 于 ,
在等边 中, , ,
在 中, , ,
∵ ,
∴ , ,
∴ ,
∴ ,
又∵∠A=∠B=60°,
∴ ,
∴ ,
∴在 中, ,
∴ ,
即 ,
∴ ,
∵ ,
∴ ,
∴ ,
已知
∴ ,
∴ ,
∴ ,
∴ ,
在 中, ,
∴ ,
∴ ,
∴ ,
∴ ,
而 ,
∴ ,
∴ ,
在 中, ,
∴ ,
即 .
故答案为:B.
【分析】过点Q作QK⊥AC于K,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60°,AB=BC=AC=10,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PQ=∠E=60°,∠DQP=∠F=30°,推出∠ADP=∠QPB,证明△ADP∽△BPQ,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P,BQ,进而求出CQ、KC、DK,由三角函数的概念求出KQ,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就可求得DQ.
4.(2021九上·宁波期中)如图,△ABC中,cosB ,sinC ,AC=5,则△ABC的面积是(  )
A. B.12 C.14 D.21
【答案】A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作AH⊥BC,
则AH=ACsinC=5×=3,
∴CH==4,
∵cosB=,
∴∠B=45°,
∴BH=AH=3,
∴BC=BH+CH=3+4=7,
∴S△ABC=BC×AH=×7×3=.
故答案为:A.
【分析】作AH⊥BC,在Rt△AHC中,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AH,则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HC,然后求出△AH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可求出BH长,再求出BC,最后计算△ABC的面积即可.
5.(2021九上·深圳期中)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边上的一点,点F是点D关于直线AE对称的点,连接AF、BF,若tan∠ABF=2,则DE的长是(  )
A.1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过点F作FN⊥AB于点N,并延长NF交CD于点M,
∵AB∥CD,
∴MN⊥CD,
∴∠FME=90°,
∵tan∠ABF=2,
∴ =2,
设BN=x,则FN=2x,
∴AN=4﹣x,
∵点F是点D关于直线AE对称的点,
∴DE=EF,DA=AF=4,
∵AE=AE,
∴△ADE≌△AFE(SSS),
∴∠D=∠AFE=90°,
∵AN2+NF2=AF2,
∴(4﹣x)2+(2x)2=42,
∴x1=0(舍),x2= ,
∴AN=4﹣x=4﹣ = ,MF=4﹣2x=4﹣ = ,
∵∠EFM+∠AFN=∠AFN+∠FAN=90°,
∴∠EFM=∠FAN,
∴cos∠EFM=cos∠FAN,
∴ = ,即 ,
∴EF= ,
∴DE=EF= .
故答案为:C.
【分析】过点F作FN⊥AB于点N,并延长NF交CD于点M,设BN=x,则FN=2x,AN=4﹣x,由轴对称性可得DE=EF,DA=AF=4,证明△ADE≌△AFE(SSS),可得∠D=∠AFE=90°,由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出答案。
6.(2021九上·广饶期中)如图,点A、B、C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cos∠BAC的值为(  )
A. B. C.1 D.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
连接BC
∵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
∴AB=,BC=,AC=
∵()2+()2=()2
∴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
∴cos∠BAC===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继而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ABC的形状,求出∠BAC的余弦值即可。
7.(2021九上·广饶期中)在△ABC中,若|sinA- |+( -cosB)2=0,则∠C的度数是(  )
A.45° B.75° C.105° D.120°
【答案】C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偶次幂的非负性;绝对值的非负性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sinA=,cosB=
∴∠A=30°,∠B=45°
∴∠C=180°-30°-45°=105°。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绝对值以及偶次幂的非负性,结合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求出∠C的度数即可。
8.(2021·婺城模拟)如图是一张高脚木凳,AC∥EF∥GH,AB=CD,点E,G是AB的三等分点,已知EF与GH之间的距离为25cm,∠EGH=80°,则椅脚AB的长度为 cm(  )
A. B.75sin80° C. D.
【答案】C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E、G是AB的三等分点,
∴AE=EG=GB=,
∴AE:EG:GB=1:1:1,
∵ AC∥EF∥GH,
∴,
∴CF=FH,
过E点作ME⊥GH于M,
∵EF∥GH,
∴EM即为EF与GH之间的距离,
在Rt△EMG中,
sin∠EGM=,
∵∠EGM=∠EGH=80°,
且EF与GH之间的距离为25cm,
∴EM=25cm,
∴sin∠EGM=sin80°=,
∴EG==(cm),
∵EG=AB,
∴AB=3EG=3×=(cm),
故答案为:C.
【分析】 利用E、G是AB的三等分点,可得到AE:EG:GB=1:1:1,利用平行线分线等成比列定理可证得CF=FH,过E点作ME⊥GH于M,可推出EM即为EF与GH之间的距离;在Rt△EMG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证得sin∠EGM=,根据EF与GH之间的距离可得到EM的长,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EG的长;然后根据AB=3EG,可求出AB的长.
9.(2021·绍兴模拟)已知 是锐角三角形,若 ,则(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ABC是锐角三角形,若AB>AC,
则∠C>∠B,
则sinB<sinC.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大边对大角”可知∠C>∠B,然后根据正弦函数递增的特点可判断求解.
10.(2021·绍兴模拟)已知在 中, , , ,则 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在 中, , ,
∴sin = ,即AB=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sin=可求解.
11.(2021·新丰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4,3),那么cosα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点A的坐标为(4,3),
∴OA= =5,
∴cosα= ,
故答案为:C.
【分析】由点A的坐标为(4,3),可得OA= =5,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12.(2021九上·开福期末)西周时期,丞相周公旦设置过一种通过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如图是一个根据北京的地理位置设计的圭表,其中,立柱AC高为a.已知,冬至时北京的正午日光入射角∠ABC约为26.5°,则立柱根部与圭表的冬至线的距离(即BC的长)约为(  )
A. B.asin26.5° C.acos26.5° D.
【答案】A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立柱根部与圭表的冬至线的距离为: ,
故答案为:A.
【分析】由锐角三角函数tan∠ABC=可求解.
二、填空题
13.(2021九上·广饶期中)在△ABC中,AB=AC,BD⊥AC于D,若cos∠BAD= ,BD= ,则CD的长为   .
【答案】1或5
【知识点】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①如图1,若△ABC为锐角三角形,
∵BD⊥AC,
∴∠ADB=90°,
∵cos∠BAD= ,
∴设AD=2x,AB=3x,
∵AB2=AD2+BD2,
∴9x2=4x2+5,
解得:x=1或x= 1(舍),
∴AB=AC=3x=3,AD=2x=2,
∴CD=AC AD=1;
②如图2,若△ABC为钝角三角形,
同理可得,AD=2,AB=AC=3,
∴CD=AC+AD=5,
故答案为:1或5.
【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若△ABC为锐角三角形,②如图2,若△ABC为钝角三角形,再利用锐角三家函数和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14.(2021九上·广饶期中)在△ABC中,AB=AC,BD⊥AC于D,若cos∠BAD= ,BD= ,则CD为   
【答案】1或5
【知识点】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①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BD⊥AC,∴∠ADB=90°,∵cos∠BAD==
∴设AD=2x,则AB=3x,∵AB2=AD2+BD2
∴9x2=4x2+()2,解得x=1或x=-1(舍去)
∴AB=AC=3x=3,AD=2x=2
∴CD=AC-AD=1
②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根据①可得,AD=2x=2
AB=AC=3x=3,∴CD=AC+AD=5
【分析】根据题意,由三角形的形状进行分类讨论,结合勾股定理计算得到答案即可。
15.(2021八下·武侯期中)如图,在边长为6的等边△ABC中,点D在边AB上,且AD=2,长度为1的线段PQ在边AC上运动,则线段DP的最小值为   ,四边形DPQB面积的最大值为   .
【答案】;
【知识点】垂线段最短;三角形的面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QD,过D作DE⊥AC于E,过Q作QF⊥BD于F,当P在E的位置时,DP最短,
∴DP最小=DE=ADsin60°=2×=,
S△DPQ=PQ×DE=×1×=,
当Q到DB的距离最大时,△BDQ的面积最大,则四边形DPQB面积的最大,这时Q与C重合,
∴BD边上的高h=CF=BC×sinB=6×=3,
∴S△BQD最大=BD×QF=×(6-2)×3=6,
四边形DPQB面积的最大值= S△BQD最大+S△DPQ=6+=,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QD,过D作DE⊥AC于E,过Q作QF⊥BD于F,根据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可知当P在E的位置时,DP最短,然后在Rt△AED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出AE长即可; 四边形DPQB面积等于△PDQ的面积与△BQD的面积之和,由于△DPQ的面积是定值,则只要求△PDQ的面积最大即可;由于其底边BD一定,只要求BD上的高最大即可,由题意可知这时Q与C重合,于是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高h,则其面积可求,最后求四边形DPQB面积即可.
16.(2021九上·长兴期末)如图,已知在 中, , , ,点 在边 上,将 沿着过点 的一条直线翻折,使点 落在边 上的点 处,连结 , ,若 ,则 的长是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如图作CF⊥AB于F,垂足为F.
在Rt△ACB中,


在Rt△ACB中,



在 中,

由题意得,



在△ 中,
∴BD= a
∵∠
∴∠
∴∠
又∵∠
∴△


在 中,

又由前面知, ,

解得, 或0(舍去)

故答案为 .
【分析】如图作CH⊥AB于H.由题意EF=BF,设EF=BF=a,则BD= a,只要证明△ECD∽△BCE,可得EC2=CD CB,延长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17.(2020·上海模拟)如图,在 中,AD=3,AB=5, ,将 绕着点B顺时针旋转 后,点A的对应是点 ,联结 ,如果 ,那么 的值是   .
【答案】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如图:作 ,连接 与 交于 ,作 于





在 中,根据等面积法得出:


又∵

故答案为:
【分析】作 ,连接 与 交于 ,作 于 ,得出 ,从而得出 为 的中点,从而转化相关线段关系即可.
18.(2020九下·镇平月考)如图,O是坐标原点,边长为2的菱形OABC的顶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cos∠AOC= ,函数 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k的值为   .
【答案】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如图,作AD⊥OC于D,
∵OA=2,∠AOC=60°,
∴ ,
∴ ,
∴ ,
∴点A的坐标为:( , ),
∴点B的坐标为:( , ),
∵点B在函数 的图象上,
∴ ;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题意,作AD⊥OC于D,由三角函数求出点A的坐标,然后得到点B的坐标,即可求出k的值.
三、作图题
19.(2021·岑溪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 , , .
( 1 )画出 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 ;
( 2 )以点 为位似中心,将 缩小为原来的 ,得到 ,请在y轴右侧画出 ,并直接写 的值.
(不写解答过程,直接写结果,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A1( 4,2), B1( 2,0), C1( 2, 4)
(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
A2(1,1), B2(2,0), C2(2, 2).
由图形可知,∠A2C2B2=∠ACB,过点A作AD⊥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D,
由A(2,2), C(4, 4), B(4,0),则D(4,2),
故AD=2,CD=6,AC= ,
∴sin∠ACB= ,
即sin∠A2C2B2= .
【知识点】作图﹣平移;作图﹣位似变换;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将点A、B、C分别向左平移6个单位,再顺次连接即得△A1B1C1;
(2)根据位似图形的性质先求出A2、B2、C2的坐标,再描点连接即得 △A2B2C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由sin∠ACB= 即得 的值 .
四、解答题
20.(2021九上·长春期中)如图,在 中, , , .求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答案】解: 中, , , ,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21.(2019九上·莘县期中)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DE⊥AB于E,BE=16cm,
求此菱形的周长.
【答案】解:∵ ,
设DE=12x,则AD=13x,勾股定理得AE=5x,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AB=13x,
∵BE=16cm,
∴13x-5x=16,解得x=2,
∴ AD=13×2=26cm ,
则菱形的周长=AD×4=26×4=104 cm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根据正弦值和勾股定理设出DE=12x,AD=13x,AE=5x,利用BE=16cm,列方程求出边长即可解题.
五、综合题
22.(2021九上·黄浦期中)如图,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中线,∠B=45°,tan∠ACB=3,AC= .
求:
(1)△ABC的面积;
(2)sin∠ACD的值.
【答案】(1)解:如图,
作AH⊥BC于H,
在Rt△ACH中,
∵tan∠ACB=3,AC= ,
设CH=x,AH=3x,
根据勾股定理得AC= x,
∴CH=1,AH=3,
在Rt△ABH中,∠B=45°,
∴BH=AH=3,
∴S△ABC= ×4×3=6;
(2)解:作DF⊥BC于F,作DE垂直AC于E
∵S△ACD= × ×DE=3,
∴DE= ,
∵AH⊥BC,DF⊥BC,CD是AB边上的中线,
∴DF= AH= ,
∴BF=DF= ,
在Rt△CDF中,CD= ,
∴在Rt△CDE中,sin∠ACD= .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先求出 CH=1,AH=3, 再求出 BH=AH=3, 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先求出 DE= , 再求出 BF=DF= , 最后利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计算求解即可。
23.(2021九上·宁波期中)我们定义: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与腰的比叫做顶角的正对(sad).如图①,在△ABC中,AB=AC,顶角A的正对记作sadA,这时sadA ,容易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这个角的正对值也是相互唯一确定的.根据上述角的正对定义,解下列问题:
(1)sad60°=   ,sad120°=   
(2)如图②,在Rt△ABC中,∠ACB=90°,已知sinA ,试求sadA的值.
(3)直线y x+6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M,N分别在线段AB,OA上,且△MON是等腰三角形,设△MON的顶角为θ,当sadθ 时,求点M的坐标.(请直接 出结果)
【答案】(1)1;
(2)解: 如图,在AB上截取AD=AC,过D作DE⊥BC于E,
∵ sinA ,
设BC=3,AB=5,
∴AC==4,
∴BD=AB-AD=AB-AC=5-4=1,
∴BE=1×=,ED=1×=,
EC=BC-BE=3-=,
∴DC==,
∴ .
(3)解:如图,①当OM = MN时,作DM⊥x轴于D,则∠OMN为 θ ,
∴OD=ON,
∵sadθ ==,
∴,
设OD=3k,则OM=5k,MD==4k,
∴M(3k,4k),
∵M在直线 y = x+6 上,
∴4k= ×3k+6,
解得k=1,
∴M(3,4);
②当OM=ON时,作DM⊥x轴于D,则∠OMN为 θ ,
∵sadθ ==,
∴,
设OM=5k,MN=6k,
∵OM2-OD2=MD2=MN2-DN2,
∴OD=1.4k,DN=3.6k,
则MD=4.8k,
∴M(1.4k,4.8k),
∵M点在直线y = x+6 上,
∴4.8k=×1.4k+6,
解得k=,
∴M ;
③当ON=MN时,∠MNO= θ ,
利用②的方法可得M(k,),
将其代入y= x+6 中,
解得k=,
∴M(3,4);
综上,M点坐标为 (3,4), .
【知识点】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的性质;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1)∵等边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相等,
∴sad60°=1,
如图,∠A=120°,AB=AC,作高AD,
∴∠B=∠C=30°,
设高AD=1,则AB=2,
∴BD==,
∴BC=2BD=2,
∴.
故答案为:1, .
【分析】(1)先根据题意画出等腰三角形,然后把每边的长度表示出来,再根据角的正对定义分别求值即可;
(2)在AB上截取AD=AC,过D作DE⊥BC于E,设BC=3,AB=5,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然后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和勾股定理求出DC,最后根据角的正对定义分别求值即可;
(3)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OM = MN时,②当OM=ON时,③当ON=MN时,分别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分别根据勾股定理和角的正对的定义把M点坐标表示出来,然后代入y x+6中求解,即可解答.
24.(2021九上·广饶期中)(1)计算:3tan30°-(cos60°)-1+ cos45°+
(2)先化简,再求代数式 的值,其中x=4cos30°-tan45°
【答案】(1)解:原式

(2)解:原式 ,

原式 .
【知识点】分式的化简求值;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根据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化简式子求出答案即可;
(2)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化简代数式,继而由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求出x的值,求出代数式的值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