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重点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普通班)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1.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三公”地位并不平等 B.御史大夫应隶属于丞相
C.具有“三权分立”特色 D.太尉掌握最高军事决策权
2.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古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 ( )
A.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B.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
C.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 D.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
3.下表是中国部分史籍和文学作品中对人民饮食的描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国语·楚语下》 天子举以大牢,祀以会;诸侯举以特牛,祀以太牢;卿举以少牢,祀以特牛;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
《秦律·田律》 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酒,田啬夫、部佐谨禁御之,有不从令者有罪
乐府诗《羽林郎》 民女胡姬可以“春日独当垆”,奴仆冯子都可以食用“金盘脍鲤鱼”,卖酒与食肉的行为就这样发生在了街头巷尾
A.文献中关于食用酒肉描述自相矛盾 B.社会发展促进民众饮食多元化
C.酒肉饮食平民化证明秦汉社会发展 D.政府逐渐放宽对社会活动限制
4.如下图为某时期的中枢权力体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最终形成于明清时期
B.宰相之间牵制明显减弱
C.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D.门下省负责诏令草拟
5.“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 )
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
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6.《论语·卫灵公》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以下践行了孔子这种人生选择的是 ( )
A.王位世袭制 B.世卿世禄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7.在唐朝,中书省向政府提出建议,议好后便呈交皇帝检察。当皇帝认可时,便在其中写“可”,不同意则交回中书省。皇帝签“可”后,再交门下省审查,若门下省同意,才交尚书省执行。任何政令未经中书、门下而发出者均不合法。这反映出,唐朝的“三省”制 ( )
A.全面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B.对君权有一定的平衡作用
C.实际上剥夺了宰相的权力 D.增加了六部执行政令难度
8.下图是—某一机构的示意图(局部),据此判断这一机构最有可能是 ( )
A.宣政院 B.内阁 C.鸿胪寺 D.理藩院
9.行政区划作为一种制度,随着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我国古代行政区域制度的演变,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其演变轨迹表明 ( )
A.强化君权是其主要的推力 B.沿袭变革是其变迁的主线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地方的行政效率不断提升
10.史学家钱穆指出:“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用的秘书,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一个‘南书房’。”其意是指 ( )
A.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 B.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
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军机处决策重大事务
11.1836年,在广州商馆中落脚的外国商人有50余家,其中英商31家,美商9家,葡萄牙、瑞典、荷兰、法国商人各一家,还有“港脚”商(主要是英印的所谓“自由商人”)11家。这反映出 ( )
A.西方列强已经打开中国市场 B.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争夺对象
C.清朝并未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中国对外贸易潜伏重大危机
12.马克思针对中英《天津条约》讽刺道:“约翰牛(暗喻英国人)并不坚持要称自己为神国或圣朝,只要正式文件中除去表示‘蛮夷’意思的字样就满意了,这在自称‘天朝’的中国当局看来,约翰牛该是多么谦恭啊,马克思意在强调此条约 ( )
A.明确了列强与清政府平等地位
B.是列强强迫之下的不平等条约
C.符合工业化时代自由贸易要求
D.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迷梦
13.“向来各外国商人只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 “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乎允。”通过该条款,英国在中国获取了 ( )
A.开埠通商权 B.协定关税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14.1887年,黄遵宪花了12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日本国志》,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若干年后,总理衙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你的书如果早一点让大家看到,价值可以抵得二万万两银子。”他说这番话应该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 )
A.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 B.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
C.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
16.19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就朝鲜问题展开论争,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
综合两则对答可知 ( )
A.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 B.清廷运用条约体系维护宗藩关系
C.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 D.中日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
17.下图是法国某年报刊上登载的一幅漫画《抬着大炮去北京》。该漫画所体现的历史事件( )
A.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遭到了中国军民的联合反抗
C.旨在要求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直接激发了民主革命的兴起
18.“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资政新篇》的这些改革建议,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说明 ( )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近代先进事物
19.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以象征汉族十八省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为国旗。1912年南京独立各省代表会通过决议,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达成以五族共和为建国之本的共识。这一变化表明辛亥革命 ( )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
B.践行了孙中山“民族革命”的思想
C.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D.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20.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反封建不彻底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1.1919年,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 ( )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C.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 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2“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求同存异”中的“异”的本质内涵是指 ( )
A.不同的国情 B.不同的社会制度 C.不同的经济水平 D.不同的生活习惯
23.利用史料探究历史问题,首先要分辨史料的真伪,之后才能做出阐释和评价。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关于开国大典的一段史料。
1949年①10月1日早晨10点,已经下野的蒋介石在广州一名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公馆里,听到收音机里传来这样一条新闻:“新华广播电台,下面播送公告: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仪式,将于今日下午三点,在北京(注:③人民代表大会宣布将④北平改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分析该段史料中的黑色部分文字,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4.中国现代有一种制度被誉为“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该制度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5.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 ( )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第II卷(非选择题)
2、非选择题(50 分)
26. 自古以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广为流传,但相关历史记载多有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 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缯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
——清华简《系年》(采用整理者的“隶定本”)
乙 周宅丰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祷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悦,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此褒姒之所用死,而平王所以东徙也……
——《吕氏春秋》
丙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注:清华简是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中晚期竹简。·
(1)综合甲乙丙三则史料,简述从中我们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得出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历史结论并加以说明。(12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原因。(6分)
▲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2年5月22日八路军将领左权在给妻子刘志兰的信中写道:此间一切正常,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想来太北(女儿名)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 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摘编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编《抗战家书》
根据材料,概括这封家书的主要内容。(4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2分)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如何 (6分)
▲
28.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
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竞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地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材料二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 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8分)
▲
(2)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 (2分)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10分)
▲
射洪重点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普通班)
历史试题答案
1-5 AACCC 6-10 DBDBC 11-15 DBDCC 16-20 BDDAC 21-25 DBCAD
26. (1)事实:周幽王宠溺褒姒;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受到冲击;西周灭亡与少数民族进攻有密切关系;西周亡于幽王时期,平王东迁洛邑,开创东周。(6分)
结论:“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在距当时最近的史料:户未见记载,战国晚期始有“击鼓戏诸侯”之说,汉代才出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由此可见“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未必真实。(6分)
(2)《史记》等历史典籍的记载与传播;轻视女子的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对后世尤其是历代统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警示意义。人民群众圣清明政治的向往。(6分)
解析 (1)依据甲、乙、丙三则史料的内容概括出历史事实。依据甲、乙、丙二则史料的内容可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在距当时最近的史料中未见记载,战国晚期始有“击鼓戏诸侯”之说,汉代才出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因此历史结论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未必真实。
27. 部队的生产与生活;对妻子女儿的思念及夫妻间的相互鼓励。(4分)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2分)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6分)
28. (1)经济:解放区进行土改;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4分)
军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4分)
(2)反帝反封建。(2分)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组建统一战线,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