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实录与评点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这是一篇议论文,是驳论文,再放开一点看是杂文。这篇课文我们大家已经学过了。我们先考虑一个问题,对这篇课文,我们已经懂得了什么?
(学生看书思考。)
师:大家进一步思考,你懂得了哪一点?写出关键词。
(学生再思考。)
师:好的,我们交流一下,向大家介绍你读这篇文章时读懂了哪一点。
生1: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中国有不失掉自信心的人在,我们从第七段可以看出来。
师:好!
生1:它写到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都是脚踏实地为民请命、积极奋斗的人,也就是说中国还有一些不失掉自信力的人在。
师:很好,懂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人从来都没有失掉自信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大有人在。这就是懂得了全文的关键。
生2: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师:你也懂得了这个问题。
生3:中国人发展着的是自欺力和他信力。
师:好,请坐!又懂得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有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中国人——有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而曾经有着他信力和发展着自欺力。
师:好,我们请最后一位同学发言。
生4:明确指出中国人绝大多数没有失掉自信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志气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师:好,他读懂了全文的表达目的,那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激励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力、自信心。你们看,几个同学的回答,解决了三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文章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第二,自欺力与他信力不是自信力;
第三,全文的表达目的。
我们读一篇文章,一般要解决三个大的问题。如这篇课文:
第一,这篇文章为何而写。刚才有同学回答了。如果要深入一点说明,就需要联系时代背景: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沦陷,中国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力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资产阶级走狗文人,也一口一声狂吠“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呢?同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予以有力的驳斥。
(板书:为何而写。)
第二,这篇文章是何主旨。那就是,中国人从来就是有自信力的。
(板书:是何主旨。)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何妙处。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它为什么七十年后还出现在我们的教材里面呢?为什么很多教材都选择了这篇文章?
好,下面我们集中精力解决这个问题:这篇文章有何妙处?看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同学们之间可以交流切磋。
(板书:有何妙处。)
(学生们思考。)
师:好的,刚才的几分钟,大家又把课文熟悉了一下。现在我们把目标再集中,思考、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来准备:
第一,课文的标题妙在哪里?
第二,全文的结构妙在哪里?
第三,驳论的方法妙在哪里?
第四,课文立论部分好在哪里?
第五,全文语言表达好在哪里?
第六,立论部分朗读起来,我们会觉得好在哪里?六个问题,各人自选一个,开始准备。
(学生进一步思考。)
(5分钟后。)
师:我很满意,大家全神贯注地在思考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交流。
师:现在,就看我们的自信力了。开始交流吧,哪位同学先来?
生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国民党和一部分人的论调。而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题目,鲁迅提出了自己的质疑,驳斥了错误的论调,他从情感上对国民党进行了痛斥。
师:再简洁一点,妙在哪里呢?
生5:他一开始就提出质疑,语言清楚明确。
师:妙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能够指正对方观点的论点,没有敷衍,没有委婉,直截了当,读起来给人爽快的感觉。好,接着来。
生6:本文先提出对方的错误观点进行反驳,然后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从反面论证,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具体明确。
师:驳论是驳对方的观点,立论同样也起着驳斥对方观点的作用,先驳再立,层次非常清楚,非常有逻辑性。
生7:本文妙就妙在驳论方法。本文的方法是破对方的论据,而对方的论据根本不能支撑观点,所以驳对方的论据就可以了。
师:驳斥的角度非常巧妙。
生8:本文的层次非常分明。第一个层次是从自夸到地大物博,到哀求国联到求神拜佛;第二个层次是从对方的论据出发,论述“中国人”发展的是自欺力;第三个层次是论述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这恰恰是中国的脊梁。
师:好。如果我来分析的话,我可能这样说:第一个层次是驳论(其中有一个过渡段);第二个层次是立论;最后一段是小结。
生9:本文思想深刻,鲜明地体现出了鲁迅作为思想家的魅力,而且语言犀利、生动,比如第三段,直接批驳敌人的观点,还有六七段的间接批驳都写得非常明显、深刻。
师:你谈了两个妙处,直接的批驳和间接的批驳,分析得很好。标题呢,有没有欣赏标题的?
生10:标题用反问,实际上是自己在回答,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师:标题含有多种因素,我们把它分开来看。“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含有立论的观点,也含有驳对方的意味。读起来,我们分明感受到其中内在的愤懑的情感。现在一起来朗读一下。
(学生齐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师:没有力度,软了,硬一点。
(学生再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师:情感读出来了。标题之好还有一个地方,这个标题实际上是一个悬念,我们一看这个标题,就会想这是写什么内容呢?就会往下看。标题的妙处是很多的。
师:好,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谈到,有没有同学回答?
(学生思考。)
师:这两个问题都比较难,可以选择一个段落或一个部分来谈。
师:没人回答,看来真的很难。那么我们来看课文。先看立论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字字有力,观点明晰。因此,这个句子读起来就给我们自信,就让我们有扬眉吐气的感觉。好,一起来朗读一下。(学生读“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师:“我们”两字要稍微停顿一下,“中国人”三字要读出自豪感。再读一遍。
(学生再读“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师:第一个地方没读好,第二个地方读好了。(老师范读,学生再读。)
师:好,再看下一段。排比句,因此要读得顺畅、流畅。
(学生读“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师:“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几个字要读出力度来。再读。(学生再读“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师:多好啊!继续来。“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注意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愤怒的情感。
(学生读“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师:你看,情感出来了吧。注意一个字的读音,“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中的“为”读“wéi”,是“被”的意思。好,再实践一下。
(学生再读“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师:好,很好。我们再来看刚才所读的部分。论点、论据、论证,层次极为清楚,条理极为清晰。是一个小小的写立论文的范本。我来给大家再读一遍,体会它的论点、论据、论证,感受其中的感情、情感。
(老师范读“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那简直是诬蔑”。)
师:老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谢谢!你们也一样能读好,再来一次。(学生朗读“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那简直是诬蔑”。)
师:读的真好!下面请做批注。“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点。批上“论点”两个字。第二段,“我们从古以来……”这一段——“从古以来”方面的论据。第三段——“现在”方面的论据。作者在论述之中表达情感,同时批驳对方。(学生批注。)
师:好,继续勾画,把这几个词勾画下来。“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前仆后继”。(学生勾画。)
师:好,继续做注释:“为民请命”的含义是替老百姓说话。“舍身求法”指为追求真理而奋不顾身。这两个词的含义,跟我们上面读的内容联系起来,实际上就是我们说这篇文章有何妙处,就是驳了敌论的论据。
师:人们常说这篇文章之中,敌论的论据不足以支撑它的论点。这样的说法比较复杂,我们把它简单化。作者使用什么样的高妙的手法?三个字:析概念。(老师板书:析概念。)
师:什么是“析概念”?我再举个例子。1949年,毛泽东同志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友谊”还是“侵略”?》。他说有位叫艾奇逊的美国人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艾奇逊说,我们对中国人从来都是友好的,我们在中国盖了很多学校,我们给了中国人很多钱,我们这些都是“友谊”的表现。毛泽东说你这个词语用错了,不是“友谊”,而是“侵略”。就把“友谊”这两个字给驳倒了,艾奇逊的说法连论点都是错的。毛泽东在这里运用的驳论手法,就是“析概念”。鲁迅在本文里用的也是这种手法。“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国人”三个字很明显的是说只有部分中国人在里头,不是全体中国人在里头。鲁迅并没有驳这个地方,那么鲁迅先生重点分析的是哪个概念呢?是“自信力”。在敌论里面,不管是说“我们中国人”相信“地”,还是相信其他的东西,相信“国联”,都是“他信”。“他信”这两个字不是“自信”吧,“自欺力”这几个字也不是“自信力”吧?都是错的!“他信力”不是“自信力”,“自欺力”也不是“自信力”!敌论中“自信力”这个概念是用错了的。这就驳斥了他们概念的错误。如果我们把这个驳论的技巧学用一下,是很有魅力的。比如说“台独”,如果说台湾是可以“独立”的,那么它的概念是错的。“独立”这个概念是错的,分析“独立”这两个字用错了,它的论点就破掉了。所以,把问题变简单,我们掌握知识内容就方便一些。好,这一课,老师再给大家总结一下,大家把它记下来。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妙点可以用如下的句子来概括,就是这样六句话:深刻的揭露,热情的讴歌。完美的结构,明晰的层次。敌论的荒谬,立论的高扬。生动的手法,激情的语言。精短的内容,思想的光芒。民族的自尊,中国的脊梁。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大家下课。
【评点】
这节课给我们以丰富的感受。
简约创新,真实朴实。结构非常简约,就是导入——赏析(兼有美读、悟读、品读)——总结。这也正是其创新之处,简单也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境界。一般的公开课总是会设计很多的环节,包含很多的内容,但一节课上下来,往往是蜻蜓点水。而这节课,则是抓住关键问题“妙在何处”展开对话式交流,使学生充分活动起来,让学生充分思考,在指导品析的过程中还自然而然地指导学生朗读、感悟,和学生对话,可谓是平白如家常话而又行云流水。这样的课听起来亲切,教起来实用,没有艳丽复杂的导入,也没有海阔天空的引申,学生却有着实实在在的积累,可谓真实朴实。
动静和谐,互相促进。这节课,学生的活动量很大,这不仅是指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对话、交流,更是指学生思考的充分,既有热烈的局面,也有深沉的思考。对话交流是动,思考是静,相得益彰。在和学生交流之前,老师总共给了学生大约10分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可谓漫长,但这正是能够很好交流的基础。没有思考的静,也就没有交流的动;没有思考时思维的动,也就没有交流时倾听的静。正是由于这样,学生一堂课的积累就相当丰富,有听课时的笔记,更有自己思维能力的提升。
巧妙引导,步步深入。老师把学生一步一步引向文本的深处,让学生充分思考。比如在指导学生思考“妙在何处”的时候,先是请同学们“集中精力解决这个问题:这篇文章有何妙处?看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交流切磋”。等学生思考几分钟后,又提醒“现在把目标再集中,思考,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来准备:
第一,课文的标题妙在哪里?
第二,全文的结构妙在哪里?
第三,驳论的方法妙在哪里?
第四,课文立论部分好在哪里?
第五,全文用词造句和语言表达好在哪里?
第六,立论部分朗读起来,我们会觉得好在哪里?”先引发思考再具体定向,让学生的脑子充分动起来。这样的活动是非常有实效的。
讲析到位,点拨精要。新课改形成了一种阅读课刻意回避讲析的倾向,满堂灌演化成了满堂问。余老师的讲是建立在自己对文本的反复解读、深入解读之上的,尤其是整堂课的总结,充分展示了余老师的深厚功力,不仅精到,而且优美,是一个很好的赏析范本。讲在方法的充分指导,讲在学生误读的修正,讲在思维的有序启发,讲在视野的有效拓展,讲在重点的充分分析。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余老师的课充满着美感,这正是重要的原因吧。
听了余老师的这一节课,我还感受到:
所谓名师,到底名在哪里?就是在他解读文本的功力,而这功力当然是建立在其严谨、刻苦的钻研基础之上。我们呢,教参是唯一的依靠。曾经以为名师、特级不过如此,那实在是年少轻狂啊!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差得太远!
解读文本的能力正是我们青年教师需要修炼的硬功夫,不是肤浅的读,而是在了解前沿研究基础之上的深入解读,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有独到的感悟。没有自己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一切教学设计都是肤浅的,一切创意也将不可能出现。什么叫教学创意?创意就是老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所以,我想总结一下我的感受,那就是:欲教学生读,老师要先苦读深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