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年级 高一 学期 上期 学段 第1学段
三维目标 1、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2、学会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3、感受梁启超伟大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塑造自我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学习本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2、通过对杜甫诗、《桃花扇》等的理解,深入体察梁启超先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思路 激趣导入——整体感知——品文品人——总结评价——写作拓展
主要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由浅入深引导法
教学资源 Powerpoimt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共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了解清华大学的校训吗?(屏幕上出示清华大学的图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学生回答),这是近代一位大学者集《易经》中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勉励少年学子们树立“完整人格”的警言。这位大师就是梁启超先生(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今天,我们就跟随梁实秋先生一起走进清华大学,领略大师的演讲风采。 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2.激发学生对梁启超的崇敬之情。
二、整体感知 1、标题中“梁任公先生”是谁?这一称呼体现了作者对梁任公的什么情感?明确:“梁启超”,任公是梁启超的号,体现了作者对梁启超先生尊重、敬仰。2、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梁任公先生演讲时的音容笑貌,学者风度。3、梁任公先生的演讲成功吗?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明确:深刻的印象,感染并影响了听众。 学生联系文本思考,初步把握文本内容。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品文品人 (一)合作探究品细节1、任公先生的演讲给听众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他的演讲肯定很精彩,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完美地展现他的形象,让我们读者能一睹他的风采的呢?明确:细节描写、侧面描写来展现他的形象。2、请同学们找出细节描写的语段,读一读,品一品,仿照示例作些旁注,与同学讨论,这些精彩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任公先生怎样的性格、气质?示例: 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办事认真,学问和书法的修养都很好①赏析第四段(出场)a、学生齐读。b、交流讨论成果点拨、明确:肖像、神情描写——睿智、朴实、潇洒、自信。②赏析第五段(开场白)a、请一位学生模仿任公先生的开场白。b、交流讨论成果。点拨、明确:语言、动作描写——风趣、幽默、自信、真性情C、全班齐读第五段。③赏析第七段(演讲内容)a、学生齐读。b、交流讨论成果。点拨、明确:动作、神态描写——博闻强记、和蔼可亲、真性情④赏析第八段(演讲内容)a、学生齐读。b、交流讨论成果。点拨、明确:动作、神态描写——自由洒脱、情感丰沛。3、文章中哪些语句是对任公先生的侧面描写?学生回答明确:“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从侧面烘托出了任公先生演讲的魅力之大,影响之深。4、请同学归纳梁任公先生的形象。明确:睿智、朴实、潇洒、自信、幽默、率直、博闻强记、情感丰沛 1、思考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2、细节描写主要体现在4、5、7、8自然段,分四个学习小组分别讨论这四个段落中的细节。3、小组推选代表交流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 1、初步把握写人的技巧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3、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品文品人 (二)拓展探究品性情。同学们主要通过品评细节了解了一位睿智朴实、潇洒自信、性情率直、博闻强记、情感丰沛的任公先生。但是我们仅从这些方面了解任公先生还不够,太浅了,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还没有被我们充分地挖掘出来。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在文中对任公先生评价的那句话,思考“热心肠”该如何理解?1、赏析任公讲演杜甫诗时的片断(投影出示全诗)。①学生读诗。② 这首诗表现了杜甫的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讨论、明确:杜甫经历过安史之乱,现在战乱平定、收复失地,不禁喜极而泣,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感。③梁任公先生读到此诗为什么会 “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学生讨论、明确:任公先生生活的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和杜甫生活的时代非常相似。战乱平定杜甫喜极而泣,任公先生也为之张口大笑,这也体现任公先生忧国忧民,希望国家富强、安定的爱国情怀。2、赏析任公讲演《桃花扇》时的片断(出示投影:《桃花扇》的主要内容简介)①学生读资料。②为什么任公先生读到《桃花扇》时,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点拨、明确:《桃花扇》是孔尚任借离合之情叹明朝兴亡之感的清代戏曲,其中所说的高皇帝是崇祯皇帝,他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只是时运不济,明朝此时大势已去,积重难返,他已无力回天,只能身殉社稷。读到这一段,先生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如此悲痛,他悲的不仅仅是崇祯帝、明朝的灭亡,先生悲的更是光绪帝、维新变法的失败,他的悲在于他的一腔爱国情怀。3、关于饮冰室主人(投影出示“饮冰”的出处)任公先生逃亡到日本后,为什么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饮冰室”,笔名为“饮冰室主人”?点拨、明确:“饮冰”有惶恐焦灼的意思,先生的书斋名、笔名表明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小结:“热心肠”主要体现了任公先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1、思考梁任公先生读此诗时融入的情感2、根据补充资料,理解任公读此段文字时融入的情感。3、结合“饮冰”的出处,从梁启超的书斋名、笔名来思考梁启超的思想情怀。 仅从细节描写、文字表面来理解“热心肠”,学生有很大难度,教师结合梁任公讲演的两个片断,适当地补充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拓展探究,深入领会梁任公先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熏陶。
四、总结评价 教师归纳总结:梁任公先生早年投身政治,领导或参与“公车上书”、“戊戍变法”、“云南起义”等,力图变革中国,使国家走上富强之路,但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他的政治抱负、理想的社会体制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晚年他便致力于学术研究,但并没有钻入了学术的象牙塔,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用学术文化培养我中国之少年来圆他少年中国之梦想。他的真性情、炽热的爱国心始终如一。(投影出示《少年中国说》师生齐读) 齐读《少年中国说》,进一步感受梁任公的爱国情怀。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
五、写作拓展 梁任公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革命者、大学者。写这样的大人物作者并没有选取重大事件来彰显人物的性格,而是选取的小片断、小的细节,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任公先生的魅力,给我们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借鉴这种写人的技巧,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小作文:描写一个你熟悉的同学。 要求: ( javascript:PlaySound('file: / / / 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sound001.wav',false); )抓住细节,突出特征;语言简洁,描写生动;不出现同学的姓名;完成后由各小组推荐,本人朗读,由听众辨别是哪位同学,看谁写得最像。 写作训练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个性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1、针对教学重难点,立足文本,点拨引导、讨论探究,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2、学生自主阅读交流旁批,有益于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审美能力。3、 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希望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经评审选拔后,该设计和录像课将被用作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教研网资源,如有异议,请事先申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