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0 第五单元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021至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优选设计作业本(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卷20 第五单元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021至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优选设计作业本(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15 14:3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知识能力全练
知识点一 国共合作的实现
1.(2021广东揭阳普宁期末)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D.中共三大的召开
2.(2021河北保定定州宝塔中学第二次月考)在一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这源于他们都曾共事于 ( )
A.北京大学 B.黄埔军校 C.京师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知识点二 北伐胜利进军
3.(2021浙江温州中考)[顺应时代的联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 (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土地革命,分田地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4.(2021河北中考改编)下图所示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5.一个中国军阀的肖像,出现在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上(下图)。肖像下面有两行说明:“GENERAL WU”(吴将军)“Biggest man in China”(中国最强者)“吴将军”就是吴佩孚。但两年之后,“吴将军”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 (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6.(2021山东淄博中考)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势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这一发展是通过 (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
知识点三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7.(2021河北唐山路北期末)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1927年制造反革命政变的国民党右派有 ( )
①张作霖 ②吴佩孚 ③蒋介石 ④汪精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2021黑龙江哈尔滨五常期末)1927年,蒋介石在成立国民政府,正式建立起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统治 ( )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南京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材料二 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面墙上。现在该校旧址纪念馆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1)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它是何时创办的?
(2)请你举出该学校的两位领导干部及其职务。
(3)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4)材料二中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
(5)为了完成革命的任务国民党采取了哪些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为什么说革命失败了?
(6)参观这所学校旧址有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什么历史?
史料拓展全练
拓展 北伐战争的目的
10.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帝国主义者复饵以关税增收之利益,与以金钱、军械之接济,直接帮助吴贼压迫中国国民革命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
(1)史料中“卖国军阀之势力”具体指什么?
(2)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三年模拟全练
11.(2021广东广州番禺期末,14,★★☆)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
A.护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12.(2021广西玉林博白期末,7,★★☆)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C.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D.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共产党合作
五年中考全练
13.(2021山东青岛中考,22,★☆☆)“这所学校系孙中山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的,校长蒋介石,其组织体制系参考苏联红军,对国民革命军各军事学校,甚至整个军事体系,均有深远的影响。”“这所学校”是 (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黄埔军校
14.(2021广东深圳中考,11,★★★)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合作共赢的倡导者,更是积极实践者。以下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 ( )
A.北伐的胜利进军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双十协定”的签订
15.(2021安徽中考,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 )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核心素养全练
16.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均属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畴。按要求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析原因】
材料一 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弱小。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达成他们自己的同盟。
—摘编自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和中国问题的解决》
(1)材料一中的“同盟”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其结成“同盟”的原因。
【历史解释——论战争】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和图1,你认为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3)从图2可以看出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时空观念——谈战役】
(4)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粤汉铁路上的军事要隘:汀泗桥 B.粤汉铁路上的军事要隘:贺胜桥
C.国民政府所在地:广州。
【家国情怀一话感悟】
(5)国民革命失败,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大肆捕杀,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能从国民革命中吸取什么教训不断壮大,继续前行?
《参考及解析》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知识能力全练
1.A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B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黄埔军校。
3.B 依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并结合所学可判断,此次“联合”是指国共第一次合作,故顺应时代的呼声是“打倒列强,除军阀”,B正确。
4.B 本题主要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识图和思考分析的能力。抓住地图中的关键信息“军阀”“国民革命军”,联系所学知识可判断,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北伐战争。
5.D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组织北伐,在湖南、湖北战场,北伐军基本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故选D。
6.B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开始北伐,北伐胜利进军,很快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7.B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故选B。
8.D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它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故选D。
9.(1)黄埔军校;1924年5月。
(2)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3)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4)中国革命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爱
(5)行动: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原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6)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携手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国民革命及黄埔军校等知识点的识记和分析能力。第(1)(2)(3)问结合黄埔军校的建立、相关人物及作用回答即可。在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实现了北伐战争的基本胜利,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最终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国民革命失败了,由此回答第(4)(5)(6)问。
史料拓展全练
10.(1)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
(2)打倒帝国主义和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保卫革命根据地。
[解析]
(1)据史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史料中“卖国军阀之势力”具体指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军阀。
(2)根据史料回答即可。
三年模拟全练·.
11.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和1926年北伐战争作了准备。故题干中两年后,黄埔军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北伐战争。
12.D 依据题干材料信息“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并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因此“需要新血液”在孙中山的革命实践中主要指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共产党合产作,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五年中考全练
13.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14.A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了全国。
15.C 根据“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可知这次革命是指北伐战争。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故C符合题意。
核心素养全练
16.(1)“同盟”: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原因:①中国共产党方面:领导工人运动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②中国国民党方面: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屡遭失败,迫切需要新的力量补充。③共产国际的促成。
(2)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工农的大力支持,使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果。
(4)上框:左下为A,右上为B;下框为C。
(5)中国共产党应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拥有自己的革命武装。
[解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同盟”指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根据材料一从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共产国际三个方面回答即可。
(2)根据材料二图1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由材料二图2可知,工农的大力支持,使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果。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5)本问属于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的考查,国民革命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