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7 第六单元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2021至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优选设计作业本(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卷27 第六单元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2021至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优选设计作业本(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15 14:4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知识能力全练
知识点一 平型关大捷
1.(2021安徽六安金寨期末)马小虎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次大捷”三条关键信息,你认为最有可能搜索到的历史事件是 (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西安事变
2.(2020云南中考)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 ( )
A.淞沪会战 B.枣宜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平型关大捷
3.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这说明了 ( )
A.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D.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
知识点二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4.(2021辽宁营口大石桥期末)抗战爆发以后,毛泽东发表的著作中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毛泽东的这部著作是 (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持久战》 D.《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5.(2021独家原创试题)下图是老电影《地道战》的海报,该电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河北省冀中人民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地道战》所反映出的作战方式主要出现在 (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B.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D.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6.(2020陕西中考)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
A.瑞金 B.会宁 C.延安 D.西柏坡
7.(2020湖北荆州中考)1943年,画家古元创作了现实题材的美术作品《减租斗争》(又名《减租会》,见如图)。作品反映的减租斗争的历史意义是 ( )
A.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 B.促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D.巩固壮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知识点三 百团大战
8.下表反映的战役是 ( )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9.“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炮火连天震山川,打得那鬼子心胆寒,消灭那鬼子千千万,胜利的捷报到处传。”这是1940年晋冀豫区党委宣传部印发的一首民歌,这首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史料拓展全练
拓展 百团大战
10.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夜以继日,连厮杀了五个月。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敌人占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
史料二 壮烈的这不仅严重地打击了敌人,使其进攻计划受到致命的牵制,而且更鼓舞了广大人民的抗战信心,使投降派的言论行动濒于破产的境地。
—陕甘宁边区回民第一次代表大会贺电
(1)上述史料反映的是哪次战役?此战役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动的?
(2)阅读史料二,思考并讨论,我们应如何评价这次战役?
三年模拟全练
11.(2021广东广州番禺期末,20,★★☆)一位抗战老兵回忆写道:“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该老兵回忆的历史事件 ( )
A.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个胜利 B.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破灭
C.是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D.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12.(2021山西吕梁交城期末,15,★★☆)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征。下列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发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①台儿庄战役 ②万家岭战 ③第三次长沙会战 ④平型关大捷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③⑤ C.④①②⑤③ D.⑤①②③④
13.(2020河南信阳九中模拟,12,★★☆)如图所示的战役 ( )
A.体现了国共的密切合作 B.提高了共产党与八路军的威望
C.是一场典型的防御战役 D.拉开了抗日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14.(2020湖南岳阳中考,36,★☆☆)不做亡国奴,血肉筑长城。抗日战争中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是、 (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5.(2020山东滨州中考,10,★★★)民歌中唱道:“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那猪羊出呀了门。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哎勒梅翠花海呀海棠花,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与歌词反映的时期一致的事件是 ( )
A.五四运动 B.飞夺泸定桥 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
16.对下图所示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
A.敌后战场抗日力量壮大 B.正面战场地位遭到削弱 C.全民抗战取得重大成果 D.日本“囚笼”政策破产17.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发出了破袭正太路的命令,一场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攻击战拉开了序幕。材料反映的战役是 (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核心素养全练
18.(2021独家原创试题)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均属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畴。按要求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 析战争形势】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今天的抗战,中间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还不愿意发动全国人民参加抗战。所以在抗战过程中,可能发生许多挫败、退却,内部的分化、叛变,暂时和局部的妥协等不利的情况。
—中国共产党洛川会议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定》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对当时的抗战有什么认识。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什么?对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措施?
【历史解释 观首捷战役】
材料二 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场战斗?此次战斗为什么会获得这样的评价?
【历史解释 观敌后战场】
材料三
材料四
(3)材料三、四反映了百团大战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历史解释 谈后方经营】
材料五
材料六 到抗日战争后期,主要抗日根据地有晋察冀(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绥、晋冀豫、山东、陕甘宁等。根据地人口由150万人发展到1亿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开始的4万人发展到120万人。这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良好基础。
(4)依据材料五、六,结合课本内容,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有何作用?
【家国情怀 赞抗战精神】
材料七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狼牙山五壮士》
(5)从材料七中,你能感受到敌后抗日根据地战士的哪些精神?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知识能力全练
1.A 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带设伏,歼灭日军1000多人,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故选A。
2.D 发生在1937年9月的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D项符合题意。
3.A 1937年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积极配合,并获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平型关大捷,这充分说明了国共两党在全面抗日战争初期密切配合,合作抗战,故A项正确。
4.C 根据所学可知,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他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是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故选项符合题意。
5.C 结合题干中的信息“粉碎敌人的‘扫荡’”“地道战”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等战法.故选。
6.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
7.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故选D。
8.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9.D 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根据材料“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可知,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百团大战,D项正确。
史料拓展全练·
10.(1)百团大战。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2)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解析],
(1)根据史料一中的地点“华北地区”,战果“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可知,此次战役为“百团大战”。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百团大战的背景。
(2)据史料二“严重地打击了敌人,使其进攻计划受到致命的牵制,而且鼓舞了广大人民的抗战信心,使投降派的言论行动濒于破产的境地”并结合所学可知,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三年模拟全练
11.C 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史称“百团大战”,主要目标是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日伪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故选C。
12.C 据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3月,万家岭战役是发生于1938年6一10月的武汉会战中的一次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于1941年12月,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9月,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④①②5③符合题意.故选C。
13.B 观察地图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故选。
五年中考全练··
14.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林彪的指挥下,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5.C 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百团大战是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
16.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图示时间可知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共产党员人数、军队人数、抗日根据地数量及根据地人口都急速增长,说明敌后战场抗日力量壮大。
17.B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40年”“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攻击战”可知,此战役是百团大战。
核心素养全练·
18.(1)认为国民党的抗战存在失败的危险。关键: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措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抗击日本侵略者。
(2)平型关大捷。因为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主要目标是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参战人员多,战线长,作战次数多,规模大;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
(4)措施: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作用: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解析]
(1)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今天的抗战,中间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可知,中国共产党认为国民党的抗战存在失败的危险。第二小问由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可知,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可知,此战斗是平型关大捷。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中“忠勇之气,益寒敌胆”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3)由材料三图片可知,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由材料四可知,百团大战参战人员多,战线长,作战次数多,规模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战役。
(4)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从材料七描写的狼牙山五壮士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等方面可以看出,敌后抗日根据地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