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4 第八单元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021至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优选设计作业本(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卷34 第八单元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021至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优选设计作业本(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15 14:5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知识能力全练
知识点一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2020辽宁丹东中考)关于科举制创立和废除的朝代正确的是 ( )
A.秦朝创立明朝废除 B.秦朝创立
清朝废除 C.南朝创立明朝废除 D.隋朝创立清朝废除
2.报刊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之一。下列报刊出现最早的是 ( )
A.《新青年》 B.《万国公报》 C.《申报》 D.《每周评论》
3.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 ( )
A.思想观念解放 B.大众报业发展 C.铁路交通发达 D.轮船航运繁荣
4.1897年,中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
A.商务印书馆 B.中华书局 C.开明书店 D.生活书店
知识点二 文学艺术的成就
5.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作品的对应中,不正确的是 ( )
A.鲁迅—《狂人日记》 B.茅盾—《子夜》 C.聂耳-《毕业歌》 D.齐白石-《愚公移山》
6.(2020云南昆明中考)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的伟大作品是 ( )
A.《毕业歌》 B.《黄河大合唱》 C.《渔光曲》 D.《义勇军进行曲》
7.(2021独家原创试题)116年前,中国第一部电影诞生,116年后的3月31日,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累计票房已达到了53.80亿。116年前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 )
A.《定军山》 B.《难夫难妻》 C.《歌女红牡丹》 D.《马路天使》
史料拓展全练
拓展 近代教育的发展
8.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1)根据史料,概括指出制约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2)针对史料反映的现状,晚清政府是如何变革教育、培养与时代相适应人才的?
(3)据史料,指出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
三年模拟全练
9.(2021甘肃酒泉瓜州期末,10,★☆☆)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主要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它是 ( )
A.三联书店 B.中华书局 C.商务印书馆 D.新华书店
10.(2021山东枣庄薛城期末,25,★★☆)近代以来,中国各行业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他们构筑起民族脊梁。下列人物事迹表述正确的是 ( )
A.徐悲鸿创办《新青年》 B.鲁迅创作《子夜》 C.张謇创办轮船招商局 D.冼星海作曲《黄河大合唱》
五年中考全练
11.(2020广西贺州中考,4,★☆☆)1898年7月,京师大学堂在北京创办,一开始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设有农学、工学、医学等十科,辛亥革命后改称为北京大学。据此推断,京师大学堂应创办于 ( )
A.百日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国民政府时期
12.(2020广东中考,16,★★★)下图是徐悲鸿1940年前后创作的鸿篇巨作《愚公移山》(局部),作者采用西洋写实主义技法表现劳动者形象,气势磅礴。在当时的背景下,这幅作品旨在彰显 ( )
A.远古传说的神秘气息 B.乡村社会的纯朴民风 C.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D.农耕时代的家庭生活
13.1862年清政府开设京师同文馆后,新式学堂在各派别的主持下不断建立。请判断下列学堂建立的先后顺序 ( )
①北洋西学堂 ②南洋公学 ③福州船政学堂 ④京师大学堂
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核心素养全练
14.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均属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畴。按要求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识”教育之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和19世纪90年代创办的新式学堂的背景和课程特点有何不同?
【史料实证“识”教育之重】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
(2)材料二中梁启超是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的?
材料三 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
—《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的“时艰”反映了废除科举制的背景是什么。“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反映了什么?
材料四 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予功名。
—王宪明、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4)根据材料四,概括晚清政府除了废除科举制之外的其他教育改革措施。(不得照抄材料)
【历史解释 “探”办报之源】
材料五 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览,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5)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五,探究19世纪70年代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
【家国情怀 “图”文艺之用】
材料六
(6)请依次写出材料中图1、图2的作者。结合所学知识,我们从这些文学、艺术家身上可以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
《参考及【解析】》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知识能力全练
1.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建立;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
2.C 《新青年》是陈独秀于1915年创办的;《万国公报》是维新派于1895年创办的,后改名为《中外纪闻》;《申报》诞生于1872年的上海;《每周评论》于1918年由李大钊等人创办。C项正确。
3.B 材料中的“这期报纸大为畅销”体现了大众报业的发展.故选。
4.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5.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徐悲鸿创作了《愚公移山》。
6.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冼星海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7.A 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定军山》,是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故选A。
史料拓展全练
8.(1)科举制的实行(或“八股取士”)。
(2)效法西方改革教育,创办新式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任写其中两条即可)
(3)科举制选拔的人才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
[【解析】]
(1)据史料中“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可知,制约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是科举制的实行(或“八股取士”)。
(2)由史料可知,近代以来,科举制度已不能适应近代中国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改变这种现状,晚清政府效法西方改革教育,创办新式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3)由史料中“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可知,近代以来,科举制度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年模拟全练
9.C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主要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故选C。
10.D :《新青年》是陈独秀创办的,《子夜》的作者是茅盾,张謇创办的是大生纱厂,故A、B、C错误。冼星海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故选D。
五年中考全练
11.A 根据所学可知,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了京师大学堂。A符合题意。
12.C 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40年前后”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当时处于全民族抗战时期,作者取材于寓言故事,借以表达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项。
13.C 本题属于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考查,福州船政学堂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北洋西学堂和南洋公学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故项正确。
核心素养全练
14.(1)背景:19世纪60年代是在洋务运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19世纪90年代是在洋务运动求富和维新变法运动变法图强的口号下创办的;课程特点:19世纪60年代学习外语和军事技术,19世纪90年代课程门类齐全。
(2)认为兴办教育才能培养变法所需要的人才。
(3)中国已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清政府为了挽救危机,急需培养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人才。
(4)设立学部;广设新式学堂;统一规定学堂学制;重视留学教育。
(5)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刺激”;更好地传播近代信息。 ( )鲁迅、洗星海。不怕困难,同黑暗势力作斗争;关心国家命运;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综合考查19世纪60年代和19世纪90年代创办的新式学堂的不同。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新式学堂是在洋务运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19世纪90年代新式学堂是在洋务运动求富和维新变法运动变法图强的口号下创办的;19世纪60年代新式学堂学习外语和军事技术,19世纪90年代新式学堂课程门类齐全。
(2)根据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可知,梁启超认为兴办教育才能培养变法所需要的人才。
(3)材料三中的“时艰”反映的废除科举制的背景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反映了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急需培养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人才。
(4)根据材料四可知,清政府除了废除科举制之外的其他教育改革的措施有:设立学部;广设新式学堂;统一规定学堂学制;重视留学教育。
(5)由材料五中“外报传人中国”“引进‘西学’”可知,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是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刺激”和更好地传播近代信息。 ( )结合所学知识,《狂人日记》作者是鲁迅,《黄河大合唱》作者为冼星海。从这些文学家、艺术家身上我们可以学到的优秀品质有不怕困难,同黑暗势力作斗争;关心国家命运;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