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发现问题
问题的来源
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发现问题
一、问题的概念与分类
1.问题的涵义
2.问题的分类
生活中我们所不知而需要解答的话题,这就是问题。
问题的种类 例子 备注
科学问题 太阳为何总是东升西落?
社会问题 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
技术问题 怎样使赛车速度更快?怎样的椅子让我们坐起来更舒服? 我们重点关注与解决的
3.问题的意义
问题——解决——新问题——再解决——……
由此推动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
一、问题的概念与分类
二、问题的来源
切板栗
观察生活你能发现什么吗?
切菜护手器
吃面
汤匙筷
二、问题的来源
有人说:“当汽车的速度超过200km/h时,空气阻力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也有人说:“我烧菜时放盐的量老是控制不好。”
流线型
电子显示型
1892年纽约和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电话发明人贝尔第一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
电话的发明
二、问题的来源
思考:贝尔的设计针对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从何而来?
二、问题的来源
问题从哪里来?
>>>要主动发现问题
必然碰到的
别人给出的
主动发现的
生活(衣、食、住、行等)
需要(别人发现不足)
主动思考(开发新产品)
发现问题→进行设计→解决问题
二、问题的来源
总结一下问题的来源途径有哪些?
第一种: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第二种:由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第三种: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1.观察日常生活——对生活中的人或物的偶然一瞥,都可能引发一个问题的发现。
三、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你知道下面这些问题的发现引发了哪些设计和发明吗?
当人生病需要躺着用直吸管吸取杯中饮料时,如果管子弯折了,就喝不到饮料。
人们在喂婴儿食物的时候不知道冷热,会烫着孩子。
在使用折叠剃须刀时很不安全,常常刮破皮肤。
三、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观察的一般要求:
1.养成观察习惯,边观察边思考。
2.制定好观察计划(提纲)。
3.按计划(提纲)实行观察,作好纪录,最后整理、分析、概括观察结果,作出结论。
对于日常生活的问题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行观察。
三、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2.收集和分析信息——信息时代,信息层出不穷。通过对文献、网络、媒体信息的收集、检索和分析可能会发现有价值的问题,通过问卷、访谈也会有惊人的发现。
1.文献法: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的方法。
2.问卷法:用问卷的方式进行实际调查,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方法。
3.询问法:以询问的方式收集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方法。
收集信息的途径:文献法、问卷法、询问法。
三、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
不要太长、问题太多、填答量太大、难度太大。
问卷分类
A.开放式问卷
B.封闭式问卷
C.混合式问卷
三、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问卷法
假设你是一个杯子的生产厂家,你想了解大众对杯子的材料、形状、色彩、价格等方面的喜爱情况,现在高佳佳同学已经对儿童、中学生、上班族、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请依据课本数据表进行分析,并提炼出你发现的问题。
三、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高一(1)班孙宇等同学设计台灯为例,具体讲述从发现与明确问题到制作模型或原型的整个设计过程。依据课本相关内容,讨论与思考。
讨论:设想孙宇是怎样就使用台灯产生的苦恼展开询问的,并与同桌进行情景模拟。
思考:假设你询问的内容涉及对方的隐私,应怎么办?
三、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在技术研究与试验的过程中获得灵感、体悟,进而发现新的问题。
伽利略与体温计
思考:你认为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还有哪些?
三、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1.观察日常生活
2.收集和分析信息
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三、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请同学们从以下方面谈谈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衣——
食——
住——
行——
玩——
……
课堂练习
课堂
小结
(一)问题的来源
1.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2.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3.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二)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1.观察日常生活。
2.收集与分析信息。
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