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huì rén bú juàn bù chǐ xià wèn suǒ rán wú wèi
( ) ( ) ( )
kuī tàn fán suǒ shèng shuāi jīn jīn yǒu wèi
( ) ( ) ( ) ( )
二、在正确的音节下画上“_”。(3分)
是知也(zhǐ zhì) 默而识之(shí zhì) 心扉(fēi fěi )
教诲(huì hìu) 模仿(mó mú) 呐喊(nà nèi)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个句子。(4分)
流( )溢( ) 栩栩( )( ) 浮( )( )翩
如( )似( ) ( )篇( )律 牵( )挂( )
呕( )沥( ) 别( )心( ) 不( )甚( )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给词语中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8分)
1.敏而好学( )
A.合宜,妥当 B.喜好 C.表示赞许、同意 D.常容易(发生某事)
2.不耻下问( )
A.羞愧,羞愧的事 B.认为……羞辱 C.羞辱,侮辱
3.井蛙窥天( )
A.从小孔或缝里看 B.观察,侦探 C.暗中察看D.观看
4.心旷神怡( )
A.愉快、喜悦 B.喜乐的,使人心神感觉愉快的 C.姓
五、选词填空。(6分)
津津有味 流光溢彩 悲欢离合 囫囵吞枣 牵肠挂肚 不求甚解
在我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 )的画页。
2.开始我读得( ),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
3.我读得很快,( ),大有“( )”的味道。
4.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他们的( )常常使我( )。
六、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有三到,三到之中,口到最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文回顾。(4分)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朱熹的“三到”读书法,核心是“心到”。( )
2.曾国藩的“三有”读书法则,主张三者并重,缺一不可。( )
3.冰心认为书是可以“一知半解”地读的,因为可以越读越懂。( )
4.《古人谈读书》所选的三则论语既说了学习方法,又说了学习态度、教学态度。
( )
八、课文一点通。(6分)
1.“默而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出自《________________》
2.宋代朱熹曾经说:读书有三道,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到之中,________最急。
3.课外我读了《________________》一书,其中最喜欢____________这一人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莎士比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理解:(27分)
(一)课内精段阅读。(15分)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_______________。有志则______
______;有识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选段中的横线处填出原文。(3分)
2.解释词语。(2分)
窥:__________________ 下流: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段中选出合适的一句话做选段的中心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3分)
(1)河伯观海、井蛙窥天都是无知无识者的表现。( )
(2)有志者必有上进心,有识者知道学无止境,有恒者能坚持不懈。( )
(3)曾国藩的三个主张中,“有志、有恒”比较重要,“有识”不必太在意。( )
5.选段中写“河伯观海”“井蛙窥天”的用意有( )。(多选)(2分)
A.展示作者丰富的知识典故 B.作为反例证明有识的重要
C.用来比喻无知者的愚蠢做法 D.和有识者对比,突出有识的重要
6.说说你学完本课后的收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拓展阅读。(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 )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 )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___”上。(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 (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实际,你有用过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难题吗 请举例说一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小天地。(30分)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把你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同学们吧。推荐的时候,要介绍这本书的书名等,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写明白你推荐这本书的理由。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索然无味 窥探 烦琐 盛衰 津津有味
二、正确的:zhì zhì fēi huì mó nà
三、光 彩 如生 想联 饥 渴 千 一
肠 肚 心 血 出 裁 求 解
示例:牵肠挂肚——叔叔当兵去了,奶奶整天为他牵肠挂肚。
四、1.B 2.B 3.A 4.A
五、1.流光溢彩 2.津津有味 3.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4.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
六、1.他成为我们的“智多星”。
2.读书有三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3.心既到矣,眼口更要到了。
七、1、√2.×3.√.4.√
八、1.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论语
2.心到 眼到 口到 心到
3.示例:西游记 孙悟空 他勇敢 会七十二变 嫉恶如仇
4.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九、(一)
1.第三要有恒 断不甘为下流 知学问无尽 不敢以一得自足 此三者缺一不可
2.从小孔或缝里看。 下等,劣等。
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4.(1)√(2)√(3)×
5.BD
6.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二)
1.聪明的徐文长
2.不仅……而且……
3.(1)提两满桶水过既窄又软的竹桥 (2)在长竿顶上取礼物
4.示例: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我倒水,我发现家里没有开水了。就先把水放在炉子上烧着,另外在一边刷杯子,这样杯子刷完水也就开了。
十、习作提示:此次习作意思是要推荐一本书。
1.重点要写明白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推荐理由可以一点,可以几点,注意分段写。
2.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可以转述和摘录其中的精彩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