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上期末复习专题2 我国的人口和民族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江油月考)“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适婚男性过剩1752万,贫困地区该问题更加突出。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
A.限制城乡人口流动 B.适当调整生育政策
C.严控城市人口增长 D.加强胎儿性别选择
【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缓解我国“婚姻贫困”,应促进城乡人口流动,“限制城乡人口流动”只会加重“婚姻贫困”,A错误;“适当调整生育政策”可以增加人口出生率,有利于缓解“婚姻贫困”,B正确;“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不符合我国国情,不能缓解我国的“婚姻贫困”,且会带来新的人口问题,C错误;“加强胎儿性别选择”不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且会带来新的问题,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以应对预计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2021八上·江油月考)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情况表述错误的是( )
A.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B.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二。
C.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D.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总量大,虽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人口数量速度较快,A对;我国人口数量大概14亿,世界总人口约70亿,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大概五分之一,B错,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C对;为应对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D对。故答案为:B。
【点评】(1)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政局稳定,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3.(2021八上·铁西期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 )
A.壮族 B.汉族 C.藏族 D.蒙古族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汉族,占92%。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4.(2021八上·江油月考)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说法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种类会越来越多
B.各少数民族均通用汉语,使用汉字
C.少数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
D.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我国的少数民族有55个,不会越来越多,A错;我国少数民族有其民族语言,没有均通用汉语,B错;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不是少数民族,C错;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D对,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分布上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2)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其中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700万。
5.(2021·大庆)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 B.壮族 C.朝鲜族 D.蒙古族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的人口多少不一,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 600万人;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人口较多,都超过500万人;有些少数民族人口很少,不到1万人。我国宪法规定,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根据题意,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分布上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其中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700万。
(2021·莆田模拟)鄂温克族自称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其传统服饰原料主要为兽皮,冬季用长毛、厚毛皮,夏季用光板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 )
A.三江平原 B.辽河平原 C.大兴安岭 D.台湾山脉
7.根据资料推断,鄂温克族的传统生产方式是( )
A.泛舟捕鱼 B.铁犁牛耕 C.山林狩猎 D.定居饲养
8.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主要作用是( )
A.美观 B.防雨 C.防晒 D.御寒
【答案】6.C
7.C
8.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热量是发展农业最大限制性因素,只能满足一年一熟的需求。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高粱、大豆、甜菜等。
(2)人类服饰的功能不仅局限在遮风蔽雨,保暖防寒等功效上,它还代表了人们和大自然之间的互动。如南方因为气候炎热,人们常穿单薄的短衣和裙类,衣料多为不易吸热的浅色,注重色彩的变化,服饰文化呈现“轻、浅、薄”的特征;北方因气候寒冷,多穿厚重的棉衣和皮衣,衣型多为长袍类,衣料多为容易吸热的深色,服饰文化具有“重、浓、厚”的特点。从沿海向内陆,随着气候变化,服饰也相应变化。
6.本题主要考察鄂温克族,根据题干信息可以推测出鄂温克族主要居住在山中,排除AB,并且冬季穿厚皮毛,排除D,所以鄂温克族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7.根据资料鄂温克族居住在大山当中,传统服饰生要为兽皮,可以判断出鄂温克族的传统生产方式应当为森林狩猎,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8.鄂温克族传统的服饰在冬季选用长毛、厚毛皮。所以可以判断出其传统服饰的主要作用应当为防寒,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9.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少,西北多
B.人口分布受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分布不均匀
C.平原、盆地人口少,高原、山地人口多
D.北方地区人口稠密,南方地区人口稀疏
【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分析】A.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A不符合题意;
B.人口分布受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分布不均匀,B符合题意; C.平原、盆地人口多,高原、山地人口少,C不符合题意;
D.北方和南方地区人口都较稠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一般来说,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牧业地区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10.(2021八上·洪雅期中)我国人口分布稀疏的省区有( )
A.青、藏、新、内蒙古 B.辽、吉、黑、内蒙古
C.川、黔、藏、青 D.鲁、辽、川、冀
【答案】A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东南侧地区人口多,人口分布稠密;西北侧地区人口少,人口分布稀疏。辽宁省(辽)、吉林省(吉)、黑龙江省(黑)、四川省(川)、贵州省(黔)、山东省(鲁)和河北省(冀)主要位于黑河—腾冲一线的东南侧地区,人口分布稠密,BCD不符合题意;青海省(青)、西藏自治区(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和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主要位于黑河—腾冲一线的西北侧地区,人口分布稀疏,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1.(2021八上·仁寿期中)最近,国家全面放开了“三孩”,这主要是因为( )
A.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B.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C.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D.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答案】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最近,国家全面放开了“三孩”,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21八上·汽开区期中)读“我国2014-2020年人口出生率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2.2016 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明显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二孩政策全面实施 B.接纳大量海外移民
C.医疗技术突飞猛进 D.国民经济迅速增长
13.据图预测我国未来可能出现( )
A.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 B.劳动人口比重增加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D.城镇人口比重增加
【答案】12.A
13.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总之,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2.读图可知,2016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明显增大,这是因为我国全面实施了二孩政策的缘故。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读图分析可知,我国人口出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因此可以预测我国未来可能出现老年人口比重增加的问题。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2021八上·铁西期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
A.a—c--d—b B.b—c—a—d C.c—a—b—d D.d—b—a---c
【答案】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理解解答即可。
15.(2021八上·揭东月考)下图“我国人口增长折线示意图”,图示时期中,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A.1764年~1840年 B.1840年~1949年
C.1949年~1982年 D.1982年~2005年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图示时期中,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49年~1982年,呈直线上升趋势。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图示时期中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021八上·高州月考) 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简称建议)正式发布。建议提出“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读“我国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曲线图” ,完成下列小题。
16.据图可知,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儿童人口比重上升
C.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 D.人口数量开始减少
17.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经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独生子女”政策,到2016年的“全面二孩”政策,再到现在提出的“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这表明我国的人口政策( )
A.始终坚持鼓励生育
B.无法解决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C.与居民生育观念的变化相适应
D.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18.下列措施,符合我国人口长期发展战略的是( )
①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②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③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出生率 ④提高劳动力素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6.C
17.D
18.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16.据图分析可知,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 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波状变化,A不符合题意;
B. 儿童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B不符合题意;
C. 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C符合题意;
D.从该表中不能看出人口数量的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根据题意可知,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经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独生子女”政策,到2016年的“全面二孩”政策,再到现在提出的“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这表明我国的人口政策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要根据实际国情调整, 而不能与居民生育观念的变化相适应。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 应该鼓励生育,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 提高劳动力素质。 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出生率会加速人口老龄化。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1·济宁)读我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与第六次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反映的现象,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B.14岁以下人口比重下降
C.老龄化现象加重 D.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
20.改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
A.杜绝向国外移民 B.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C.适当提前退休年龄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答案】19.C
20.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9.读图可得,我国人口总数在增加,但人口增长速度减慢,故A错误。我国14岁以下人口比重略有上升,故B错误。60岁以上人口占比增加,说明我国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故C正确。我国15-59岁人口占比下降,说明我国劳动人口比重下降,故D错误。故答案为:C。
20.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改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的措施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不能取消计划生育政策;杜绝向国外移民的政策行不通。故答案为:B。
21.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壮族
B.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地区
C.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部地区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A. 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汉族,A不符合题意;
B.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B不符合题意;
C.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C符合题意;
D.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占92%。少数民族中壮族人数最多。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 藏族。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22.(2021八上·乾安期中)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以汉族为主体,占 91.5%,其他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南、东北和西北 B.西南、西北和东北
C.西南、东南和东北 D.东南、东北和西北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 根据我国民族分布图分析可知,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23.(2021八上·揭东月考)某电视台播出的“民族大家庭”节目,有“是真是假”的竞猜游戏。以下四个“真假”少数民族同胞的叙述,你认为真的是( )
A. 朝鲜族同胞说:“龙舟竞赛是我们传统体育项目。”
B.回族同胞说:“我们宁夏种植的香蕉今年大丰收。”
C.维吾尔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D.蒙古族同胞说:“我们每年七八月都要举行那达慕大会。”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A. 龙舟竞赛是汉族的传统体育项目,A不符合题意;
B. 宁夏位于西北地区,不适宜种植香蕉,B不符合题意;
C. 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C不符合题意;
D.蒙古族每年七八月都要举行那达慕大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各民族的民族风情,牢记即可。我国实行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 域自治(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的政策。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加快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
24.(2021八上·吉林月考)“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爱我中华,振兴中华。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望。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少数民族主安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在某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有其他民族居住,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C错误、ABD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各个民族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地区。各民族文化既互相交融,又多元发展,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25.(2021·长春)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 )
A.泼水节 B.那达慕节 C.雪顿节 D.苗年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交错生活在一起,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蒙古族最盛大节日是那达慕大会。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雪顿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苗年是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各个民族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地区。各民族文化既互相交融,又多元发展,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二、综合题
26.(2021八上·五常期末)读中国人口密度图,回答问题
(1)图中A ——B 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
(2)该线东南人口 (稠密 / 稀疏),西北人口 (稠密 / 稀疏)。
(3)从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发展,分析我国东、西人口分布差异的特点。
(4)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到2015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主要是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那么老龄化会带来哪些问题?
【答案】(1)黑河;腾冲
(2)稠密;稀疏
(3)东部: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西部反之)
(4)劳动力短缺 ;国防兵源不足 ;老年人生活困难 ;政府负担重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 图中A是黑河,位于黑龙江省,B是腾冲,位于云南省。该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
(2)读图可知,该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3) 东部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因此人口稠密;西部地形崎岖,气候干旱,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因此人口稀疏。
(4)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的问题有:劳动力短缺 ;国防兵源不足 ;老年人生活困难 ;政府负担重等。
故答案为:(1)黑河;腾冲;(2)稠密;稀疏;(3) 东部: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西部反之) ;(4)劳动力短缺 ;国防兵源不足 ;老年人生活困难 ;政府负担重。
【点评】(1)(2)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一般来说,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牧业地区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3)本题考查我国东、西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4)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总之,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7.(2020八上·新沂期中)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突破14亿人。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所在地区人口密度大于 人/平方千米,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2)分析该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 (填“均匀”或“不均匀”);图中虚线为我国一条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它的两端分别是:A 省黑河市,B 省腾冲县;该线以东以南地区人口 (填“稠密”或“稀疏”),其人口主要分布地区的地形类型以 、 和盆地为主。
(3)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4)2015年10月,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是___。(单选)
A.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B.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负增长
C.老龄化日益严重,社会负担加重
D.人口分布不均,劳动力严重不足
【答案】(1)400;温带季风气候
(2)不均匀;黑龙江;云南;稠密;平原;丘陵
(3)人口基数大
(4)C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1)甲地区位于山东省,结合图例可以看出,人口密度大于400人/平方千米;由于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可知,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图中虚线A黑龙江省的黑河-B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东部地区地形类型以平原、丘陵、盆地等为主,气候以季风气候为主。
(3)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4)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C。
【点评】(1)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28.(2021八上·吉林月考)读下列四幅民族节庆活动图,回答问题。
(1)图A所示是 族的 节,节目期间举行展佛、赛牦牛等表演。
(2)图B是人数最多的 族的 节。这一天人们展花灯、猜灯谜、吃汤圆。
(3)图C是 族的 大会,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牧民们聚集在草原上,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赛,以表达丰收的喜悦。
(4)图D是 族的 节,此民族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省。
【答案】(1)藏;雪顿
(2)汉;元宵
(3)蒙古;那达慕
(4)傣;泼水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A所示是雪顿节,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民族节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节目期间举行展佛、赛牦牛等表演。
(2)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读图可知,图B是汉族的元宵节,这一天人们展花灯、猜灯谜、吃汤圆。
(3)读图可知,图C是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
(4)读图可知,图D是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省的傣族的泼水节,泼水节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赛龙舟、放高升、点孔明灯等活动。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各个民族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地区。各民族文化既互相交融,又多元发展,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29.(2020八上·蓝田期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①中的少数民族是 族,他们主要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图②中的少数民族是 族,他们的家乡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图中所示 是他们喜爱的传统运动项目。
(3)图③中的少数民族是 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4)我国共有 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族。
【答案】(1)维吾尔
(2)蒙古;摔跤
(3)朝鲜
(4)55;壮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1)从图中轮廓可以看出,图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
(2)从图中轮廓可以看出,图②是内蒙古自治区,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他们的家乡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图中所示摔跤是他们喜爱的传统运动项目。
(3)从图中轮廓可以看出,图③是吉林省,图中所示少数民族为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4)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各个民族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地区。各民族文化既互相交融,又多元发展,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30.(2020八上·红河期末)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那达慕大会是 图所示少数民族节日。(填字母)
(2)泼水节是 图所示少数民族节日。
(3)A民族集中分布在 (填省级行政区全称)。
【答案】(1)B
(2)D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1)那达慕大会是B表示的蒙古族传统节日,在每年的7-8月之间举行。(2)泼水节是D图表示的傣族的传统节日,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3)A图所示的是维吾尔族的手鼓舞,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各个民族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各民族文化既互相交融,又多元发展,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1-2022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上期末复习专题2 我国的人口和民族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江油月考)“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适婚男性过剩1752万,贫困地区该问题更加突出。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
A.限制城乡人口流动 B.适当调整生育政策
C.严控城市人口增长 D.加强胎儿性别选择
2.(2021八上·江油月考)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情况表述错误的是( )
A.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B.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二。
C.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D.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2021八上·铁西期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 )
A.壮族 B.汉族 C.藏族 D.蒙古族
4.(2021八上·江油月考)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说法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种类会越来越多
B.各少数民族均通用汉语,使用汉字
C.少数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
D.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5.(2021·大庆)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 B.壮族 C.朝鲜族 D.蒙古族
(2021·莆田模拟)鄂温克族自称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其传统服饰原料主要为兽皮,冬季用长毛、厚毛皮,夏季用光板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 )
A.三江平原 B.辽河平原 C.大兴安岭 D.台湾山脉
7.根据资料推断,鄂温克族的传统生产方式是( )
A.泛舟捕鱼 B.铁犁牛耕 C.山林狩猎 D.定居饲养
8.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主要作用是( )
A.美观 B.防雨 C.防晒 D.御寒
9.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少,西北多
B.人口分布受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分布不均匀
C.平原、盆地人口少,高原、山地人口多
D.北方地区人口稠密,南方地区人口稀疏
10.(2021八上·洪雅期中)我国人口分布稀疏的省区有( )
A.青、藏、新、内蒙古 B.辽、吉、黑、内蒙古
C.川、黔、藏、青 D.鲁、辽、川、冀
11.(2021八上·仁寿期中)最近,国家全面放开了“三孩”,这主要是因为( )
A.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B.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C.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D.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021八上·汽开区期中)读“我国2014-2020年人口出生率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2.2016 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明显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二孩政策全面实施 B.接纳大量海外移民
C.医疗技术突飞猛进 D.国民经济迅速增长
13.据图预测我国未来可能出现( )
A.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 B.劳动人口比重增加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D.城镇人口比重增加
14.(2021八上·铁西期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
A.a—c--d—b B.b—c—a—d C.c—a—b—d D.d—b—a---c
15.(2021八上·揭东月考)下图“我国人口增长折线示意图”,图示时期中,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A.1764年~1840年 B.1840年~1949年
C.1949年~1982年 D.1982年~2005年
(2021八上·高州月考) 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简称建议)正式发布。建议提出“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读“我国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曲线图” ,完成下列小题。
16.据图可知,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儿童人口比重上升
C.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 D.人口数量开始减少
17.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经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独生子女”政策,到2016年的“全面二孩”政策,再到现在提出的“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这表明我国的人口政策( )
A.始终坚持鼓励生育
B.无法解决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C.与居民生育观念的变化相适应
D.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18.下列措施,符合我国人口长期发展战略的是( )
①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②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③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出生率 ④提高劳动力素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济宁)读我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与第六次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反映的现象,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B.14岁以下人口比重下降
C.老龄化现象加重 D.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
20.改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
A.杜绝向国外移民 B.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C.适当提前退休年龄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21.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壮族
B.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地区
C.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部地区
22.(2021八上·乾安期中)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以汉族为主体,占 91.5%,其他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南、东北和西北 B.西南、西北和东北
C.西南、东南和东北 D.东南、东北和西北
23.(2021八上·揭东月考)某电视台播出的“民族大家庭”节目,有“是真是假”的竞猜游戏。以下四个“真假”少数民族同胞的叙述,你认为真的是( )
A. 朝鲜族同胞说:“龙舟竞赛是我们传统体育项目。”
B.回族同胞说:“我们宁夏种植的香蕉今年大丰收。”
C.维吾尔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D.蒙古族同胞说:“我们每年七八月都要举行那达慕大会。”
24.(2021八上·吉林月考)“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爱我中华,振兴中华。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望。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少数民族主安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
25.(2021·长春)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 )
A.泼水节 B.那达慕节 C.雪顿节 D.苗年
二、综合题
26.(2021八上·五常期末)读中国人口密度图,回答问题
(1)图中A ——B 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
(2)该线东南人口 (稠密 / 稀疏),西北人口 (稠密 / 稀疏)。
(3)从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发展,分析我国东、西人口分布差异的特点。
(4)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到2015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主要是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那么老龄化会带来哪些问题?
27.(2020八上·新沂期中)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突破14亿人。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所在地区人口密度大于 人/平方千米,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2)分析该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 (填“均匀”或“不均匀”);图中虚线为我国一条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它的两端分别是:A 省黑河市,B 省腾冲县;该线以东以南地区人口 (填“稠密”或“稀疏”),其人口主要分布地区的地形类型以 、 和盆地为主。
(3)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4)2015年10月,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是___。(单选)
A.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B.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负增长
C.老龄化日益严重,社会负担加重
D.人口分布不均,劳动力严重不足
28.(2021八上·吉林月考)读下列四幅民族节庆活动图,回答问题。
(1)图A所示是 族的 节,节目期间举行展佛、赛牦牛等表演。
(2)图B是人数最多的 族的 节。这一天人们展花灯、猜灯谜、吃汤圆。
(3)图C是 族的 大会,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牧民们聚集在草原上,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赛,以表达丰收的喜悦。
(4)图D是 族的 节,此民族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省。
29.(2020八上·蓝田期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①中的少数民族是 族,他们主要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图②中的少数民族是 族,他们的家乡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图中所示 是他们喜爱的传统运动项目。
(3)图③中的少数民族是 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4)我国共有 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族。
30.(2020八上·红河期末)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那达慕大会是 图所示少数民族节日。(填字母)
(2)泼水节是 图所示少数民族节日。
(3)A民族集中分布在 (填省级行政区全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缓解我国“婚姻贫困”,应促进城乡人口流动,“限制城乡人口流动”只会加重“婚姻贫困”,A错误;“适当调整生育政策”可以增加人口出生率,有利于缓解“婚姻贫困”,B正确;“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不符合我国国情,不能缓解我国的“婚姻贫困”,且会带来新的人口问题,C错误;“加强胎儿性别选择”不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且会带来新的问题,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以应对预计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总量大,虽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人口数量速度较快,A对;我国人口数量大概14亿,世界总人口约70亿,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大概五分之一,B错,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C对;为应对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D对。故答案为:B。
【点评】(1)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政局稳定,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3.【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汉族,占92%。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4.【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我国的少数民族有55个,不会越来越多,A错;我国少数民族有其民族语言,没有均通用汉语,B错;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不是少数民族,C错;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D对,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分布上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2)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其中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700万。
5.【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的人口多少不一,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 600万人;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人口较多,都超过500万人;有些少数民族人口很少,不到1万人。我国宪法规定,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根据题意,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分布上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其中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700万。
【答案】6.C
7.C
8.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热量是发展农业最大限制性因素,只能满足一年一熟的需求。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高粱、大豆、甜菜等。
(2)人类服饰的功能不仅局限在遮风蔽雨,保暖防寒等功效上,它还代表了人们和大自然之间的互动。如南方因为气候炎热,人们常穿单薄的短衣和裙类,衣料多为不易吸热的浅色,注重色彩的变化,服饰文化呈现“轻、浅、薄”的特征;北方因气候寒冷,多穿厚重的棉衣和皮衣,衣型多为长袍类,衣料多为容易吸热的深色,服饰文化具有“重、浓、厚”的特点。从沿海向内陆,随着气候变化,服饰也相应变化。
6.本题主要考察鄂温克族,根据题干信息可以推测出鄂温克族主要居住在山中,排除AB,并且冬季穿厚皮毛,排除D,所以鄂温克族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7.根据资料鄂温克族居住在大山当中,传统服饰生要为兽皮,可以判断出鄂温克族的传统生产方式应当为森林狩猎,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8.鄂温克族传统的服饰在冬季选用长毛、厚毛皮。所以可以判断出其传统服饰的主要作用应当为防寒,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9.【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分析】A.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A不符合题意;
B.人口分布受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分布不均匀,B符合题意; C.平原、盆地人口多,高原、山地人口少,C不符合题意;
D.北方和南方地区人口都较稠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一般来说,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牧业地区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10.【答案】A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东南侧地区人口多,人口分布稠密;西北侧地区人口少,人口分布稀疏。辽宁省(辽)、吉林省(吉)、黑龙江省(黑)、四川省(川)、贵州省(黔)、山东省(鲁)和河北省(冀)主要位于黑河—腾冲一线的东南侧地区,人口分布稠密,BCD不符合题意;青海省(青)、西藏自治区(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和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主要位于黑河—腾冲一线的西北侧地区,人口分布稀疏,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1.【答案】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最近,国家全面放开了“三孩”,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答案】12.A
13.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总之,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2.读图可知,2016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明显增大,这是因为我国全面实施了二孩政策的缘故。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读图分析可知,我国人口出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因此可以预测我国未来可能出现老年人口比重增加的问题。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答案】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理解解答即可。
15.【答案】C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图示时期中,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49年~1982年,呈直线上升趋势。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图示时期中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答案】16.C
17.D
18.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16.据图分析可知,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 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波状变化,A不符合题意;
B. 儿童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B不符合题意;
C. 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C符合题意;
D.从该表中不能看出人口数量的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根据题意可知,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经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独生子女”政策,到2016年的“全面二孩”政策,再到现在提出的“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这表明我国的人口政策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要根据实际国情调整, 而不能与居民生育观念的变化相适应。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 应该鼓励生育,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 提高劳动力素质。 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出生率会加速人口老龄化。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19.C
20.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9.读图可得,我国人口总数在增加,但人口增长速度减慢,故A错误。我国14岁以下人口比重略有上升,故B错误。60岁以上人口占比增加,说明我国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故C正确。我国15-59岁人口占比下降,说明我国劳动人口比重下降,故D错误。故答案为:C。
20.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改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的措施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不能取消计划生育政策;杜绝向国外移民的政策行不通。故答案为:B。
21.【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A. 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汉族,A不符合题意;
B.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B不符合题意;
C.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C符合题意;
D.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占92%。少数民族中壮族人数最多。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 藏族。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22.【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 根据我国民族分布图分析可知,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23.【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A. 龙舟竞赛是汉族的传统体育项目,A不符合题意;
B. 宁夏位于西北地区,不适宜种植香蕉,B不符合题意;
C. 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C不符合题意;
D.蒙古族每年七八月都要举行那达慕大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各民族的民族风情,牢记即可。我国实行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 域自治(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的政策。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加快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
24.【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在某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有其他民族居住,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C错误、ABD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各个民族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地区。各民族文化既互相交融,又多元发展,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25.【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交错生活在一起,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蒙古族最盛大节日是那达慕大会。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雪顿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苗年是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各个民族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地区。各民族文化既互相交融,又多元发展,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26.【答案】(1)黑河;腾冲
(2)稠密;稀疏
(3)东部: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西部反之)
(4)劳动力短缺 ;国防兵源不足 ;老年人生活困难 ;政府负担重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 图中A是黑河,位于黑龙江省,B是腾冲,位于云南省。该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
(2)读图可知,该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3) 东部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因此人口稠密;西部地形崎岖,气候干旱,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因此人口稀疏。
(4)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的问题有:劳动力短缺 ;国防兵源不足 ;老年人生活困难 ;政府负担重等。
故答案为:(1)黑河;腾冲;(2)稠密;稀疏;(3) 东部: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西部反之) ;(4)劳动力短缺 ;国防兵源不足 ;老年人生活困难 ;政府负担重。
【点评】(1)(2)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一般来说,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牧业地区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3)本题考查我国东、西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4)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总之,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7.【答案】(1)400;温带季风气候
(2)不均匀;黑龙江;云南;稠密;平原;丘陵
(3)人口基数大
(4)C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1)甲地区位于山东省,结合图例可以看出,人口密度大于400人/平方千米;由于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可知,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图中虚线A黑龙江省的黑河-B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东部地区地形类型以平原、丘陵、盆地等为主,气候以季风气候为主。
(3)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4)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C。
【点评】(1)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28.【答案】(1)藏;雪顿
(2)汉;元宵
(3)蒙古;那达慕
(4)傣;泼水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A所示是雪顿节,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民族节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节目期间举行展佛、赛牦牛等表演。
(2)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读图可知,图B是汉族的元宵节,这一天人们展花灯、猜灯谜、吃汤圆。
(3)读图可知,图C是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
(4)读图可知,图D是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省的傣族的泼水节,泼水节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赛龙舟、放高升、点孔明灯等活动。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各个民族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地区。各民族文化既互相交融,又多元发展,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29.【答案】(1)维吾尔
(2)蒙古;摔跤
(3)朝鲜
(4)55;壮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1)从图中轮廓可以看出,图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
(2)从图中轮廓可以看出,图②是内蒙古自治区,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他们的家乡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图中所示摔跤是他们喜爱的传统运动项目。
(3)从图中轮廓可以看出,图③是吉林省,图中所示少数民族为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4)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各个民族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地区。各民族文化既互相交融,又多元发展,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30.【答案】(1)B
(2)D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1)那达慕大会是B表示的蒙古族传统节日,在每年的7-8月之间举行。(2)泼水节是D图表示的傣族的传统节日,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3)A图所示的是维吾尔族的手鼓舞,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各个民族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各民族文化既互相交融,又多元发展,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