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上册3.2《哦,香雪》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上册3.2《哦,香雪》课件(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4 19:4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哦!香雪
“哦”的读音和意义:《现代汉语词典》P354、1011
①é:吟哦
②ó:哦,怎么回事?
③ò:哦,我明白了。
④ò:哦,我一定会改的。
⑤ò:哦,太棒了!
低声唱,吟咏。
疑问、惊奇等。
领会、醒悟。
承诺、答应。
惊喜、赞美。
背景+人物+情节=小说
小说是以什么为背景的?
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
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
写作背景: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人物
一群淳朴、善良但性格迥异的山村少女
情节
1、姑娘们看火车
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
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
情节的发展: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概括故事情节:
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带给以香雪为代表的一群淳朴、善良但性格迥异的山村少女一些变化。
她们议论“北京话”,与旅客们做生意,农村少女香雪用一篮子鸡蛋向火车上一位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并由此独行了30里夜路。
引子(1—3)火车开进山村
——外界文明闯入深山
开端(可是—替香雪分辩)姑娘们迎接火车
——对外界文明的向往
发展(p23也许—响个没完)香雪渴望有铅笔盒
——对知识的渴望
高潮(p24深秋—多大本事)香雪换回铅笔盒
——自尊自爱
结尾(p26列车—结尾)香雪深夜归来
《哦,香雪》情节
思考:
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2、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大山”、“火车”并不仅是实物,请同学们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一下它们象征了什么?
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第五段(p19)
“大山”、“火车”并不仅是实物,请同学们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一下它们象征了什么?
“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
“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人物塑造
运用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
凤娇、香雪的性格是怎样的,从哪些话里面可以看出来。
香雪:少言寡语,性格文静腼腆,内心世界极其丰富。
凤娇:大胆直率,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的感情非同一般。
凤娇和香雪比较
① 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油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
② 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
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识和文化追
求使她与其他姑娘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
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
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比别人的追
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
知识就是力量
香雪为什么会有和其他女孩子不同的追求呢?
赏析
景物描写
心理描写
p26
列车很快---长长的铁路上
小说用景物来烘托香雪的心理,写出了当她一个人站在陌生的西山口时,她的内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⑴ “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
⑵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合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⑶ “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悉悉萃萃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⑷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怕
——不怕
——犹豫
——坚定
月夜山景图(作用)
景物描写在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的同时,也有效的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
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主旨;
⑥象征和暗示。
这段心理描写又有什么作用?
每个人在做出选择时,都会经历一番心理斗争。害怕——不再害怕——犹豫——坚定,
这一变化虽然是在30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却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
香雪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有人性美与自然美的交融。
拓展探究
四十个鸡蛋+三十里夜路
换来 值得?
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
对于香雪来说铅笔盒不仅仅是一个实物,它象征着知识与文明。香雪对铅笔盒的执着同样也表现了她的追求和理想。她想获得与别人同样平等的权利,想获得尊严。所以无法用40个鸡蛋来衡量值或不值。
火车象征:开放、现代
深山象征:封闭、传统
铅笔盒象征:知识、文明
GO TO
品味语言美
1.然而,两根纤细、闪亮的铁轨延伸过来了。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梁,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p19
一组形容词,形象地描写了火车轨道的小巧,纤细、弯曲,传递出作者的爱怜之意,间接写出作者对台儿沟的感情。
2.它走得那样急忙,连车轮碾轧钢铁时发出的声音好像都在说:不停不停,不停不停!p19
一组叠词,强调火车对台儿沟的不怜惜,不愿在这里多停一会儿。全句拟人化,从火车的心理写出台儿沟的小。
3.她有点儿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叶没跟的小草。p20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现代文明对台儿沟的控制。从香雪的心理写出火车巨大与快速强势的特点,香雪在现代文明面前的无奈。
4.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在冰冷的铁轨旁边。很久,她们还能感觉到它那越来越轻的震颤。p21
两个动词从速度等角度写出了火车的冷漠无情,喻示现代文明的冷漠。
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p22
“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着意刻画香雪的清纯;“美好的感情”是一种非常健康非常纯洁的感情,不会有其他杂质,说明香雪的纯净的美,可以感化别人,使别人的心灵也变得更美好。
这是对人物的侧面描写,效果非常好。
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p28
“被感动得颤栗”它拟人又双关,
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
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欢呼文明时代的到来。
含义丰富。
枯草插在头上避邪——遇到迎伙伴,拿下枯草,拿出铅笔盒 p27-28
走出愚昧,走向文明
结尾段:以“哦,香雪!香雪!”这样的感叹句作结
“哦”字表现了作者对香雪种种举动的理解与赞美,整个作品洋溢着对以香雪为代表的山乡姑娘纯洁善良品性的歌颂 。
诗一般的语言
清新、婉丽、优美、纯净
返回
总结小说主题,了解时代内涵
《哦,香雪》写的是一列火车经过小山村
台儿沟时,带给以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山村少女
的种种冲击。由此赞美了迫切地要求冲破封闭
的文化氛围、走向现代文明的纯美自尊的农村
青年。
并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
国农村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
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对未来寄予了希望,同时作者也留下了对时代
现实的严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