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15 06:5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1.工业的重要性。
2.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
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性质及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4.高新技术产业包括 。
5.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 。形成了 、 、 、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区。
2020年春节到了,哈尔滨的玲玲和海南的贝贝聊天,互相诉说自己家乡春节时的景象。
玲玲:这些天,哈尔滨的气温降到零下20℃左右。昨天下的雪特别大,我们冒着严寒去看了冰灯。冰灯会可大啦……
贝贝:听到你这样说,我真想去滑雪、看冰灯。现在,我们海南三亚市与哈尔滨完全不同,我们这里阳光明媚,气温最高达30℃。到处是高大的椰子树,浓密的芭蕉林,海滩上挤满了度假的人们,北方来的人特别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1.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实例,认识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2.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说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范围、突出地理特点和彼此间主要的地理差异。
学习目标
中国的地理差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请同学们阅读图5.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呈现的规律。
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我国东西降水的差异。
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东西地势的差异。
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
A组展示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气温逐渐降低
南部的海南岛长夏无冬,四季鲜花盛开、
瓜果飘香。
北部的黑龙江长冬短夏,一年中有近半年
天寒地冻,银装素裹。
B组展示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东南沿海地区湿润的环境下山清水秀。
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
图5.1 我国的三级阶梯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西部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
东部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第一阶梯
第三阶梯
第二阶梯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森林
草原
荒漠
植被
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差异
导致
东西降水差异
西牧东耕
气候差异
导致
南稻北麦
气候差异
地形地势差异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
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差异
1.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特点。
2. 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
3.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
深夜的哈尔滨
深夜的广州
午后一般不休息,一年中除夏季外,晚上8点以后,大街上就很少有行人了。
午后要休息一会儿,晚上9点以后喜欢走上大街,很晚才回家。
1.作息时间差异
原因:是由纬度位置导致的。
2.饮食习惯差异
松鼠鳜(gui)鱼
糖醋排骨
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
原因一:沿海地区,渔业资源丰富,放糖提鲜
原因二:古代这里富商云集,商业繁荣,吃糖可彰显财富。
2.饮食习惯差异
葱烧海参
小鸡炖蘑菇
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酒量大)。
原因:气候寒冷,需要快速补充热量,且热量大。
2.饮食习惯差异
重庆火锅
辣子鸡
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居民多喜欢吃辣。
原因:位于湿润区及亚热带,气候湿热,吃辣可逼走体内多余湿气,祛湿。
2.饮食习惯差异
大学食堂饮水机放醋
爱吃醋的山西人
山西人口味偏酸。
原因:山西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壤偏碱性,水质较硬,高粱、莜面等杂粮不易消化,粮食酿造的醋可以中和、助消化。
山西陈醋全国闻名
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
以一己之力,阻挡和削弱
南下冷空气,北上湿润气流
秦 岭
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分析“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农田类型、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民居特点、传统交通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
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高于0℃或低于0℃)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 (有或无)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低于0℃
高于0℃
800mm以下
800mm以上
平原、高原
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旱地
水田
小麦
水稻
2. 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
类型
河流
流量
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不同?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为什么不同?
为什么不同?
共同的影响因素: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归纳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温
降水
气 候
1月0°C
亚热带与暖温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河流无结冰期,北方河流有结冰期
800mm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水田与旱地
南稻北麦
南米北面
北方河流汛期短,流量小;
南方河流汛期长,流量大
南船北马
课堂小结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观察图5.5中的界线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确定界线A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4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降水(或季风)
A
B
C
1 600mm
800mm
400mm
200mm
活动
干旱
2.观察图5.5中的界线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
(1)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2)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3)确定界线B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4)界线B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
1月0°C等温线相接近
8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接近
气候
A
B
C
1 600mm
800mm
400mm
200mm
800mm
400mm
200mm
1 600mm
800mm
400mm
200mm
1 600mm
800mm
400mm
200mm
图1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湿热
A
B
C
3.观察图5.5中的界线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
(1)界线C大致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2)确定界线C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或地形)
图5.1 我国的三级阶梯
高寒
A
B
C
每个大的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部地理差异仍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