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表里的生物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 表里的生物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4 21:1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中的“这样的话”是指( )
A.我有蟋蟀在钵(bō)子里,蝈(guō)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xiē)子在表里。
B.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2.选择恰当的一组词填入横线处。
网络中所看到的有些事情和真相是_______相反的,我们不能简单________地下结论。( )
A.断然;粗暴 B.断然;残暴 C.截然;粗暴 D.截然;残暴
3.下面一段话横线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为什么瓜秧开了不结瓜 是水浇的不够 是肥施的不足 还是土壤根本不行 一位雷达兵懂一些农业知识 他找到了答案 西瓜开了花要授粉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4.下列词语中,概括唐僧的人物特点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A.敢于挑战 B.信念坚定 C.生活快乐 D.勤奋踏实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
B.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C.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
D.玛琪在想,在过去的日子里,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她想,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二、填空题
6.读拼音,写词语。
秋天的夜晚,你蹲在草丛旁可以听见xī shuài(_____)弹琴的声音,那琴声qīnɡ cuì(_____)悦耳,为秋夜增添了迷人的魅力。
7.幽默成语游戏
(1)黑洞——(________)
(2)扭着秧歌打腰鼓——(________)
(3)地狱失窃——(________)
(4)拉二胡——(________)
(5)哑谜——(________)
8.“虎”字的成语
(1)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_______)
(2)比喻极大的力量。(_______)
(3)比喻张口大嚼。(______)
(4)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_______)
(5)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________)
(6)比喻坏人的帮凶。(______)
9.辨字组词。
澡(____) 玫(____)  域(____) 诞(____)
燥(_____) 攻(____)  或(____) 延(____)
10.填空。
(1)“鸿”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鸿”在字典里有两个意思:①大雁;②大。“鸿毛”应取第(______)种解释。
(2)“鼎”字共有_____画,第六画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课外新视野。
一片树叶
无论如何,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因为自然是活生生的,它在不断地变化。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无限的欣喜。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也同样如此吗?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
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破坏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人类的妄自尊大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危险性。世界有必要恢复和谐的感觉。自然和我们都连接在一条根上,应当珍视清澄的自然和素朴的人类,要制止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体会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就在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前的一棵树,一片叶子,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也会从中深刻地领悟出生命的涵义。
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的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仲夏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此时的叶子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那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
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安宁。
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到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
11.画线句子中的“行为”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画出与“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相照应的一句话。
13.对短文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B.本文通过与树叶对话的形式传达了关于生命的要谛。
C.本文以小见大,以充满感情的描写诗化了人与自然的联系。
D.本文集中赞美了树叶以自己的零落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的献身精神。
课外阅读。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这样回答:“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知识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等于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有一天,他突然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联系起来,因为葡萄压榨机是用来压榨葡萄取汁的,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面积上打出印花来。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就这样,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所以说,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并随时进行知识的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14.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  )。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新的创意一定会出现。
16.为印证这一说法,作者举出的例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还有什么例子来印证这一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8.小练笔。(选做题)
现在回忆起小时候的想象,常常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甚至感觉滑稽可笑,但这些想象却给我们留下了成长的印记。小时候的你有过这样的发现吗?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D
4.B
5.B
6.蟋蟀 清脆
7.苍天有眼 旁敲侧击 疑神疑鬼 左右开弓 难言之隐
8.生龙活虎 九牛二虎 狼吞虎咽 虎背熊腰 卧虎藏龙 为虎作伥
9.洗澡 玫瑰 区域 诞生 干燥 进攻 或者 延长
10.(1)H hong ① (2)12 竖折折
11.指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的破坏。
12.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
13.C
14.不能。发挥创造力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关键的是运用知识,而不是唯一的方法。
15.A
16.两种机器组合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
17.铅笔和橡皮的组合发明了带有橡皮擦的铅笔。
18.示例:8岁那年,我拿着爸爸的放大镜在院子里玩,突然发现了一个奇异的亮点在墙上晃动。我放下放大镜,亮点没了,再举起来,又出现了。反复玩了几次后,我弄明白了,这个亮点是由放大镜变成的!为了更加清楚地观察它,我随手捡起一片干叶子,用放大镜照在上面。过了一会儿却发现叶子上出现了一个黑点,上面冒起了青烟!我兴奋极了,想着放大镜能把树叶烤焦,是不是也能把米饭烤熟呢。于是我找来大米,可是我举着放大镜对着米饭照了半天,胳膊都麻了,米饭也没有烤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