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4 21:1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何当金络脑( )
A.何时将要 B.何必要 C.当时
2.烈火焚烧若等闲( )
A.空闲 B.平常 C.等待
3.要留清白在人间( )
A.指高尚的节操 B.指颜色纯净 C.清楚明白
4.下列诗句中描写中秋节的一项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6.下面诗句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下面四句诗朗读节奏从意义上划分正确的一句是( )
A.一道残阳/铺/水中 B.半江/瑟瑟/半江/红
C.可怜/九月初三/夜 D.露似真珠/月似弓
二、填空题
8.写出下面各居士的姓名。
清莲居士(________) 东坡居士(_________) 柳泉居士(_________)
香山居士(________) 易安居士(_________) 六一居士(____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诗的共同点是:看起来写的是____(人 物 景),实际上是在_________。这种表达方法叫托物言志。例如: 作者用马来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志向。用石灰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来表现自己_____________的情操。用竹子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自己____________的精神;
10.写出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①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金络脑: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若:________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任:_______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1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火烧云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在墙根站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 )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 )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 )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有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似( )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展开了,马脖子也长( )了,一条马尾巴( )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 )糊了。
(1)给加线的字标出读音。
(2)从文中找出五种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文中用“ ”画出一个排比句。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乘凉的人说老人“必要高寿”的原因是老人的身体很健壮。
B.第1自然段中各种人、景、物的变化都是火烧云映照的结果。
C.“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句话是比喻句。
D.空中出现的那匹“马”其实就是看的时间久了,自己在脑海中想象出来的。
四、书面表达
12.结合下图,展开想象,把古诗《竹石》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A
4.D
5.D
6.A
7.D
8.李白 苏轼(苏东坡) 蒲松龄 白居易 李清照 欧阳修
9.物 赞颂人的一种精神 不怕打击,不怕烈火,甘愿粉身碎骨 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扎根于岩缝之中坚韧不拔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怕任何艰难困苦
10.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什么时候这匹马才能带上金子做的马笼头,好让我在这清秋的深秋尽情的驰骋呢? 好像。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任凭。 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11.(1)乘(chéng) 着(zháo)
匹(pǐ) 似(shì)
长(cháng) 巴(bā) 模(mó)
(2)红彤彤、紫檀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3)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4)BD
12.在山上,竹子紧紧咬定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原来是它的根深深扎进石缝中。千万次捶打到今天身骨仍然很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对于它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这竹子好坚强啊,好执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