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三、 凸 透镜成像的规律
照相机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远像近像小)
投影仪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幻灯机
(物近像远像大)
放大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体离凸透镜很近)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三者成像比较
器 材 物距远近 成像性质 像距远近
照相机 很远 倒立、缩小的实像 很近
投影仪 较近 倒立、放大的实像 很远
放大镜 很近 正立、放大的虚像
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
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物距(u)
实验器材:
光具座
蜡烛 凸透镜 光屏、火柴
设计实验:
f=10cm
设计实验:
操作顺序:
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
F
F
F
F
2F
2F
设计实验:
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1.参照距离:凸透镜的焦距(f)
F
F
F
F
2F
2F
u
v
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
3.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
10cm
50cm
63cm
U=
v=
U=40cm
v=13cm
F
F
f
f
2f
2f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不动。
2.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让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三心同高
4.重复步骤4,物距由远及近,渐渐靠近凸透镜,分别观察物距在一二倍焦距之间、一倍焦距以内,物体经过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F
F
F
F
2F
2F
3.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 像。
最明亮、最清晰
注:请同学们在每次成像后及时做好实验记录,把所得出的像距转化为像距与焦距倍数的关系。
组织实验
每组选出一名同学为组长(组长负责本实验的完成工作)
每组左面的同学负责将蜡烛分别放在二倍焦距以外、一二倍焦距之间、一倍焦距以内的位置,同时读出物距,让记录人记录
每组中间的同学负责记录,同时和本组同学共同完成导学案。
每组右面的同学负责移动光屏找像,同时读出像距让记录人记录。
实验 次序 物距 u/cm 物距与焦 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像距与焦
距的关系
正倒 大小 实虚
1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3 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6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将实验数据填入记录表格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物距与焦距关系 像 的 性 质 像距与焦距关系 应用
大小 正倒 虚实 物像同侧或异侧
u>2f
2f >u>f
u=f
u2f>v>f
v>2f
倒立
倒立
正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放大
实像
异侧
不能成像
放大
虚像
同侧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分析归纳,找出规律:
讨论交流
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
3.像的正倒: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
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实像倒,虚像立
2倍焦距分大小
焦点内外分虚实
讨论交流
4. 成实像时,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物距变小),像距如何变化?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物近、像远,像大
物远、像近,像小
远离透镜呢?
简记口决:
实像倒,虚像立
焦点内外分虚实
2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
(谁大谁就大)
谢谢各位同学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