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上册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4 20:3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
(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乌台诗案
赤壁三叹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词牌名。 怀古诗: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
怀古咏史诗特点:
对象上多写古迹、古人、古事
手法上多用借景抒情、典故、对比、衬托等手法,
内容上
或评价人物或事件,
或表达对先贤的敬仰或惋惜之情,
或渴望像古贤人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或壮志难酬,
或借古抒发昔盛今衰、盛衰兴亡、物是人非之慨,
或借古讽今,借古之得失兴亡劝诫当朝莫走老路,
或表达对国家如今国运衰微的哀伤、担忧。
悼念一个国,一座城, 一隅山河,一处亭台,一方楼阁
……
1、明确诗歌所描写的“古”(古人、古迹、往事等)是怎样的。
一般写法:临古迹——怀古人——抒己怀
2、结合诗人的情况,把握写作目的。
1、听名家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3、学生齐读
朗读




念娇奴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整体感知
上片:着力描绘赤壁雄奇之景
下片:写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个人感慨。
学生活动一:临古迹
上阕写了哪些景观?你认为那几句写得好?哪些字词最富表现力?为什么?
“穿” ——写出石壁的陡峭;
“惊”——写出水势的汹涌;
“拍”——写出江水与岸拍击的力度;
“卷”——写出波涛的巨大力量;
“雪”——写出水色的纯白。
以上几词,从形声色的角度,运用夸张比拟比喻的修辞,描绘一幅雄奇壮丽的赤壁江山图。




字词

穿




特点
险怪
高峭
汹涌
水石相击
狂澜奔腾
水色纯白
角度




修辞
夸张
比拟
比喻
基调
赤壁壮美如画
炼字型答题技巧指导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 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磅礴的气势,而且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旷远、深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
过渡,承上启下,由写景到写人
作者写到的豪杰是谁?描写这个豪杰的句子有哪些?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豪杰形象?
学生活动二:怀古人
分析人物,体会情感
怎么称呼:
婚姻状况:
长相装扮:
作战能力:
怀人
称呼: 周郎、公瑾
婚姻:小乔初嫁了
长相: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作战能力: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怀人——周瑜形象分析
称呼: 周郎——年轻有为,少年得志
婚姻:小乔初嫁了 ——婚姻美满,生活幸福(美女衬英雄)
长相: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英俊潇洒、儒雅
作战能力: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泰然自若
怀人——周瑜形象分析
周瑜是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当年三十四岁。词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风流倜傥,气度儒雅,镇定自若的儒将形象。赤壁之战时,他迎娶小乔已有十年。
合作探究
分析下阕
诗人怀周瑜(古人)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又是怎样的?
叹自己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还酹江月
—青春已逝
—壮志难酬
—融入自然
对比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屡遭不幸
雄姿英发
东吴都督
功名成就
幸福美满
江山在
周郎不在
东坡在
事业不在
时运不济 壮志难酬
(怀古)
(伤己)
34岁
47岁
作者写到的豪杰是谁?描写这个豪杰的句子有哪些?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豪杰形象?
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
学生活动二:怀古人
分析人物,体会情感
项目 周 瑜 苏 轼
年龄
婚姻
外貌
职位
际遇
基调
24岁
47岁
幸福美满
三十丧妻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功成名就
功业未就
感 奋
感 伤
主题:
羡慕
源自内心深处与他人的深刻比照。
思考
怀周瑜(古人)
叹自己
表达对周瑜的仰慕之情,抒发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渴望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
对比
感情?
豪放洒脱
年轻有为
仕途坎坷年老无为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探讨
抒情
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是这样吗?谈一下你的理解。
探讨
功业无成苦闷悲慨
寄情自然旷达洒脱
声律美:激越从容
意境美:雄奇壮阔
手法: 融情于景
以古写今
苏轼富有戏剧的“不幸” :
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多处。
哲宗立:废新法,信旧党,苏轼被召回,
与司马光意见不合不同意尽废新法,
因而再次遭贬,先后在杭州、密州徐
州、湖州任地方官。以后新党再得
势,他被远谪惠州,琼州(海南岛)
徽宗即位:苏轼被赦召回,途中病死于
常州,终年65岁。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明确:
1、全词以纵横之笔将写景、咏史、议论、抒情 熔为一体,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感情奔放,格调豪迈,是豪放词的代表。
课堂小结
1、本文的写作手法。
2、本文豪放情调的体现。
2、豪放情调:
写景: 意象宏伟、磅礴,意境开阔
写人:感情奔放、格调豪迈
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课后搜集苏轼豪放词一二首
3.将鉴赏怀古咏史诗方法用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中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