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14 22:16: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
2.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3.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血战台儿庄》
2.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你知道我们的前辈是如何艰难而顽强地抗击凶恶的日本侵略者的吗? 今天,我们将有一次特别的历史之旅,去重温那段充满硝烟战火的历史,看看优秀的中华儿女是怎样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1.背景(展示课件)
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
并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日军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2.概况(展示课件)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动了全面反攻,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仗。
【课中研讨】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相关史实:
李宗仁命令集团军司令孙连仲,必须坚持到次日拂晓,如违抗军令,军法处置。孙连仲回答:“绝对服从命令,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孙连仲对死守台儿庄最后阵地的池峰城师长命令道:“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
3.影响
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4.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① 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
②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
③ 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
④ 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目标导学二:保卫大武汉
日本意图: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教师讲解: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说一说武汉会战中的著名战役?
万家岭大捷。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利用有力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取得了歼灭日军9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
教师提问:武汉会战的结果如何?有何影响?
整个战场对中国不利,武汉陷入日军的三面包围之中。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离武汉,武汉会战结束。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
教师讲述: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占领广州。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之下,日军占领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兵力严重不足,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目标导学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概况(展示课件)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说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情况。
时间 1941年12月 长沙
经过 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与日军在长沙城下鏖战,打退增援长沙的三路日军和长沙外围的日军。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获得会战胜利
影响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振奋了人心,坚定了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决心,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教师提问:分组讨论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原因?
学生讨论后回答:①中国军队指挥官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②中国军人的顽强奋战,不怕牺牲;③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物力财力十分困难。
3. 豫湘桂战役(展示课件)
教师讲述:1944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失去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此次溃败是正面战场上的第二次大溃败,也是溃败最多的一次战役。
三、合作探究
这些战役在抗日战争中有什么意义?
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日英雄战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四、课堂总结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沉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在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的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民族的团结和进步,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面战场的抗战,彰显了中国人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民族气概,他们的战斗史实,必将写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之林之上。
五、随堂练习
1.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B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平型关大捷
2.1936年李宗仁发表了《焦土抗战论》,表示“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表现中华民族自存自立之伟大能力与精神。”李宗仁抗战志向与决心在下列哪次战斗中得到体现( C )
A.血染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血战台儿庄 D.百团大战
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D )
A.凇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豫湘桂战役
4.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 )
A.万家岭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5.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你认为下列哪个情景在电影中发生不符合历史真实( B )
A.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
B.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英勇牺牲
C.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大败日军
6.每座城市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结合所学写出这些历史名城。
(1)中国“民主革命重镇”,辛亥革命的首义 之城是 武昌 。
(2)中国第一个早期党组织在这里建立,中国 共产党在这里诞生,这座城市是 上海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新课导入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你知道我们的前辈是如何艰难而顽强地抗击凶恶的日本侵略者的吗? 今天,我们将有一次特别的历史之旅,去重温那段充满硝烟战火的历史,看看优秀的中华儿女是怎样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新课导入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学习目标
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
2.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3.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新课讲授
一.台儿庄战役
想一想: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台儿庄战役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
背景:
1938年3月。
时间: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指挥者:
日军倚仗优势火力,冲入台儿庄内。经过激烈巷战,日军占领大部分地区,中国军队顽强据守南关一角。在台儿庄内激战的时候,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中国军队内外夹击,日军被迫撤退。
战况:
李宗仁命令集团军司令孙连仲,必须坚持到次日拂晓,如违抗军令,军法处置。孙连仲回答:“绝对服从命令,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孙连仲对死守台儿庄最后阵地的池峰城师长命令道:“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
李宗仁在台儿庄
相关史事
歼敌1万余人。
战果: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意义: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想一想: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
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
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
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小结
台儿庄战役 时间
地点
指挥
歼敌
影响
1938年3月
山东台儿庄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
歼灭日军10000多人
李宗仁
武汉成为军事、经济、政治中心
二.保卫大武汉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至10月。
时间:
日军40多万兵力,中国军队约100万人。
双方兵力:
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过程:
万家岭大捷
1938年10月7日,国民政府薛岳兵团在江西万家岭歼灭敌军3000余人,取得了万家岭大捷。
薛岳
蒋介石在武汉大学检阅国民革命军
武汉会战的结果
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日军从不同方向攻击前进,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在优势的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938年12月广州、武汉沦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战役
特点
意义
1938年6月——10月
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
蒋介石
万家岭大捷等
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创抗战以来规模之最。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
背景
经过
意义
1941年12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前两次长沙会战,日军未占领长沙。
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并打退来援敌人。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歼灭大批日军,中国军队取得会战的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
豫湘桂战役
时间:
地点:
国民党政策:
结果:
1944年
河南、湖南和广西
积极抗日,消极反共。
丢失了河南、湖南和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合作探究
这些战役在抗日战争中有什么意义?
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⑤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日英雄战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课堂小结
时间:1938年6月——10月
著名战役、重要意义
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
保卫大武汉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1938年3月
时间:1941年12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指挥者、经过
重要意义
经过、重要意义
豫湘桂战役1944
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平型关大捷
B
随堂练习
1936年李宗仁发表了《焦土抗战论》,表示“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表现中华民族自存自立之伟大能力与精神。”李宗仁抗战志向与决心在下列哪次战斗中得到体现( )
A.血染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血战台儿庄 D.百团大战
C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
A.凇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豫湘桂战役
D
4.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
A.万家岭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5.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你认为下列哪个情景在电影中发生不符合历史真实( )
A.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
B.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英勇牺牲
C.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大败日军
A
B
6.每座城市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结合所学写出这些历史名城。
(1)中国“民主革命重镇”,辛亥革命的首义
之城是_______。
(2)中国第一个早期党组织在这里建立,中国
共产党在这里诞生,这座城市是_______。
武昌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