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 :神经调节(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 :神经调节(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15 21:1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神经调节
一、选择题
1.大火发生时,人们惊慌失措,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B.听到警报声逃生属于条件反射,发出指令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快速奔跑时,呼吸加深加快,吸气时,膈肌收缩使横膈膜下降
D.此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呼吸、心跳加快,代谢加快
2.同学们,学习一定要劳逸结合哦!如果我们长时间坐着学习常常会感觉到腰酸背痛,请问形成这种感觉的器官是(  )
A.大脑 B.脊髓 C.肾 D.肌肉
3.当手指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我们的手就会立即缩回。在此反射活动中,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部位是(  )
A.手指上的皮肤 B.手臂中的肌肉
C.脊髓中的神经中枢 D.手臂中的神经
4.“渐冻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一种疾病。在如图所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若传出神经受损,其它结构均正常,当感受器接受信息刺激后患者将会(  )
A.有感觉、不能运动 B.有感觉、能运动
C.失去感觉、能运动 D.失去感觉、不能运动
5.研究表明胚胎发育后期,胎儿的神经系统快速发育,提高对的需求,如果母体在这个时期缺乏,无法充分供给胎儿,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就受阻。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A.脑和脊髓 B.脊神经和脑神经
C.脊髓和脊神经 D.神经中枢和神经
6.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会立即缩回来,这个过程称为缩手反射。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
A.脑 B.脊髓 C.神经中枢 D.反射弧
7.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缩手反射属于复杂反射,鹦鹉学舌属于简单反射
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
D.针刺手感到疼痛,痛觉是在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产生的
8.图为人体反射弧的示意图,按照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可以判断M是(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效应器
9.同学在校园生物角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对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如图),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扎到皮肤作出反应
B.3是神经中枢,痛觉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C.完成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5→4→3→2→1
D.3是神经中枢,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10.马拉松比赛是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竞技能力的比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听到裁判员指令后,立即起跑,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运动中,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和增加汗液分泌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
C.运动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也参与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运动员的运动主要受大脑控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
11.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反应。下列生命现象中,属于反射的是
A.梧桐树到了秋冬季节就落叶
B.小丽看到精彩的小说片段时哭了
C.受到碰触后含羞草叶片合拢
D.草履虫避开食盐水游向肉汁液
12.医生发现某病人右手食指不能动弹,用针刺其食指尖时却能感觉到疼痛,但无法屈伸。请根据诊断情况,判断此病人可能是损坏到反射弧结构中的(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传出神经
二、填空题
13.科学探究:你经常熬夜做作业吗?那么熬夜会不会影响第二天学习时的反应速度?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在暑假期间仿照课本用尺子“测定反应速度”的方法进行实验,手指捏住尺子的位置与尺子下端的距离越小,代表人的反应速度越快。他们初步制订计划如下:请一位同学连续在三个晚间的三个不同时间段开始入睡,第二天均在早晨6点30分起床,进行正常的学习和运动,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反应速度的测定。以上为第一轮实验,之后再重复两轮,计算出三轮实验中所得数据的平均值。每轮之间间隔三天,这三天之内保持充足睡眠。他们设计的记录表如下:
睡眠充足(22 点以前入睡) 睡眠较少(23-24 点入睡) 睡眠过少(凌晨 1 点以后入睡)
第一轮测定(cm)
第二轮测定(cm)
第三轮测定(cm)
平均值(cm)
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当被测同学看到尺子下落时,立即用手指去捏尺子,这种反应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叫做_______。
(2)该兴趣小组制订的计划尚不够严密,请你为他们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
(3)如果实验设计科学合理,根据你的生活经验,预期结果应是___________。
14.小明睡觉醒来,发现脸上留着蚊子的翅和血迹,可小明就是想不起自己什么时候拍了蚊子,小明在睡觉时完成拍蚊子的行为所参与的神经中枢在________;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会迅速将手收缩回来,这是对高温刺激的________反应,完成缩手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_________。
15.2020年5月27日,由8名专家组成的中国团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在登山过程中,队员们手脚并用,心跳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快,这是人体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峰顶气温低,队员们的皮肤血管_______(选填“收缩”和“舒张”),增加产热,以对抗寒冷。
16.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各学校每学期都会进行应急疏散演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后立即疏散到指定位置,这属于______反射。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
(2)演练过程中,同学们反应灵敏,呼吸加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等,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还受到______的影响。
17.如图是缩手反射过程的神经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缩手反射活动的途径是:e→d→c→b→a,其中“a”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___;
(2)在该反射中,手会立即收回,然后才感觉到痛,说明,除了反射外,脊髓还有___________的功能。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详解】
A.据图可见: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X感受器→传 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可见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A正确。
B.听到警报声逃生属于条件反射,发出指令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错误。
C.快速奔跑时,呼吸加深加快,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C正确。
D.大火发生时,人们惊慌失措,此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呼吸、心跳加快,代谢加快,属于激素调节,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2.A
【分析】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
【详解】
躯体感觉中枢在大脑,长时间坐着学习常常会感觉到腰酸背痛,这种感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位于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
3.C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结构,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详解】
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完成缩手反射。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脊髓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部位。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缩手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4.A
【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详解】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因为感受器无损伤,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再通过脊髓的传导功能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感觉。而传出神经遭到损伤,不能传导兴奋到效应器即肌肉,所以肌肉无收缩反应。
故选A。
【点睛】
熟练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本题解题关键。
5.A
【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详解】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神经系统的组成。
6.D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结构,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详解】
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反射弧的五部分结构和功能。
7.C
【分析】
(1)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组成。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3)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详解】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A错误。
B.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鹦鹉学舌是动物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属于复杂反射,B错误。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C正确。
D.针刺手感到疼痛,痛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等。
8.A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据此解答。
【详解】
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可见,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按照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可以判断M是感受器。
故选A。
【点睛】
掌握反射弧的五部分结构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9.D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
【详解】
A.图中1是感受器、5是效应器,A错误。
B.3是神经中枢,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B错误。
C.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五部分。该反射活动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1→2→3→4→5,C错误。
D.该反射弧的3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D正确。
故选D。
【点睛】
反射及反射弧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要注意理解。
10.D
【分析】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详解】
A.运动员听到裁判员指令后,立即起跑,该反射是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故A错误。
B.运动中,人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和增加汗液分泌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故B错误。
C.运动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也参与调节,属于激素调节,故C错误。
D.运动员的运动主要受大脑控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叫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的。关键要明确二者的关系,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激素调节也会影响到神经调节,二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11.B
【分析】
(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
A.梧桐树没有神经系统,“梧桐树到了秋冬季节就落叶”,是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属于应激性,A不符合题意。
B. “小丽看到精彩的小说片段时哭了”是对文字建立的条件反射,B符合题意。
C.含羞草是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其叶片合拢”不属于反射,C不符合题意。
D.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草履虫避开食盐水游向肉汁液”不属于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
12.D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详解】
反射弧及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若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因此用针刺感受器,会无反射,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还能经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还能经过脊髓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因此会有痛感,可见题干病人可能是损坏到反射弧结构中的传出神经或效应器。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13.反射 反射弧 多选几名同学进行实验;第二天测反应速度时,应选择相同时间,而不是随机进行 熬夜时间越长,反应速度越慢
【分析】
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
(1)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2)实验探究中,常考察的点在于对照实验、单一变量、重复性等。本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学生,测试人数过少,不能充分说明实验的准确性,违背实验的重复性原则;在测定反应速度时,利用休息时间进行测定,时间不同,违背单一变量原则。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预期结果应是熬夜时间越长,反应速度越慢。
14.脊髓 应答性 反射弧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简单反射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简单反射的特点和反射弧方面来切入。
【详解】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人在睡眠时,也能拍打蚊子,表明这种反射活动是不受大脑控制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在大脑,这说明脊髓能完成某些简单的反射。
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会迅速将手收缩回来,这是对高温刺激的应答性反应,也称为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15.反射 收缩
【分析】
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由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恒定。
16.条件 反射弧
激素调节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详解】
(1)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后立即疏散,是出生以后产生的,由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活动,属于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下,各系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演练过程中,同学们反应灵敏,呼吸加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等,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还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调节的基础知识。
17.效应器 传导
【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
(1)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该缩手反射活动的途径是:e→d→c→b→a,其中“a”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效应器。
(2)在该反射中,手会立即收回,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然后产生了痛觉,是脊髓把神经冲动传到了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因此说明脊髓还有传导功能。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