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课题一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课题一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0-22 07:5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教法分析
分子和原子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分析
分子和原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氧气
空气
原子的构成
离子
水的组成
质量守恒定律
承前
启后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知道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能说出分子原子的特性;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物质客观存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
①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不断产生“为什么”,联系生活经验展开学习。
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在实验中亲身体会分子的特点。
③适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分子原子模型,构建分子原子的微粒性。
重点
难点
建立分子、原子构成物质观念,能用微粒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认识微观粒子运动的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差别。
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心理特征
化学基础
合作学习法
模型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情境激趣法
实验探究法
教法分析
主要方法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巩固练习优化新知
交流收获优化新知
布置作业实践新知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实验:红岩
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约是3×10—26kg。
1滴水(以20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我,10亿人来数,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苯分子
硅原子
展示分子和原子
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
建议:1、按学生人数进行实验分组
2、组内成员分工明确,由组长分配任
务,有操作者、观察者、记录者
等,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3、实验中要强调安全事项。
4、实验完成后请各组展示实验成果。
5、整理器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如图所示,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在静置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
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A烧杯的酚酞为何变红了?
若改变温度对分子运动有什么影响?
教师提供:品红、同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
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2、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巩固练习优化新知
1、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2、两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放02和红棕色N02
两种气体口对口放置,抽去中间的毛玻
片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
交流收获优化新知
如果你是氧分子,你在空气里会怎么样?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①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香味?
②香水和汽油为什么要密封?
(2)用糖和水及家中器皿实验探究分子的
运动和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布置作业实践新知
板书设计
课题二 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很小
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
速率加快。
3、分子间有一定间隔,气体分子间间隔大,
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