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一2.2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课件(39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一2.2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课件(39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21-12-15 20:0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一幼童家住10楼,每天都要到楼下玩耍,下楼时乘电梯,而上楼时经常是爬楼梯回家,为什么不乘电梯回家
脑筋急转弯
电梯按钮太高了,摁不到!!
*
什么是人机关系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我们身边的“人机关系”?
*
以开门为例
人与门板
人与门把手
人与门框
什么是人机关系
*
背与椅子靠背(倾斜度等)
手臂与椅子的扶手
臀与椅子垫(宽度)
腿与椅子垫(长度)
脚与椅脚(高度)
什么是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之高效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之高效
如果你是一个煤矿搬运工人,现在有5kg、10kg、17kg、20kg四种装煤量的铁锹。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通过改进铁锹的运载量与人的负荷强度的关系,装载强度、次数与人的疲劳的关系,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之健康
椅背设计太靠后,正常坐姿时靠不上。
椅面太过倾斜,会导致人体自然下滑。
椅背设计太低,支持不住人的身体
椅面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太小。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之健康
普通键盘的主键区,键位整体呈长方形排列,使用时,手腕要向内收拢,时间长了不仅使人感到疲劳,而且还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之健康
1.美观;2. 左手键位区和右手键位区完全分开;3.键盘中间高两侧低;4.侧面的幅度正好符合人体手掌幅度。
人体工学键盘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之舒适
各种用品的把手,设计成和人手的结构形状相吻合,使人握得更加稳当和舒适。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之舒适
超薄“五趾鞋”号称最舒适的鞋子
意大利一家公司设计的一款超薄“五趾鞋”号称最舒适的鞋子,它是用氯丁橡胶制成的,有助于预防脚踝扭伤。
目前一双五趾鞋的售价约合人民币865元。
人们在操作和使用产品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产品与人接触的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之安全
ON/OFF变色杯
杯子外层采用了热敏涂料做涂层,在常温下,显示的是黑底白字“OFF”,当倒入热水后就变成了白底黑字的“ON” 。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之安全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之安全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在设计中,除了高效、健康、舒适、安全以外,还需实现哪些目标?
*
摇椅发电灯
节能
其他目标
多功能
其他目标
其他目标
和普通电池一样大小
内置了标准的usb接口
直接插到电脑的USB接口进行充电
环保
*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设计中需考虑人机关系,实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环保、美观、便携等目标。从而使设计的产品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静态的人和动态的人
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信息的交互
*
马上行动:如图所示的地下通道,你认为其设计忽 略了哪些人群的需要
残疾人
骑车人
推婴儿车
······
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
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不识字的人
外国人
静态人与动态人
*
静态尺寸:人的构造尺寸。
动态尺寸:人的功能尺寸,
包括人的工作范围、体形变
化等测量数据。
人们使用产品时处于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之中,因此,设计的产品不但要考虑人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的动态尺寸。
静态人与动态人
静态人与动态人
*
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
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产品的
色彩、材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教室
宽敞明亮
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咖啡厅
暖色调
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办公室
冷色调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4)信息的交互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产品的设计较好地实现了人机之间的信息传递呢?
*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通过开门和关门键,人可以发出开门或关门的指令
人对电梯发出指令的工具,如:去八楼,只要按8号键
电梯反馈现在的位置
当电梯到达指定楼层时蜂鸣器会发出声音提醒乘客
上下箭头是电梯
反馈给人的一种
形式,如向上箭
头亮表示电梯正
在向上运动
课堂小结
一、什么是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中的“机”
人机关系的复杂关系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高效 健康 舒适 安全
三、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静态的人和动态的人
人的生理需求和人的心理需求
信息的交互
交通工具
仪表
*
“人机关系”中的“机”
仪 器
工具
家具
……

*
“人机关系”中的“机”
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时,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