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下: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下: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22 07: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 格局的演变
15 世界政治格局
的多极化趋势
16 世界经济
的“全球化”
14 冷战中
的对峙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设计
说学情
说目标
说重点难点
说预期效果
(一)教材地位
(二)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本课是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讲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历史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影响着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乃至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从教材安排上看,它属于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无论在教材知识体系还是在整个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二、说学情
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的学生仍然是以感性认识为主,所以在学习本课时,尽可能通过一些图片、故事、视频来加强学生的感观印象,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学生的基础较好,有强烈的求知欲。具体到这一节课,学生大多通过生活常识、新闻等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就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的影响难以辩证的把握,继而未能树立面向世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责任感。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A、通过自主阅读、分析历史材料,初步掌握分析和处理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B、通过运用图片和历史材料获取信息,掌握运用图片和相关材料辅助学习历史的方法。
C、通过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利、弊两方面影响,初步掌握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的结果,培养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精神。
B、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培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确立依据:一是课标要求,课标提到了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二是只有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才能使之感悟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只有掌握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才能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能增强使命感。
说 难 点
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确立依据:一是由于受到知识积累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初三学生从利、弊两方面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确实有一定难度;二是课本在对此问题叙述时过于概括简略,学生分析理解起来有难度。
五、说教法学法
图片辅助法
学案导学法
情境导入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说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法
确定依据:采用情景导入法、图片辅助法法、学案导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目的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意识,增强历史知识直观性;学案导学、开展小组讨论、生生互动,目的是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合作交流、共同分享。
(二)说学法
1.根据学案,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2.小组合作交流,生生互动。
3 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解疑答难。
4.及时反馈矫正形成的问题。 结论
自学、释疑
观察、思考
合作、探究
反馈、矫正
学法确定依据: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课的内容贴近现实生活的特点确定以上的学法指导,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合作、共同分享。
六、说教学程序
  划分学习小组:把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人,各组选出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和一名记分员。以小组为单位,以学案为依据,开展自主学习,通过教师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一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美国金融风暴影响全球的新闻。设问:为什么美国的金融风暴会影响全球?
设计思路:通过播放视频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入课堂,使学生快速进入本课的主题。
学案导学
一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定义: 2 原因和条件:
根本原因是什么?
3.表现:
96页动脑筋:
教学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组内讨论,小组轮流选派代表发言,专人计分;教师引导,问题回答不完整者令其他小组补充同时加分。
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总结归纳的能力。
1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这就是指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2 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1)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
2)二战后出现的民族独立国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
4) 科技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国的时间、空间距离
根本原因:高新技术的发展(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4)国际分工不断加强
动脑筋
1.下面两位同学分别代表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他们两人办厂时遇到了各自的困难,你看怎样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女孩(发达国家):我们有技术和资金,可我们这里劳动力太贵,又缺乏资源。
男孩(发展中国家):我们这里资源丰富,劳动力也多,可我们技术落后,也缺乏资金。
参考答案:
双方可以通过南北对话进行经济合作。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优势直接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发展中国家也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招商引资,使丰富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通过经济合作,实现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力优势互补,使不同国家经济共同发展。
中国与美国合作生产的第一架MD-82飞机
英国
法国
荷兰、比利时
西班牙


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大厦
二 经济全球化影响:
1 利:
2 弊: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总结,学法如上。
3 97页:动脑筋
结论: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
阅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思考:他们的观点全部正确吗?他们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同看法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导入下面问题学习。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利:(1)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为发展本国经济提供良好的机遇。
2、弊:(1)拉大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发展中国家技术等方面落后)
(2)有些跨国公司的不公平行为
(3)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在日资公司工作的印度工人
3.想一想,甲乙两人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说说你的看法。
男甲:全球化使更多的价廉物美的外国商品进来,国内很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工人工资可能要降低,甚至要失业,不好。
女乙:全球化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外技术和投资,增加出口,增加就业机会,工人工资也能增加。
参考答案:
甲乙两人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很全面。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甲乙两人说出的结果都是有可能出现的。关键在于各国能否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根据本国国情,抓住机遇,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发展本国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并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若能如此,就会像乙所说,增加出口、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工人工资。否则,甲所说的结果也不是不可能出现的。
智利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反对经济全球化
韩国、日本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反对经济全球化
美国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反对经济全球化
以上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材料一:(表一)入世五年来中国经济的变化
关税总水平 GDP
2001年 15.3% 1.3万亿美元
2005年 9.9% 2.2万亿美元
(表二)入世五年来百姓生活的变化
人均GDP 人均储蓄余额 电脑普及率 汽车普及率
2001年 不足1000美元 5780美元 13.3% 0.6%
2005年 1700美元 10781美元 41.5% 3.4%
③材料二:2008年奥运会,中国队的领奖服由阿迪达斯提供,所有登上领奖台的中国选手都穿阿迪达斯的衣服,而此前的几届奥运会上,中国队的领奖服都是有中国的李宁公司提供。
设问,学生讨论: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设计思路:通过分组讨论和自己阅读课本找到答案得出结论,不但容易记忆、印象深刻,而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同时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
三、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中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改善内部经济结构,加强自主创新;
通过APEC和WTO开发市场,公平贸易,提升自身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能力;
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
小组讨论回答计分员计分,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目前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已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本地化。海尔产品已打入欧洲15家大连锁店中的12家,以及美国10大连锁店中的9家,销售量正成倍增长。”
──摘自东方网2002年3月5日消息









巴基斯坦海尔工业园第一台洗衣机下线
约旦安曼的海尔工业园
小结: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让我们一起面向世界,扬帆起航吧。
1.二次大战后,推动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A
A.高新科学技术 B.高额的经济利益 C.反恐怖主义的需要 D.非集团化组织
2.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 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B 发展中国家应全力抵挡和阻止 C 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  D 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柄双刃剑
3.下列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认识不正确的是D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B.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D.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4.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经济正发挥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九届D成员领导人会议。 A.WTO B.EN C.UN D.APEC
5.2006-2007年,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美国、日本就朝鲜核问题在北京多次举行六方会谈,由参加谈判的成员国可以反映出 ( C )
A.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B. 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C.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D. 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快。请问,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有( A  )
①跨国公司的推行②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的普遍认可和接受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④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7.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形势变换无穷,要想立于不败之林,必需要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接受挑战。世纪之交,中国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 B  )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②经济全球一体化③世界格局多元化④西方国家新的强权政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在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部法律程序后,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WTO的第143个成员国。加入WTO有助于( A )
A.我国成为国际社会中具有平等主权的一员
B.我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C.我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 D.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主导作用的发挥
9.读图,回答问题:
(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哪一年?其英文简写是什么?其前身叫什么?

(2)中国又是哪一年加入这一国际组织的? 你认为中国的加入有什么好处?
(3)该组织的成立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什么特征?

(4)克林顿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他为什么这样认为?

(5)试举两例说明经济全球化给你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
课后小结:最后由各组记分员统计各组得分情况,
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说板书设计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
概念
形成原因和条件
具体表现
经济全球化影响


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我认为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且本课的设计也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初中学生对材料理解分析能力有限,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很难全面把握,如果出现学生没有完全理解的情况下,我会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可以多列举身边的实例(肯德基、耐克、海尔等),让学生切身感受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
说预期效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