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方程》整理与复习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对有关方程的知识初步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结构。
2.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已逐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着重回顾和整理了本单元的两个重点内容: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已经完成了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交流、归纳、概括、总结等活动,完善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学情调查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复习课非常熟悉,具有初步的整理知识的能力。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比较差,学生不能准确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甚至连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数量关系都没有掌握好,对于列方程时必须要准确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对我来说是一个要面临解决的大难题。
目标
1.会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整理,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密切联系。
2.明确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加深对方程、方程的解以及解方程等概念的理解,能用等式的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并养成验算的习惯,能够熟练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解答。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归纳、概括、判断等能力。
教学重难点:解简易方程,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评价任务
1.会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能在小组里交流所学的知识。
2.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等式的的性质解简易方程,能够正确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解答。
3.会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并能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1回顾思考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方程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大家相互补充,比一比谁整理的全面、系统。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1、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时有什么要注意的?2、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区别?等式有什么样的性质?3、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怎样解方程?4、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有哪些步骤?学生分组展示交流,完善知识建构。 会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和复习的结果,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边展示边补充,会向展示的同学提问,质疑。构建知识结构,进一步理解认识。
环节2基础训练 1、用字母表示下面的公式。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长方形面积: 正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梯形面积面积: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1)一本练习本a元,买5本练习本应付多少元?( )(2)一堆煤重a吨,用去6吨,还剩多少吨?( )(3)甲班有a人,乙班是甲班的1.5倍,两班共有多少人?( )(4)用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用字母表示路程公式。( )3、解下列方程。x-6.5=3.2 6x+18=48 12x-9x=8.74、列方程解答下列问题。 90%的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口答1、2题。90%的学生能熟练能用等式的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并养成验算的习惯,能够熟练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解答。
环节3运用提高 90%的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并能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环节4全课总结自我评价 1.谈收获: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自我评价: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为什么? 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会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
方法一:(2.5+3) x=22
方法二:2.5x+3x=22
方法一:5(3+x)=35 方法二:5×3+5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