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
教学目标:
1、 认识七巧板的组成。
2、 通过用七巧板拼组图形,进一步感知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一套七巧板,老师若干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
1、 复习所学五种平面图形。
(1) 师: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2) 课件逐一出示五种平面图形,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 介绍七巧板,引出课题。
(1) 师:昨天,我们利用这五种平面图形可以许多美丽的图案,今天老师又给同学带来了一些图案。大家看,分别是什么?
课件出示一些由七巧板拼出的图案,学生说是什么?
(2) 师:谁知道这些图形是由什么拼成的。对,七巧板是我国古代人发明的一种七块拼板组成玩具,它拼出来的图案变化万千,所以它起名为七巧板。它能很好地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使我们变得更聪明。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更聪明?今天我们就用七巧板拼组图形。(出示课题)
2、 新课学习
(一)拼三角形。
1、 出示例3: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看谁拼得多。
(1) 生读题。
(2) 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板书)
A、 用同一套七巧板拼,七巧板有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共7个图形。其中两个小三角形完全相同,两个大三角形完全相同。
B、 用同一套七巧板拼,可以用其中的几块,也可以用上全部图形,但要同一套七巧板内的图形,不能从两套中各取一些图形。
C、 拼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D、 “谁拼得多”说明要尽量拼出所有的拼法。
(3) 师:明确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后,我们可以想方法拼了。(板书“怎样拼呢?”)
A、 要求学生先观察黑板上展示的七巧板,想一想用那几块图形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小组讨论尝试拼。
B、 选用两块拼和三块拼的学生汇报后在黑板上师范拼,其余学生跟着一起拼。(同时板书图形)
C、 师:除了用两块、三块拼之外,还可不可以用四块、五块、七块呢?大家试一试拼。
D、 2分钟后投影展示学生拼法。
(4) 师:刚才谁拼得方法最多?(板书:谁拼得最多?)
指名说说自己拼得方法,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拼法。最后老师总结:用四块拼三角形可以在三块的旁边再添一个大的三角形,五块的直接在黑板上的七巧板图上找出来,七块把两个大三角形添到五块哪里就可以了。(课件同步演示)
(二)拼长方形。P4的做一做:你能用一套七巧板拼几个长方形?
(1)读题。
(2)师:从题目我们又知道什么?谁来说一说从题目里你知道什么?(课件出示,内容和例题差不多)
(3)师:明确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后,我们可以想方法拼了。拼长方形相对拼三角形来说有点难度,大家自己试一试拼,拼好的让组内同学暂停下来,看看你是用什么图形拼出来的,接着在尝试其他拼法,看看5分钟之内谁拼得多?
(4)举手告诉老师你拼了几种拼法。课件欣赏各种拼法。
(三)机动;用一套七巧板拼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
三、小结。
师:大家回想一下刚才我们用七巧板拼三角形、长方形的时候,先做什么?在做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拼组图形的步骤:
1、 从题目中弄清楚“你知道什么”。(明确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求我们做什么?)
2、 想办法解决“怎样拼?”。
3、 在比较“谁拼得多”,我们要回顾自己的拼法和同学的拼法,找出一套拼图形的方法。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学得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