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练习一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练习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材共安排了12道题,其中第1~5题着重练习口算、笔算及其简单应用,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的笔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已有的知识,再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练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自我总结,自觉检查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的笔算方法。
2、难点: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准备“”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设计:
一:回顾知识,揭示课题
1、回顾
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回答
2、搭建知识结构
师:我们一起来按知识呈现的先后顺序,回顾:
第一: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第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第三: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竖式计算
第四: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些知识,学习“练习一”(板书课题:练习一)
2、分层复习,加深理解
(1)火车跑跑跑:口算练习
1、复习口算方法
师:同学想一想,我们在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时,是怎样算的?
生:(预设3人回答:先把整十数当成一位数,然后拿两位数乘一位数,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0)
2、生独立完成
师:现在请同学们边写边小声的说计算方法
3、汇报结果并提出要求
师:同学写好了吗?现在我们来接火车汇报结果。
师:在汇报之前老师提出一个小要求:先说计算结果,然后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汇报
4、小结: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汇报过程中算理思路很清晰,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我们在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时先把整十数当成一位数,然后拿两位数乘一位数,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0。
(2)蜜蜂采花蜜:先估计积大约是多少,再计算
1、回顾估算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和竖式计算
师:先来复习估算,想一想怎样估算?
生:预设
2、归纳方法
师:说的很清楚,就是把题中的每个两位数都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思考
3、估算结果
师:请同学们先同桌之间互相估一估书上这几题的结果,然后在汇报:你是怎样估的
生:汇报
师:看来同学对估算的方法已经掌握的很牢固了,学习估算有利于我们很快确定结果的范围
4、竖式计算
师:你们会用竖式计算吗?再竖式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生:预设1: 相同数位要对齐
预设2;从个位算起,不要忘了进位
预设3:先要相同数位对齐,然后用第二乘数的个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再用第二乘数十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乘到哪一位结果就要写在哪一位上,最后把两次结果加起来。
师:掌声送给他,步骤很清楚
师:小结:我们再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边指题目边说)先要相同数位对齐,然后用第二乘数的个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再用第二乘数十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乘到哪一位结果就要写在哪一位上,最后把两次结果加起来。
提问:我们要知道结果对不对还需要验算,乘法怎样验算呢?
生: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3)穿越彩虹桥:解决实际问题
1、书上第三题
(1)出示题目
师:仔细读题,从题目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生:每盒水彩笔10支,5盒一共50支。让我们求10盒,20盒,40盒,80盒各有多少支
师:要解决一共多少支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知道它们的数量关系然后才能列式解答。
提问:同学想一想,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呢?
生:(多人回答)每盒支数*盒数=一共支数(板书)
师: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你能列式解决吗?试一试
(2)汇报结果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计算结果?
追问:仔细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然后汇报
生1:每盒水彩笔10支,没有变化
生2:盒数越多,总支数就越多
生3:盒数5,10,20,40,80都是5分别乘2,4,8,16的积,总支数也是50乘2,4,8,16的积
师:观察的很仔细,分析的很清楚
(3)小结
师:在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也要扩大几倍
2、书上第9题
(1)出示题目
师:齐读题目,然后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提问: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生:买81块地砖,付出4000元,有3种不同的地砖分别价格为:第一块42元,第二块49元,第三块58元
问题:学校买的是哪块地砖?实际用了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师:信息找的很完整,我现在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学校买的是哪块地砖?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的辨别出来呢?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1:算出每块地砖的总价钱,看看哪个更接近4000元
师:这是个办法,有没有更简便的办法呢?
生2:估计一下
师:是个好办法,你能具体的说一说吗?
生2:先把81看作80,然后把42看作40,49看作50,58看作60,最后用80分别和40,50,60相乘,看看哪个结果最接近4000
师:掌声呢,以后在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不需要算出每块砖的结果,我们只要估计出大约的结果就可以了
(2)解决第二个问题:实际用了多少元?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生:总砖数*每块砖的价格=总价格(板书)
师:同意吗?还有谁来说一说
提问:该怎么列式呢?
生:81*49=3969(元)
(3)解决第三个问题:应找回多少元?
师:谁来说一说
生:付出的钱—用掉的钱=应找回的钱,也就是4000—3969=31(元)
师:说的真好,看来同学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已经得心应手了,接下来,我们来搞点高难度
3、书上第10题
(1)出示题目
师:自行读题,圈出信息和问题
(2)汇报信息和问题
师:已经装满15车,每车28筐,还剩下16筐
提问:这三个条件哪两个条件是有联系的?
生:已经装满15车,每车28筐,这两个条件有联系
追问:根据这两个条件能求出什么?
生:已经装满多少筐
师:知道已经装的筐数,那求一共收获苹果多少筐?该怎么办呢?
生:已经装满的筐数+还剩下的筐数=一共收获的筐数(板书)
师:也就是说,我要先求出已经装满的筐数,然后拿已经装满的筐数+还剩下的筐数=一共收获的筐数
师:独立列式,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写,并说一说你想法
(4)拓展练习,灵活运用
出示题目:小明家住在拓基大厦13楼,楼层之间台阶数相同,他从一楼到三楼要走30台阶。如果他从一楼走楼梯回家,一共要走多少级台阶?
(1)审题
师:仔细读题,想一想要求一共要走多少级台阶?该怎么办?
然后和同桌交流
(2)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1:要先知道从1楼到他家,一共要走几层
师:说的有道理,还有谁要补充?
生2:还要知道每层楼有多少个台阶
师:补充的真及时,谁能把这两个同学想法综合在一起,完整的说一遍
生3:先算出从1楼到他家,一共要走几层,再算出每层楼有多少个台阶,最后用总层数*每层台阶数=总台阶数
师:说的真完整,你们会列式了吗?试一试
(3)汇报
13-1=12(层)
3-1=2(层)
30/2=15(个)
15*12=180(个)
追问:每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3、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每盒支数*盒数=一共支数
总砖数*每块砖的价格=总价格
已经装满的筐数+还剩下的筐数=一共收获的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