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脑工作时会发热,当升温到一定值时,温控开关S1自动闭合,风扇启动,加快散热从而保护电脑。如果断开电源总开关S2,风扇M和其他工作系统同时停止工作,根据上述特点,图中,符合散热控温特点的原理图( )
A. B.
C. D.
2.洋洋设计了一个自动测高仪,给出了四个电路,如图所示,R是定值电阻,R 是滑动变阻器。其中能够实现身高越低,电压表示数越小的电路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电路正常工作。现只将S2断开,则( )
A.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B.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C.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 D.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4.小军同学骑车上学,因为赶时间经常忘记收起自行车支架便骑车或没有锁车就离开,因此他想设计提醒收支架和锁车的电路。要求:当车的支架支起(开关S1闭合)时,蜂鸣器响起,提醒锁车;当车上好锁抽出钥匙(开关S2断开)后,蜂鸣器停止发声。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中点向右移时( )
A. 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B. 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C. 电压表 V的示数变大 D. 电压表 V与电流表A2之比变小
6.如图所示的电路,将A、B两端接入10V电源,电压表示数为4V;拆去A、B两端电源,再将C、D两端接入20V电源,电压表示数为12V,则R1:R3的值为( )
A.3:2 B.1:1 C.9:4 D.4:9
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 )
A. 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 B. 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小
C. 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 D. 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压表V2示数变大
8.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V,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伏不变
C.滑动变阻器向左滑动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大
D.将Rx从5欧换成10欧后,应将滑片p向左移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
B.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C. 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D. 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变小
10.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50Ω 0.5A”,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得到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 V;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取值范围是 。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a向b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 V,R1的阻值为 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两电表的示数对应于乙图中的 点(选填“A”、“B”、“C”“、“D““E“)。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伏。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1、L2都不亮。小鹭同学用电压表检测后,得出L1断路的结论。其测量结果应该是:Uab=________伏,Ubc=________伏,Uac=________伏.
13.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防止损坏电流表,在不能事先估计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应先进行 ,以正确选择电流表或电流表的量程。
(2)小方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请你将电路连接完整。
(3)小方将以上电路连接完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灯泡L1和L2发光、电流表A1和A2有示数、电流表A示数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4)排除故障,进行实验,小方记录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L1电流I1/A L2电流I2/A 干路电流I/A
1 0.1 0.1 0.2
2 0.3 0.3 0.6
3 0.4 0.4 0.8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小方发现通过两条支路的电流总是相等。为了探究这个发现是否具有普遍性,可以 ,再进行实验。
14.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①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②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
③对数据进行处理。
(1)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无读数,电压表有读数但不变。判断电路的故障是________。
(2)排除故障,得出实验数据,绘制成乙图像。根据乙图像,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某小组的同学在处理数据时发现,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恰好等于R的阻值,这是一种巧合吗 于是同学们想利用其他小组的实验数据来进一步论证,他们选用了前面小组R=10Ω的数据,发现和自己小组的结果一致。于是就得出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恰好等于R的阻值的结论。请你对该小组的论证提出自己的看法________。
15.甲醛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因此装修房屋时检测甲醛污染指数很重要。如图甲是一款甲醛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图。电源电压恒为3V,R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0为可以感知甲醛污染浓度的可变电阻,其阻值随甲醛污染指数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当污染指数在50以下为轻度污染,50﹣100之间为中度污染,100以上为重度污染。问:
(1)由分析图甲和图乙可知当污染指数越大,电压表的示数 越大 (填“越大”或者“越小”)。
(2)污染指数为50时,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大?
(3)通过计算说明电压表示数为1V时,是否属于重度污染?
16.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U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电流表A的示数为I,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 , 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移动滑动变阻器得到在不同电流下的U1—I图线和U2—I图线,如图乙所示。
(1)随着电路中电流的增大,电压表V1的示数U1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
(2)在U—I坐标中两条图线在Q点相交,此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是_____Ω;
(3)请根据图像求电源电压U 和定值电阻R0的阻值。
17.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在甲图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4V,电流表示数为0.4A;乙图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6V.求:
(1)R1、R2的阻值;
(2)乙图中电流表示数。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B 6.C 7.A 8.C 9.D
10.6;2Ω~50Ω。
11.6;10;B。
12.3;0;3
13.
(1)试触;(2)如图(3)电流表A短路;(4)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
14.(1)R开路(2)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这种说法错误,应该实验当R≠10Ω的情况下,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15.解:(1)由图象可知,当污染指数越大,可变电阻的阻值越小,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可变电阻分担的电压越小,
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定值电阻分担的电压越大,即电压表示数越大。
(2)由图象可知,污染指数为50时,可变电阻连入电路中的阻值为5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0.05A。
(3)电压表示数为1V时,电路中电流:
I0.1A,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可变电阻两端电压:
U0=U﹣UR=3V﹣1V=2V,
由欧姆定律得,可变电阻连入电路中的阻值:
R0′20Ω,
由图象可知,电阻为20Ω时,污染指数为150,属于重度污染。
答:(1)越大;
(2)污染指数为50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05A;
(3)通过计算说明电压表示数为1V时,属于重度污染。
16.(1)减小(2)0
(3)解:由图像可知:电源电压U=4.5V
U1=1.5V时,电路中的电流I=3.0A
两端的电压Uo=U-U1=4.5V-1.5V=3.0V
的电阻 =
17.解:(1)在甲图中,R1、R2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总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R110Ω,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R2两端的电压:
U2=U﹣U1=6V﹣4V=2V,
则R25Ω;
(2)在乙图中,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总电流,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两支路的电流分别为:
I10.6A,I21.2A,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流表的示数:
I=I1+I2=0.6A+1.2A=1.8A。
答:(1)R1、R2的阻值分别为10Ω和5Ω;
(2)乙图中电流表示数为1.8A。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一课一练”
4.7 电路分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