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学习
目标
1.描述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情景引入
在正常情况下,只有一个精子能与卵细胞结合。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给子代带去了什么?
讲授新课
1、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什么传递给子代?
基因
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是什么?
精子和卵细胞
讲授新课
1
基因、DNA和染色体
1.概念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位置
存在于DNA分子上
基因
3.功能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DNA
1.概念
有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位置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3.功能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携带遗传信息
染色体
1.概念
细胞核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2.位置
存在于细胞核上
3.组成
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经过整理后绘制的人(女)体细胞内的染色体
数一数人体细胞内的有多少条染色体?
为什么将这些染色体画成一对一对的?
23对
因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观察与思考
1
2
每条染色体上都有染成不同颜色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一个基因吗?
不是。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基因是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
请你根据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作用的DNA片段。
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
一个DNA分子中有许多个基因
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关系图解
基因
DNA
染色体
细胞核
细胞
生物体
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细胞和生物体的包含关系
讲授新课
2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
亲代
生殖细胞
子代
父亲
母亲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子女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对
对
条
条
对
对
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在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但并不是任意的一半,而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DNA
染色体
细胞核
精子
卵细胞
成对
一半
成单
成对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基因、DNA和染色体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人类有23对(46条)染色体。染色体一般呈现X形。
2、同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是一定的。
3、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单个存在的,其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课堂总结
B
当堂训练
B
B
B
当堂训练
C
C
当堂训练
D
D
当堂训练
B
B
当堂训练
C
C
当堂训练
B
B
当堂训练
C
C
当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