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苏武传》复习学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苏武传》复习学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5 12:0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高考一轮复习统编教材选修中:
《苏武传》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一、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
二、理解《苏武传》中主人公的思想品质及其影响意义,提高写作水平。
【导入学习】
《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自主学习】
一、作者:。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二、《汉书》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合作学习】
三、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武,字子卿。少以( )父任( ),兄弟并为郎。稍( )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 )行( )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因厚赂单于,答( )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 )常惠等募( )士( )斥候( )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 )遗( )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 )也。
②方欲发使送武等,会( )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 )胡中。及卫律所将( )降者( ),阴( )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 )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 )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 )蒙( )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 )与常。
③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其一人夜( )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 )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 ),以状( )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 )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宜皆降( )之。”
④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 )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 ),覆武其上,蹈( )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 )归营。单于壮( )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 )张胜。
⑤武益( )愈(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 )虞常,欲因此时降( )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 )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复举剑拟( )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 )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 )两主,观祸败。若( )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⑥律知武终不可胁,白( )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 )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 )雪,武卧啮雪,与旃( )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 )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
羝乳( )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 )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 )纺缴,檠( )弓弩,於靬王爱之,给( )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
⑦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 )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 )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 )人之地,信义安( )所见( )乎?前长君( )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触柱折辕,劾( )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 )河东后土( ),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 )已不幸( ),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 )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 )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 )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 )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 ),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 )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 )所恨( )。愿勿复再言!”
⑧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 )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 ),效( )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 )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 )去。
⑨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汉求武等,匈奴诡言 )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 )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语以让( )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使曰:“武等实在。”
⑩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 )降及物故( ),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 )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 )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应用学习】
四、字词+句型
(一)解释下列多义词。
1.幸
①幸蒙其赏赐
②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
③而君幸于赵王
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⑤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坐
①副有罪,当相坐
②停车坐爱枫林晚
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3.因
①君因我降
②因厚赂单于
③于今无会因
④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4.乃
①见犯乃死,重负国
②乃幽武置大窖中
5.为
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②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③凿地为坎,置煴火
④子为父死,无所恨
⑤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⑥皆为陛下所成就
(二)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节是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
B.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D.古代“国”常用来指都城,同时也指诸侯被分封的领地。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B.斧钺是古代军中刑戮;汤是滚开的水,镬是古代的大锅,汤镬是古代一种酷刑,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
C.如今的“丈人”一词,都是指妻子的父亲,有时也说“老丈人”。但在古代,“丈人”一词并不是指妻子的父亲,而是对年长的人的尊称。
D.汉代使臣所持的节由皇帝授予,是国家的象征,保护它也体现出对国家忠贞的感情。不仅汉廷派往匈奴等处的使者持节,皇帝派往分封于各地的诸侯王的使者,同样要持节。
【应用学习】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宣宗宣德元年,礼部进《籍田仪注》,上观之,谓侍臣曰:“先王制籍田,天子率公御躬秉耒耜,贵有实心耳。不然,三推五推,何益于事!”侍臣曰:“先王制礼有本有文,苍生之福也。”户部奏青州借官粮赈饥,乞复勘,然后给。上曰:“民饥无食,当如拯溺救焚,即命就便分给。”
三年六月,上谕朝臣:“贪浊奈何?”杨士奇对曰:“贪风始永乐末,今更甚。太宗尝数疾不视朝,扈从之臣,请托贿赂,公行无忌。”杨荣曰:“当是时,惟方宾有贪名。”上即顾荣问:“今日贪者谁甚?”对曰:“莫甚刘观。”士奇曰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曰除恶务本顾现去谁代观者 士奇曰:“通政使顾佐廉公有威。”荣曰:“佐为京尹,禁防下吏,政清弊革。”上喜曰:“顾佐乃能如是!”阅数月,乃命观巡阅河道,而以佐代之。寻下观狱。
上与侍臣论历代户口盛衰。上曰:“户口之盛衰,足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汉武末年乃悔轮台,炀帝遂以亡国,玄宗卒至播迁,皆足为世大戒。”
九月庚戌朔,驻跸蓟州,进州官谕之曰:“此汉渔阳郡也。昔张堪为政,民有乐不可支之谣,尔曹勉之!”又进者老谕曰:“今岁丰稔,无他虞,善训厉子孙,务礼义廉耻,毋安温饱自弃。”
四年春,上召大学士杨薄谕曰:“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倦倦。今幸百姓稍安,顾祸乱生于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薄顿首谢:“臣不敢忘报。上曰:“直箴朕过,报朕多矣。”薄又顿首谢曰:“直言求之非难,受之为难。”上曰:“然。”
(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宜致治》)
文本二:
赞曰: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仓庾充羡,闾阎乐业。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选自《明史·本纪九》)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士奇曰/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曰/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
B. 士奇曰/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曰/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
C. 士奇曰/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曰/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
D. 士奇曰/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曰/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宣宗,明朝皇帝朱瞻基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的名号。
B. 籍田,天子率臣子亲自耕田的典礼,又指天子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文中指后者。
C. 庚戌朔,指庚戌日初一这天。这与《登泰山记》中“戊申晦”的纪日法相同。
D. 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也用来指平民居住的地区,文中代指百姓。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永乐末年,一些官员公开行赠受贿,贪腐之风盛行。杨士奇和杨荣一致认为顾佐廉正有威名,可以取代刘观,这与明宣宗的想法不谋而合。
B. 汉武帝和隋炀帝,或穷兵黩武,或大兴土木,致使户口衰减,国家动荡,甚至社稷覆亡,明宣宗认为他们都是后世治世的鉴戒。
C. 汉代的张堪担任渔阳郡太守时,百姓安居乐业,当地传唱民谣以颂扬他。明宣宗告诚蓟州官吏,要努力向张堪学习。
D. 明宣宗深知创业艰难,守成不易,日夜忧思国事。当天下逐渐安定时,群臣多有阿谀之辞,明宣宗对此表示厌恶,希望贤臣全力辅佐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饥无食,当如拯溺救焚,即命就便分给。
(2)今岁丰稔,无他虞,善训厉子孙,务礼义廉耻,毋安温饱自弃。
14. 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明宣宗时社会出现“治平之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
①武,字子卿。少以(因为)父任(被任用),兄弟并为郎。稍(渐渐)迁至栘中厩监(指管理马厩的官)。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十几批)。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音dànɡ,抵押)。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古义是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行(辈)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旄节出使匈奴,送被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因厚赂单于,答(回报)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临时充任使臣属吏)常惠等募(招募)士(士卒)斥候(侦察兵)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礼物,财物)遗(送给)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希望)也。
②方欲发使送武等,会(正当、适逢)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陷没)胡中。及卫律所将(带领)降者(投降匈奴的人),阴(暗地里)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拜访)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希望)蒙(蒙受,得到)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古义指一般财物)与常。
③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动手),其一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被活捉)。单于使卫律治(处理)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被揭发),以状(情况)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事情到了这种地步,这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牵攀,招供)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宜皆降(使动用法,使……投降)之。”
④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受审讯)。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骑快马)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无焰的火),覆武其上,蹈(踩)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名词作动词,抬扛)归营。单于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逮捕,监禁)张胜。
⑤武益(渐渐)愈(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判罪)虞常,欲因此时降(使动用法,使……投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判处)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相连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复举剑拟(比划,用兵器作杀人的样子)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满)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白白地把身体给野草做肥料,谁又能知道呢)!”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我要见你干什么)?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使动用法,使……争斗)两主,观祸败。若(你)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⑥律知武终不可胁,白(禀告)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禁闭)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断绝粮食,不给他吃的、喝的)。天雨(音yù,下)雪,武卧啮雪,与旃(同“毡”,毛织的毡毯)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迁移)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公羊),羝乳(名词作动词,生子)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到北海后,公家发给的粮食不来,他只好掘野鼠、收草实来吃)。杖(名词作动词,执,拄)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古义是拿着),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名词作动词,结网)纺缴,檠(名词作动词,用檠矫正弓弩)弓弩,於靬王爱之,给(供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陷于困境)。
⑦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访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一向关系很好),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古义是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通“无”)人之地,信义安(何)所见(同“现”)乎?前长君(您的大哥,指苏武的哥哥)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殿阶,台阶),触柱折辕,劾(被弹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名词作动词,祭祀)河东后土(指地神),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您的母亲,指苏武的母亲)已不幸(古义是去世),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妹妹)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使动用法,使……受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关押)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超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再说皇帝现在年事已高,法令没有定规,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就有几十家,连自己的安危都难以预料,您又为谁守节呢)?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是栽培,提拔),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指皇上的亲近之臣),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的确,确实)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通“无”)所恨(遗憾)。愿勿复再言!”
⑧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音fèn,料想)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 (通“欢”,欢乐),效(献出)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名词作状语,向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同“诀”,辞别)去。
⑨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也叫“和戎”“和蕃”,这里指政治联姻)。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欺骗说)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完全,详尽)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使者大喜,如(按照)惠语以让(责备)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道歉)汉使曰:“武等实在。”
⑩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已经)降及物故(死亡),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在)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一共)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四、字词+句型
(一)解释下列多义词。
1.幸
①幸蒙其赏赐(动词,希望)
②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名词,幸运)
③而君幸于赵王(动词,宠幸)
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副词,侥幸)
⑤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副词,幸而)
2.坐
①副有罪,当相坐(动词,治罪)
②停车坐爱枫林晚(介词,因为)
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座”,座位)
3.因
①君因我降(介词,通过)
②因厚赂单于(介词,趁机、趁此)
③于今无会因(名词,原因、机缘)
④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副词,于是、就)
4.乃
①见犯乃死,重负国(副词,才)
②乃幽武置大窖中(副词,于是、就)
5.为
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动词,做)
②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介词,替,给)
③凿地为坎,置煴火(动词,作为)
④子为父死,无所恨(介词,为了)
⑤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动词,成为)
⑥皆为陛下所成就(表被动)
(二)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1.答案 C 解析 “户籍”应由户部掌管。
2.答案 A 解析 “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有的朝代,也可能是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盛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应用学习】
五、10.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肃”是动词,“百僚”是“肃”的宾语,所以“肃”和“百僚”不能断开。从而排除AB。“则不肖御史皆效之”与“则不肖有司皆效之”是对称句,且“则”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引出后面的分句(假设的结果),其前都要断开,从而排除D。该句的译文是:杨士奇说“风纪是用来约束百官的,风纪官如果这样了,那么无能的御史大夫就会效法他的清正,御史清廉的巡游四方,那么不才的属员都会效仿他”。皇帝叹息说:“除恶务本,但如果罢免了刘观,谁来取代他的职务呢?”故选C。
11.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B.“又指天子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文中指后者”错误。从原文“天子率公御躬秉耒耜,贵有实心耳。不然,三推五推,何益于事”可知:此处的“籍田”是前者。故选B。
12.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13. (1)百姓饥饿无食,应当像拯救溺水的人和救助被火烧的人一样,一旦有需求就应立即拨付给他们。
(2)今年谷物丰稔,不要有其他的担忧,要好好教育子孙,让他们知晓礼义廉耻,不要只是贪图安逸温饱,而自甘堕落。
14. ①皇上重视农业生产,率先垂范。②敢于反腐,惩罚贪官污吏。③以史为鉴,善于与民休息。④忧勤国事,善于纳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的采分点:“无食”,没吃的(东西);“拯溺救焚”,拯救溺水者,救助火灾;“即命”,如果有请求(需要)。
第二句的采分点:“岁”,年;“丰稔”,丰收;“虞”,担心;“训厉”,教诲勉励;“务”,重视;“毋”,不要。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宣宗宣德元年,礼部进献《籍田仪注》,皇上阅览后,对身边的侍臣说:“先王制订了率群臣耕田的典礼,亲自拿着耒耜等工具去耕种,最难能可贵的是有务实之心罢了。如不这样,天子推三下,三公推五下,对事有什么帮助呢!”侍臣回答说:“先王考订的籍田制是符合礼和文献的,这实在是苍生的福气啊。”户部启奏青州借用官粮赈济灾民,但要求反复勘验数目,然后供给。皇上说:“百姓饥饿无食,应当像拯救溺水的人和救助被火烧的人一样,一旦有需求就应立即拨付给他们。”
三年六月,皇上宣告朝臣说:“对于贪官污吏该怎么办?”杨士奇对答说:“贪污风气从永乐末年开始,现在更加严重了。明太宗曾经多次染疾不上朝,阿谀逢迎之臣,就贿赂成风,公开行贿、受贿毫无禁忌。”杨荣说:“正当那个时侯,只有方宾有贪污之名。”皇上立即回头问杨荣说:“当今贪污最厉害的是谁?”回答说:“没有比刘观更贪的了。”杨士奇说:“风纪端正严明是用来约束百官的,风纪官如果这样了,那么不才的御史大夫就会效法他的清正,御史清廉的巡游四方,那么不才的下属官员都会效仿他。”皇上叹息说:“除恶务本,但如果罢免了刘观,谁来取代他的职务呢?”杨士奇说:“通政使顾佐清廉很有威严。”杨荣说:“顾佐担任京都府尹,对下属管理很严厉,政治清明,革除了很多弊端。”皇上高兴地说:“顾佐竟然是像这样好的人选!”过了几个月,就下命刘观巡视河道,而让顾佐取代他。不久把刘观逮捕下狱。
皇上同侍臣谈论历朝历代户口兴盛衰落的事情。皇上说:“户口的盛衰问题,完全能够看出这个国家是太平盛世还是乱世。户口兴盛多是由于采用了休养生息政策,户口的衰落往往是因为大兴土木和兵戈四起。汉武帝沿承文帝、景帝的余威,隋炀帝继承隋文帝之后,最初也是十分兴盛,后来出现了安史之乱,难道不是仅仅凭借富庶繁荣而不知对百姓休养生息吗?汉武帝末年就后悔征伐轮台,隋炀帝也因此而亡国,唐玄宗死后朝代的衰颓流转,都完全可作为后世引以为戒的教训”。
九月庚戌,农历初一这天,皇上到达蓟州,把州官叫进来告诉他们说:“这个地方是汉代的渔阳郡,过去张堪在这里为政,百姓有十分幸福康乐的民谣传颂,你们要好好地干啊!”又把老年人召进来明确告诉说:“今年谷物丰收,不要有其他的担忧,要好好教育子孙,让他们知晓礼义廉耻,不要只是贪图安逸温饱,而自甘堕落。”
四年春,皇上召见大学士杨薄并明确告知说:“我每每想到创业艰难,守成更是不易,早晚忧虑。所幸当下百姓稍微安康了,不过担心的祸乱产在没有意料的情形中。近段时间以来众臣喜欢说一些歌功颂德的话,让人十分厌烦,爱卿要好好地辅佐我哟。”杨薄叩头称谢说:“我一定不会忘记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皇上说:“直言指出我的过时,就是最好的报答。”杨薄再次叩头答谢说说:“要得到直言并不是难事,能接受直言才是最困难的。”皇上说:“对”。
(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宜致治》)
文本二:
有诗称赞说:宣宗即位以后,官吏非常称职,政事太平,粮仓丰盈,百姓和乐。大抵是明朝建立到这一朝经过了六十年,百姓的安然美好的气象渐渐地呈现,蒸蒸日上有太平盛世的景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