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下第六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八下第六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22 15:10:37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大团结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六课
(1956年——1966年)
请在课本上找出1956年——1966年我国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1956年“八大”召开;
1958年总路线提出;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1年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探索中的良好开端
1、时间:
2、地点:
3、主要内容:
1956年
北京
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八 大 主 要 内 容
(1)、国内主要矛盾
(2)、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解决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所制定的任务是正确。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二、 1958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人民日报》1958年元旦社论,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口号,
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新壁画,新农村里把根扎。
农民都爱新壁画,村村都把壁画画。
跃进车,跃进马,处处都是跃进画。
新壁画,会说话,教育人心向灯塔。
农民思想得鼓舞,生产劲头比天大。
实现建设总路线,人人心里笑开花。
当时农村盛行的歌谣:
小组讨论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正确性: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
2、错误: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片面强调“快”,导致“左”倾错误的泛滥。
1958年总路线造成的失误是什么?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这些失误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1958年《人民日报》经常出现的一句话:
“地的产量是由人的胆量决定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大跃进”时期农业
“高产卫星”宣传画
千斤重的大南瓜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一个萝卜重千斤,两头毛驴拉不动”
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1月9日报道2000斤
6月30日报道5103斤
7月25日报道9195斤
9月25日报道130434斤
1959年各地报道水稻
亩产情况----你信吗?
“大跃进”中各地报道的农产量纪录:
一颗白菜500斤,小麦亩产12万斤,
水稻亩产13万斤,土豆亩产120万斤
【感悟历史】
《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
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共产风
人民公社时期的“共产风” (1958年)
鼓足干劲加油干
放开肚皮吃饱饭
人民公社好
人民公社的社员在劳动
头遍哨子不买帐,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农村的顺口溜
高指标(工业上的钢产量翻番,农业上的粮食产量“放卫星”)
瞎指挥(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浮夸风(说假话)
“共产风”(一切归公社所有,吃公共食堂,不要钱)。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 危害
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的严重失误,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
造成错误的原因:
1、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认识不足。
2、缺乏建设经验,急于求成。
3、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讨论
结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我党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谈谈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教训:
1、经济建设要认清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
原因:
1、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认识不足。
2、缺乏建设经验,急于求成。
3、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自然灾害
苏联背信弃义
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
三、国民经济的困难和调整恢复
调整恢复
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年度 粮食产量 比上年减少
1958年 4000亿斤
1959年 3400亿斤 600亿斤
1960年 2870亿斤 530亿斤
1961年 2950亿斤
  在十年探索中,党的指导思想以及所制定的方针、政策等,虽然有过失误,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取得巨大成就。
三、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2、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王进喜
雷 锋
建设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
焦裕禄
邓稼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看谁速度快
大庆铁人
两弹元勋
党的好干部
解放军好战士
王进喜
邓稼先
焦裕禄
雷 锋
课堂检测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 ) 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 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
B 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
C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过程中
D 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中
B
1、“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 )
A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A
4、标志着我国结束靠“洋油”时代的重大事件是 ( )
A 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建成 B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 D 大庆油田建成
D
3、忽视客观规律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造成下表中1957年与1960年我国粮食人均数量(单位:千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949年 1957年 1960年 1967年 1972年
人均数量 202 263 212 228 289
A 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五四运动
B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献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通过认识“大跃进”时期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
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民族脊梁,值得学习。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教学重点 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让学生感受建国初期全国人民踊跃建设的热情。同时导入新课。
教师解说:从1950年到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先后经历的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新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但是对中国来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是个全新的任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那个时代,我们的先辈们是怎么样建设新中国的。
合作、探究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请在课本上找出1956年——1966年我国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明确:1956年“八大”召开;
1958年总路线提出;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1年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1 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
明确: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此,召开八大,开始探索。
2 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
明确: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 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明确: 中共八大解决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所制定的任务是正确。
4 1958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5 怎样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
它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因大家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片面强调“快”,导致“左”倾错误的泛滥。
教师指出:三大改造后期就已经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现象,这时人们的思想情绪更加狂热起来,终于导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6 出示图片并讨论: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
明确: 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国出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画中诗句里,“肥猪赛大象”属于浮夸,“全社杀一口”的“社”指人民公社,“足够吃半年”是社员共同吃“大锅饭”,属于“共产”风。
7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
明确:对国情分析不够细致,缺乏建设经验,存在急于求成情绪,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等。
8这些严重失误产生了什么危害?
明确 由于这些严重失误加上自然灾害,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
9讨论:结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我党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谈谈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然后师概括明确。
明确:要发扬艰苦创业,报效祖国,勤俭节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经济建设中更要尊重科学,遵循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教师指出:为此,党和政府从1961年春天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缩短基建战线,保证重点工程;在农村坚决纠正“共产”风;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等。这些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在这个时期的探索过程中,从群众和干部中都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取得显著的建设成就。
二、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让学生在书本中找出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然后出示图片进行对照。
师强调在这里时期虽然有所失误,但是从整体上看,我们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时出现的先进人物及其事迹,对照图片认识这些先进人物
然后根据下表“对号入座”
大庆铁人 两弹元勋 党的好干部 解放军好战士
王进喜 邓稼先 焦裕禄 雷锋
3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第22页第8题,24页第6、8两题。
作业
完成课堂检测和练习
课后完成导学案第6课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