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九年级科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D A C B B D D
11 12 13 14 15
D B B D 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第22题4分,其余每空2分,共34分)
16、(1)灼烧闻气味; (2) B
17、(1) AB ; (2) Na2CO3 ; (3) H2SO4+Fe═FeSO4+H2↑
18、 1:2 ; 变大
19、 2 ; 20 ; 1 。
20、(1)Ⅰ试管中石灰石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Ⅱ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Ⅱ试管中的浑浊又变澄清,且有气泡产生;
CaCO3+2HCl═CaCl2+H2O+CO2↑或者Ca(OH)2+CO2═CaCO3↓+H2O.
21、 2:1 , 2:1 。
(
L1
)2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23、(1)第一套装置中水沸腾,第二套装置中水不沸腾;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碳酸钠微溶于酒精,因此会部分析出;
24、(1)匀速;(2)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25、(1)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变大;
(2)木块移动距离的大小;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3)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26(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 c ;(3) 5.8 , 2 ;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第27小题6分,第28、29、30、31小题8分,第32小题7分,共45分)
27、(1)小木棍颜色变黑; (2) 2:1 ; 8:11 ;
28、(1)Mg(OH)2;
(2)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图象中开始没有沉淀生成。
(3) 2 ; (4) HCl、MgCl2 。
29、(1)使硫酸铜、硫酸亚铁完全反应。
(2)取固体D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固体D中不含有锌,说明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足量。
(3) > 固体D
30、 提纽 ; m1gl , Mgx2 ,
31、答:(1)拉力的功率为120W;
(2)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200N;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值是88.9%。
18.(1)一、二 ;
(2)5:1 ;
(3) 105.5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九年级科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第 1~10小题,每小题 4分,第 11~15小题,每小
题 3分,共 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C D A C B B D D
11 12 13 14 15
D B B D C
二、填空题(本题共 8小题,第 22题 4分,其余每空 2分,共 34分)
16、(1)灼烧闻气味; (2) B
17、(1) AB ; (2) Na2CO3 ; (3) H2SO4+Fe═FeSO4+H2↑
18、 1:2 ; 变大
19、 2 ; 20 ; 1 。
20、(1)Ⅰ试管中石灰石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Ⅱ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Ⅱ试管中的浑浊又变澄清,且有气泡产生;
CaCO3+2HCl═CaCl2+H2O+CO2↑或者 Ca(OH)2+CO2═CaCO3↓+H2O.
21、 2:1 , 2:1 。
L1
2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4小题,每空 3分,共 36分)
23、(1)第一套装置中水沸腾,第二套装置中水不沸腾;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碳酸钠微溶于酒精,因此
会部分析出;
24、(1)匀速;(2)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25、(1)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变大;
(2)木块移动距离的大小;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3)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26(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 c ;(3) 5.8 , 2 ;
四、解答题(本题共 6小题,第 27小题 6分,第 28、29、30、31小题 8分,第
32小题 7分,共 45分)
27、(1)小木棍颜色变黑; (2) 2:1 ; 8:11 ;
28、(1)Mg(OH)2;
(2)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图象中开始没有沉淀生成。
(3) 2 ; (4) HCl、MgCl2 。
29、(1)使硫酸铜、硫酸亚铁完全反应。
(2)取固体 D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固体 D中不含有锌,
说明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足量。
(3) > 固体 D
30、 提纽 ; m gl , Mgx ( , 2 1) 1 2 2 1
31、答:(1)拉力的功率为 120W;
(2)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 200N;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值是 88.9%。
18.(1)一、二 ;
(2)5:1 ;
(3) 105.5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九年级科学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和答题卷。试题卷共8页,有4个大题,32个小题,满分为170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 O:16Na:23 Mg:24 S:32 C1:35.5Ca:40Fe:56Cu:64 Zn:65 Ba:137
本卷g取10N/kg
试题卷I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俗名、化学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烧碱、碳酸钠、Na2CO3 B.纯碱、氢氧化钠、NaOH
C.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D.熟石灰、氧化钙、CaO
2.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道钉撬 B.钢丝钳 C.开瓶扳手 D.筷子
3.小刚看到校园里的庄稼枝叶稀疏、叶色发黄,有倒伏现象,应建议施用的化肥是( )
A.Ca(H2PO4)2 B.CO(NH2)2 C.KNO3 D.NH4NO3
4.李阳同学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为6N的足球,球离开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2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李阳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
A.2000J B.600J C.120J D.0J
钛合金在航空工业有重要用途,工业制钛的一个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则X的化学式为( )
A.SO3 B.SO2 C.H2SO3 D.H2O
6.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鹊”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烷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烷是有机物 B.甲烷具有可燃性
C.液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D.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
7.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H2(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B SO2(HCl气体)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
C NaCl溶液(CaCl2溶液) 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D FeCl2溶液(CuCl2溶液) 加入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氯化铵(NH4Cl)晶体与消石灰[Ca(OH)2]共热制取氨气。若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一瓶氨气,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是( )
A.①接③ B.①接⑦,⑧接⑥ C.①接⑦,⑧接⑤ D.②接④
9. 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10.在化学反应 2A+B2═2AB 中,A 与 B2 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 12 克 A 和 10克 B2 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2 和 A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 2:5
B.生成的 AB 的质量为 22g
C.该反应一定是个吸热反应
D.该反应不可能是 2Zn+O22ZnO
11. 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完全变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BaCl2溶液(提示:BaCl2溶液显中性)
B.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
C.甲溶液的作用仅为检验Na2CO3是否存在
D.若Ⅱ有明显现象、Ⅲ无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完全变质
12.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 拉绳时,物体的速度 和物体上升的高度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0-1s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10N B. 1-2s内,拉力 做的功是187.5J
C. 2-3s内,拉力 的功率是100W D. 2-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
向10.7g Mg、Zn、Fe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了10.1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结晶,干燥,获得的固体中硫酸根的质量是( )
A.0.3g B.28.8g C.39.5g D.20.3g
14.如图,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实验时,将橡皮筋一端系上小球,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球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球从A点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球下落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到达B点时受力平衡,其动能达到最大
B.从A点到C点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C.小球在C点时受力平衡,速度为零
D.从A点到C点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橡皮筋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15.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B.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d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产生
D.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试题卷II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第22题4分,其余每空2分,共34分)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的方法是▲。
(2)铁与铬(Cr)、镍(Ni)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选填序号).
A.合金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17. 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你据图回答。
(1)A、B、C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填字母);
(2)要使反应①和②的现象不同,物质D可以是▲(填化学式);
(3)稀硫酸在工业中还可以用于除锈,当铁锈除完后,还要用水把多余的硫酸冲洗掉,请问要除去多余的硫酸的原因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第
18
题图)
) (
(第
17
题图)
)
18.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在B点悬挂重物G,在C点用弹簧测力计勾住,使杠杆AB在水平方向平衡。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G,则AC:BC=▲。若弹簧测力计改为沿图示虚线方向拉,使杠杆AB 仍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用F=10N水平拉力,使重1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了0.5m,若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及其摩擦均不计。图中作为动滑轮使用的是▲(填写标号),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N,绳子的自由端移动了▲m。
(
(第
20
题图)
) (
(第
19
题图)
)
20.按如图连接好的装置图,在Ⅰ试管中加入几块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在Ⅱ试管中装入一定量澄清石灰水.
(1)打开止水夹,则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2)反应片刻后夹紧止水夹,出现的现象是▲,写出Ⅱ试管中发生的一个反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1. 如图,一长为L的粗细不均匀的水泥电线杆,重心在距A端处,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1将A端抬高h(B端仍在地面上)时,F1做功为W1;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2将B端抬高h(A端仍在地面上)时;F2做功为W2,则F1:F2=▲,W1:W2=▲。
(
(第
22
题图)
) (
(第
21
题图)
)
22.如图所示,杠杆AO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的示意图。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23.小科在验证“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①20℃、101KPa时,1体积H2O中最多可溶解1体积CO2,1体积酒精中最多可溶解0.3体积CO2;②20℃,在酒精中,NaOH易溶,Na2CO3微溶。
(1)用两套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在第一套装置注入3mL浓NaOH溶液;在第二套装注入等量的H2O,振荡试管;观察到▲(填现象),可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将3mL浓NaOH溶液注入试管后,观察到注射器自动向左移动,最终注射器中剩余5mL酒精,试管内出现白色沉淀物。出现白色沉淀物的原因是▲。
24.小红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提出了以下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红用木板搭成了如图所示
的装置进行探究,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斜面倾角 物重G/N 拉力F/N 斜面高度 h/m 斜面长度 s/m 有用功 W有用/J 总功 W总/J 斜面机械效率η
① 30° 5 4.2 0.6 1.2 3 5.02
② 30° 3 2.5 0.6 1.2 1.8 3 60%
③ 42° 3 2.8 0.8 1.2 2.4 3.36 71%
(1)在实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
(2)对比②③两次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25. 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图的装置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实验组别 钢球质量/g 钢球下摆高度/cm 木块滑行距离/cm
1 15 22 30
2 25 22 49
3 35 22 68
(1)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把钢球悬挂起来,将摆锤拉到某一高度后释放。钢球向下摆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如何变化?▲;
(2)本实验让同一小钢球从不同高度分别由静止释放,判断同一小钢球从不同高度释放到达竖直位置D,获得动能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来判断的;本实验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3)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相同高度摆下,由上表中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
26. 某铁锈成分为Fe2O3 xH2O和FeCO3。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称取此铁锈样品25.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①Fe2O3 xH2O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为110℃,FeCO3在282℃分解为FeO和CO2 。
②温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才能被CO还原。
①装配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
②装置A中的反应为:H2C2O4(草酸)CO↑+CO2↑+H2O。通过B、C装置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体,洗气瓶B中应盛放▲(选填序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③现控制D装置中的温度为300℃对铁锈进行热分解,直至D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装置E增重3.6g,装置F增重2.2g。则样品中FeCO3的质量m(FeCO3)=▲g,x=▲。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第27小题6分,第28、29、30、31小题8分,第32小题7分,共45分)
27.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小木棍、蔗糖等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照2:1的比例脱出。
(1)用小木棍蘸取浓硫酸少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上会出现的现象是▲;
(2)在蔗糖(C12H22O11)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是▲。如果蔗糖完全脱水,则生成的C和H2O的质量比是▲。
28.某溶液可能含CuSO4、HCl、MgCl2、Na2CO3中的几种,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a(OH)2溶液,反应中加入Ba(OH)2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生成的沉淀是:▲(填化学式)。
(2)某同学说该溶液中一定没有CuSO4,他的理由是▲。
(3)a中溶液含有▲种溶质。
(4)原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29.某化学实验小组实验结束时,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为回收有关金属和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
(1)步骤①中锌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
(2)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3)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最终所得硫酸锌的质量▲(填“>”、“<”或“=”)原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铜质量,必须要称量▲的质量。
30.杆秤利用了杠杆平衡原理。下图是杆秤示意图。小科设计了如下测量秤砣质量 M 的实验方案,请你将②、④两步补充完整。
①刻度尺测量杆秤上主要刻度的示数 m 到提扭 O 的距离 x,并作出m-x关系图, 如图。
②用刻度尺测量挂钩到▲的距离 l;
③在 m-x 关系图象中任意读取两组数据 x1、m1 和 x2、m2;
④设杆秤自重 G0,重心到提扭的距离 l0,据杠杆平衡条件,Mgx1=▲+G0l0 以及▲=m2gl+G0l0, 两式可得秤砣质量 M=▲(用 l、x1、x2、m1、m2 表示)。
31.质量为60kg的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问:
(1)若工人在1min内将货物匀速向上提高了6m,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400N,拉力的功率是多大;
(2)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3)该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运送货物时,若要工人不被拉离地面,此滑轮组机械效率最大值是多少?
32.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四
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组;
(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3)表中a的值为▲。
(
第
1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