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田中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12月)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田中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12月)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5 12:0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2021-11)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丨(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
近日各高校晒出了今年录取通知书样本,各位考生、家长翘首以盼。其
实,古代为激励士人勤奋努力并扩大科考影响,官府除张榜公布外,也制
作了特别精美的″录取通知书″。古人曾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一种金色涂料
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这就是“泥金”。“泥金″手法是中国
的一种传统高档装涂工艺,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用得起。将泥金涂饰在笺简
上,用于进士及第时报喜,这就是“泥金帖子"。“泥金帖子"是我国最早出现
的录取通知书,唐代已出现。根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
记载,朝廷会派人到进士及第的考生家中,传送泥金帖子,以此来报登科
之喜。泥金帖子一直沿用到宋朝,如杨万里的《送族弟子西赴省》诗中“淡
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
唐朝稍后岀现了“金花帖子”,也称为“榜帖”。根据宋代洪迈的《容斋续
笔·金花帖子》记载,唐朝进士及第后,朝廷会发放素绫为轴贴上金花的“金
花帖子"。到了宋朝,金花帖子仍是主要的录取通知书。宋人赵彦卫在《云
麓漫钞》中提到:国家初期,遵循唐朝惯例,对进士登第的考生,发放金
花帖子。帖子是用当时泼洒金粉的顶级纸张制成,“长五寸许,间半之”。目
前许多学者认为这种金花帖子才是古人真正意义的科举录取通知书,是古
代录取通知书中颇具价值的一个。不过这种通知书也只延续了几十年的时
间,就被朝廷取消了。
明朝,考生的录取通知书被称为“捷报”或“报帖",民间则称为“喜报″。明
人王世贞的《觚不觚录》中记载:考生考中乡试或者举子考中会试,郡县
都一定会送上捷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送来的就是捷报,第三
回写到: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进士及第的
通知书,一般会写哪些內容呢 根据《容斋续笔·科举恩数》记载,北宋咸平
元年孙仅的录取通知书是这样写的:先列出四位主考官,并请他们签上名
字,标注上四个人的年龄、出生日期,祖先的名讳、父亲的名讳以及祖父
母去世的日期:最后才写状元孙仅,他的个人信息和四位考官相同。宋朝
州试的录取通知书则相对简单些,主要书写被录取学子的姓名、籍贯、三
代姓名。明清时的录取通知书比较简单,直接写上考生的名次。如《儒林
外史》中范进的录取通知书这样写着: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
七名“亚元″,京报连查黄甲。明清时,捷报已有专用印版,印好后直接填上
被录取学子的姓名、名次等。此外,古代录取通知书写好后,也要加盖录
取的专用印章,称为“过朱”。
古代送通知书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仪式,各级官府会安排专人将通知书
直接通达学子家中,报喜人一般不少于三人,都骑上高头大马,高举彩旗、
旌幌,带上唢呐班子,一路上鸣炮奏乐,吹吹打打,热闹非凡。中榜者收
到榜帖或喜报,一般会把它张贴在厅堂中最显眼的位置,以此光耀门庭。
相较于古代,现代录取通知书內容比较简单。一般写的都是:某某同学
被某某学校、某某学院、某某专业录取,并于某某日报到。基本上会通过
邮局或快递公司
邮寄到考生的手中。近年来各大高校逐渐重视文化
价值传递,录取通知书的设计,越来越重视创新和个性。清华大学的录取
通知书颇具创意。清华门是清华园內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不仅
是清华大学的象征,也是清华大学的二校门。清华大学2018年以来的录取
通知书将这一元素融入其中,其上有一个立体的“清华门”,它采用激光雕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