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2 3.1系统及其特性(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2 3.1系统及其特性(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21-12-15 20:2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备课人 学 科 通用技术
课 题 3.1系统及其特性(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系统的含义,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能对简单系统案例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系统分析问题的思维
学生分析 我校高二开设《通用技术》,属于封闭式管理,学生在校时间长,课外知识接触较少。虽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系统有了一些了解,但对“系统的基本特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教学重点 1.整体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 4.动态性 5.环境适应性
教学难点 1.目的性 2.动态性 3.环境适应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室、课件、黑板、粉笔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系统的含义、构成系统必备的三个条件以及系统的类型。那么系统若干要素之间是否相互独立呢?系统又有哪些基本特性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系统及其特性》。系统的基本特性整体性系统概念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观察和分析系统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部分)发生变化或出现故障时,都会影响其他要素(部分)或整体的功能的发挥。举例:人体:其他脏器没有任何问题,但若果心脏有问题,会不会影响人的生命?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有时,为了整体的利益,不得不牺牲局部的利益。举例:人体:为什么人有时候不得不截肢,或者摘除部分器官?不这样行不行?主题升华到人文角度举例:解放军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全,舍小家,顾大家。体会军人的伟大,军嫂的伟大。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举例,和老师一起完成课本上的“马上行动”相关性系统概念中的四个相互(联系、作用、依赖、制约)举例:人体:感冒病毒侵入:头痛、嗓子痛、流鼻涕、四肢无力、整个人非常难受。(肿瘤的转移)学生活动:学生分析家庭装修中的相关性问题目的性目的性是区分不同系统的标志举例:为什么派出所属于公安系统,而学校属于教育系统?学生活动:根据生物所学知识,举出人体存在的系统,并说明各自的目的。(运动、神经、内分泌、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免疫)动态性(1)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举例:人体:小孩出生时是一个健康的小孩,是不是意味着今后他一生都是健康的?汽车:新买的汽车没有任何问题,是不是说以后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2)主题升华到人文人的定期体检(每半年)车的定期保养(每一年)(3)运用系统的动态观点,有助于使我们不仅看到系统的现状,而且看到系统的变化和发展,从而预测系统的的将来,掌握系统的发展规律。 举例:人类的经验就是这么来的。学生活动:结合系统的动态性,完成课本上的讨论。环境适应性(1)系统只有对环境的的适应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复其原有的特性。否则是没有生命力的。举例:动物:人体的衣物增减,角马群的迁徙路。植物:松树的针状叶,向日葵方向转动。动物灭绝除了与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有关,与其自身的适应能力也密不可分。(如恐龙的灭绝)(老鼠、苍蝇为何灭而不绝?)引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主题升华到人文角度目前我们的世界,是由外向人所主导的,外向人适应环境能力比较强,人机关系比较好,所以往往比较受欢迎,内向的人生存困难。希望大家尽量做一个外向积极乐观的人。学生活动:结合环境适应性,完成课本上的马上行动。课堂小结教师学生共同完成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理解了系统的基本特性。
板书设计:3.1系统的基本特性(3)整体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 4.动态性 5.环境适应性 作业设计:查找相关资料,继续了解系统相关知识,预习新课。
教学反思: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