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4.1《喜看麦菽千重浪》-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4.1《喜看麦菽千重浪》-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5 12:40:02

文档简介

《喜看稻菽千重浪》导学案
【课前预习】
一、作家作品
简历:沈英甲,吉林辉南人。中共党员。 1983 年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机械系。 1968 年应征入伍,历任空军部队无线电员,《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 1979 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3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终极诊断》《生存方式》等。
课文背景:
(一)关于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他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奖项。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二)关于写作背景
1981 年,我国将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授予袁隆平研究小组。 1995 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美国“世界粮食奖”和以色列“沃尔夫奖”等 9 项国际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2001 年 2 月 19 日 ,袁隆平被授予 2000 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文体知识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比如: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1.传记式 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2.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
3.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三,字音识记
稻菽( ) 一蔸( ) 饥谨( )
花蕊( ) 早籼( ) 捍卫( )
茎秆( ) 蕴藏( ) 分蘖( )
授予( ) 挽起( ) 撒籽( )
【自主探究】
1.全文有4个小标题,它们之间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2.本文具体写了袁隆平的哪些典型事例呢?表现人物怎样精神品质?阅读文章,完成下列表格任务。要求概括新闻事实以主谓句形式呈现。
事迹 ①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杂种第一代,但试种失败。 ② ③ ④
精神品质
问:一篇好的人物通讯,通过对人物一言一行的描写,人物仿佛“立”在我们面前,会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本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活生生的“立”在了我们面前,请同学们自主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样使袁隆平“立”在我们面前的。请找出两处分析。
三.读完课文,请在以下四句话中任选一句,展开说说你的感受或评论。(100-200字)
袁隆平语录:
1.“我6岁时在武汉参观了一个园艺场,
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简直太美丽了!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2.我从没有想过豪华的生活,对物质上的享受也看得很淡,因为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想这些东西。
3.“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梁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4.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喜看稻菽千重浪》导学案
【课前预习】
一、作家作品
简历:沈英甲,吉林辉南人。中共党员。 1983 年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机械系。 1968 年应征入伍,历任空军部队无线电员,《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 1979 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3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终极诊断》《生存方式》等。
课文背景:
(一)关于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他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奖项。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二)关于写作背景
1981 年,我国将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授予袁隆平研究小组。 1995 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美国“世界粮食奖”和以色列“沃尔夫奖”等 9 项国际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2001 年 2 月 19 日 ,袁隆平被授予 2000 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文体知识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比如: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1.传记式 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2.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
3.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三,字音识记
稻菽(shū)一蔸(dōu)饥谨( jǐn)花蕊(ruǐ)早籼(xiān)捍卫(hàn)
茎秆(jīnɡ)蕴藏(yùn)分蘖(niè)授予(yǔ)挽起(wǎn)撒籽(sǎ)
【自主探究】
1.全文有4个小标题,它们之间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参考:不行。四个标题是按时间顺序排列,分别讲述了袁隆平与水稻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2.本文具体写了袁隆平的哪些典型事例呢?表现人物怎样精神品质?阅读文章,完成下列表格任务。要求概括新闻事实以主谓句形式呈现。
事迹 ①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杂种第一代,但试种失败。 ②袁隆平寻找并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 ③袁隆平用事实反驳对杂交水稻的贬斥 ④袁隆平规划并选育超级杂交水稻
精神品质 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失败…… 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平和大度 勇于担当,不断进取
二、问:一篇好的人物通讯,通过对人物一言一行的描写,人物仿佛“立”在我们面前,会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本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活生生的“立”在了我们面前,请同学们自主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样使袁隆平“立”在我们面前的。请找出两处分析。
提示:
1. 具体、典型的事例
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②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④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⑤1993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⑥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⑦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搜集占有大量的资料之后,可选的事例很多,但是作者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事例,选材精,不庞杂。
2、细节描写
(一位老人眯起双眼—走下了稻田),几个动词突出了人物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1964年7月5日,------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体现研究工作的艰辛。
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丰满人物形象、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手段。
3.适当引用袁隆平语录
“我6岁时在武汉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简直太美丽了!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我从没有想过豪华的生活,对物质上的享受也看得很淡,因为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想这些东西。”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梁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语言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三.读完课文,请在以下四句话中任选一句,展开说说你的感受或评论。(100-200字)
袁隆平语录:
1.“我6岁时在武汉参观了一个园艺场,
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简直太美丽了!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2.我从没有想过豪华的生活,对物质上的享受也看得很淡,因为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想这些东西。
3.“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梁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4.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