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5 13:2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秋五年级语文第八单元自我评价题
满分:100分 完卷:9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训练营。(41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ònɡ dú kě chǐ kǎi xuán shènɡ shuāi shù shuō
kān wù fán suǒ zhì pǔ piān zhānɡ qǐ ɡǎn
(二)先补充词语,再根据语境选词填空。(10分)
如饥似( ) ( )肠挂肚 栩栩如( ) 一( )半解
如醉如( ) ( )然无味 津津有( ) 浮想联( )
从小我就喜欢阅读,不识字时,听妈妈讲童话听得( )。稍大点儿,看漫画看得( )。到了三年级,我便( )地看起文学名著,虽然有些内容理解得并不彻底,但人物( )的《水浒传》,常常让我爱不释手。现在,我迷上了阅读外国小说,故事中的人物命运常常让我( )。如此( )地阅读,让我受益匪浅。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对应的番号涂黑)(8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投奔(bēn) 读万卷书(juàn) [B]美差(chāi) 水浒传(zhuàn)
[C] 酵母(xiào) 默而识之(zhì) [D]着力(zháo) 沉甸甸(diàn)
2.下面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三到之中,心到最急。(重要) [B]却只漫浪诵读。(随意)
[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可耻) [D]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勤勉)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用《论语》中的句子解释是:
[A]敏而好学 [B]诲人不倦 [C]默而识之 [D]不耻下问
4.下面书名、作者及书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吴承恩—孙悟空 [B]《红楼梦》—曹雪芹—贾宝玉
[C]《水浒传》—施耐庵—诸葛亮 [D]《三国演义》—罗贯中—关羽
(四)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5分)
( )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 )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 )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 )但是,只有超越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 )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改写。(8分)
1.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改为“把”字句)
2.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述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缩句:
3.你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照样子写一写。
例: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4.把下面的句子浓缩成一句简洁的话。
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二、快乐积累屋。(14分)
1.填空。(9分)
孔子用“ , ,是知也”告诫我们学习上不要不懂装懂;他还用“ ,好古, ”教育我们要好学、勤勉。
朱熹在《观书有感》(其二)中说:“ , ”,让我们明白了只要基本功到家,便能熟能生巧,驾驭自如。
冰心说:“读书好, ,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 ”。
2.口语交际。(5分)
在阅读文学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时,我们总能找到一些个性鲜明、吸引我们的人物形象,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 ,他(她)出自《 》。我喜欢他(她)是因为 。
三、阅读检阅台。(15分)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节选)
①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既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
②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甲]“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 [乙]“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会疑惑。”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和“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形成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③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读一辈子也读不完?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种番茄的书,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经红了的番茄呢?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出一大堆杂草来,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
④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1.文中提到[甲][乙]两句孔子的话,其原文依次是:(将正确答案对应的番号涂黑)(2分)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③②
2.文中提到孔子的两句话,其关键词不包括:(将正确答案对应的番号涂黑)(2分)
[A]学 [B]习 [C]思 [D]用
3.下列说法中,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将正确答案对应的番号涂黑)(2分)
[A]作者主张“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读得越多越好。
[B]书里的学问是“活的”,阅读时用心思考,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才会受益无穷。[C]书本是“死的”,一本书就是一本书,里面的内容不会因为读者不同而有所变化。
[D]作者的孩子一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做到了学以致用。
4.第③段中作者用“种番茄”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4分)
5.作者给孩子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5分)
四、开心习作园。(30分)题目:我推荐的一本书
参考答案
一、(一)诵读 可耻 凯旋 盛衰 述说
刊物 烦琐 质朴 篇章 岂敢
(二)渴 牵 生 知
痴 索 味 翩
津津有味 如醉如痴 一知半解 栩栩如生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三)1.涂黑[B] 2.涂黑[C] 3.涂黑[A] 4.涂黑[C]
(四)5 2 1 4 3
(五)1.我把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差不多都借阅了。
2.委屈,词语发挥了作用。
3.示例:一本书像一杯香气扑鼻的清茶,让你神清气爽。
4.我不喜欢华丽的文字,只喜欢质朴的篇章。
二、1.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我非生而知之者 敏以求之者也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多读书 读好书 人类的营养品
2.示例:孙悟空 西游记 他神通广大,一路保护师傅去西天取经;他还尽职尽责,对师傅忠心耿耿。
三、1.涂黑[D] 2.涂黑[D] 3.涂黑[B]
4.示例: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目的。
5.希望孩子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四、略。
2021年秋五年级单元检测 语文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