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锦州四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考试范围:第一、二、三章;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数: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选择题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右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下列关于极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极光在地球各纬度地区上空均有出现
B.极光在地球高纬度地区上空经常出现
C.极光是对流层大气电离而发光产生的现象
D.极光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无关
2017年2月23日,天文学家发现距地球40光年的一颗红矮星(TRAPPIST-1)有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其中3颗位于“宜居带”内。下图为天体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
3.红矮星“TRAPPIST 1”属于 ( )
A.卫星 B.行星 C.恒星 D.星云
4.红矮星“TRAPPIST 1”所在的天体系统位于( )
A.②—太阳系 B.③—银河系 C.③—河外星系 D.④—总星系
5.材料中所说的“宜居带”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依据可能是( )
A.有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 B.体积质量适中,可形成大气层
C.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与恒星距离适中,有液态水的存在
6.太阳大气结构由里到外的正确顺序是( )
A. 光球、日冕、色球 B. 色球、光球、日冕
C. 日冕、色球、光球 D. 光球、色球、日冕
下图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回答下题。
7.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 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 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 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8.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
B. 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C. 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 太阳辐射的能量源泉是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映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面9--11小题。
9.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 内蒙古高原西部 B. 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
10. 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 提升地表温度 B. 误伤途经飞鸟 C.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D. 提高作物产量
11、有关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引起了空气的水平运动 B. 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形成
C. 全球气温有可能变暖 D. 泥石流和滑坡现象的发生
12.地震发生时,当地在水中潜泳的人会感到( )
A. 左右摇晃 B. 上下颠簸 C. 先晃后颠 D. 先颠后晃
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以13--14题。
13.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
A. 光照太强 B. 热量不足
C. 日温差较小 D. 年温差较小
14.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
A. 增强地面辐射 B. 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C. 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 增强地面保温
电视剧《闯关东》中有这样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以下15---16题。
15.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 增强a辐射 B. 增强b辐射 C. 增强c辐射 D. 改变b的辐射方向
16.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 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 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C. 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诗句“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是古人对霜降时节景观的描述。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7.诗中描述的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晴朗的凌晨 B.晴朗的午后 C.多云的黄昏 D.多云的夜晚
18.能用热力环流解释的现象是 ( )
A.霜降北京易发生冻害 B.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C.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 D.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巴山夜雨”泛指我国西南山地多夜雨,是热力环流的一种表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巴山夜雨”原理的是 ( )
A. B.
C. D.
20.巴山所在的四川盆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少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 B.地势高 C.白昼短 D.多阴雨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好多自然现象与热力环流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热力环流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23.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湿润,森林茂密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干燥,冷热多变 D.寒冷,冰雪广布
右图为地球某地质时期地理环境复原图,据此完成24--25题。
24.该地质时期被称为( )。
A.爬行动物时代
B.灵长哺乳动物时代
C.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D.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25.该地质时期( )。
A.现代海陆位置形成 B.重要的造煤时代
C.联合古陆形成 D.海洋脊椎动物灭绝
26.下图是洋流流经某热带、副热带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图,其中洋流判断正确且排列顺序与图中顺序相一致的是()
A.①南半球暖流 ②北半球暖流 ③南半球寒流 ④北半球寒流
B.①南半球寒流 ②北半球寒流 ③北半球暖流 ④南半球暖流
C.①北半球暖流 ②南半球寒流 ③北半球寒流 ④南半球暖流
D.①北半球暖流 ②南半球暖流 ③南半球寒流 ④北半球寒流
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右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27-28小题。
27.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
A.M B.N C.K D.Q
28.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M B.Q C.S D.T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温度和压力等。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面29--31小题。
29.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A.①海水密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温度B.①海水温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密度
C.①海水温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盐度D.①海水盐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温度
30.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大
C.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31.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增大
C.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大,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小
D.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盐度有关,与海水运动无关
下图是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曲线图。读下图完成下面32-33小题。
32.图中三个地点按照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乙丙甲
33.深度超过1千米后,海水温度变化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太阳活动影响小 B.受地热能的影响大
C.受太阳辐射影响小 D.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不同海域海水盐度不同,会导致海水密度不同,进而影响海水流动方向以及轮船的吃水深度。下图为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海水盐度图。读图,完成下面34--35小题。
34.地中海盐度高于大西洋的原因是( )
A.蒸发更旺盛 B.海水交换多 C.降水量更大 D.人类输盐多
35.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海水的流向分别是( )
A.自东向西 自西向东 B.自西向东 自东向西
C.自东向西 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36.一艘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在图示海域吃水深度(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爱德华·利纳克尔发明了一套能在干旱条件下适用的灌溉系统。此系统将空气输送到一个地下管道网络,其中的水汽(尽管很少)得到充分冷却而凝结、收集到的液态水传送到附近的植物根部。读部分水循环过示意,图完下列37--38小题。
37.该系统主要干预图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②⑤⑥ B.③⑤⑥⑧ C.④⑤⑥⑧ D.③④⑦⑧
38.适宜推广该系统的地区图示水循环环节⑦往往规模过小或消失,主要原因是( )
A.环节①量过小 B.没有环节③
C.环节④理论值过大 D.环节⑥⑧量过大
下列是“某城市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9.城市建设后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40.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判断下面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后降水减少 B.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大
C.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 D.城市化后的蒸发量减少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41.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B表示 波,其判断依据是 。
(2)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 ,地震波B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 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 态。
(3)地球的岩石圈是指 和 。
4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箭头V表示A点空气匀速运动方向,此图是________(南、北)半球气压分布图。
(2) F1是________力,与等压线________,且由________气压区指向________气压区。
(3) F2是________力,与风向V________。
(4) F3是________力,与风向V________。
(5) A处与C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
(6)画出B、C两点风向。
43.读“温带地区两区域的河流图”,甲图中河流AB段为“地上河”,回答问题。(19分)
(1)图中三个湖泊中,对河流补给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主要由河流提供补给水源的是________。(6分 )
(2)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通常是:丰水期________________,枯水期________________。而甲图中河流AB段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否如此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9分)
(3)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可能是______________,该种补给形式在我国分布较普遍的地区是________(填“东北”、“西北”、“西南”或“东南”)地区。(4分)
2021-2022学年度四高中高一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选择题
1——5 DBCBD 6——10 DADAB 11--15 ABCDC
-20 BABBD 21--25 AAABB 26--30 CCDBA
-35 BDCAB 36--40 BBCDC
综合题
41. (每空1分,共9分) (1)横 纵 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 (2)消失 突然下降 固 液(熔融) (3)地壳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42.(每空1分,共12分)(1)南 (2)水平气压梯度 垂直 高 低
(3)地转偏向 垂直 (4)摩擦 方向相反 (5)C
(6)图略(B点为西北风,C点为偏东风)。
43.(每空2分或3分,共19分)
(1) ① ② ③
(2)河水补给地下水 地下水补给河水
否 甲图中AB段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因为“地上河”的水位始终比地下水位要高。
(3)高山冰雪融水 西北
第7页 共10页 ◎ 第8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