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原创连载)最新统编版六语上25《少年闰土》26《好的故事》必考题型周计划(第十五周)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原创连载)最新统编版六语上25《少年闰土》26《好的故事》必考题型周计划(第十五周)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5 16:3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者笑靥如花,暗藏记号,转载必究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考题型周计划名师原创连载(第十五周)
(课文:25《少年闰土》26《好的故事》)
一、标准化试题。
1.圈出下列词语中错误读音,在题后的括号里写上正确读音。
A.祭祀sì 闰土rùn 装弶qióng 骤然 zòu ( )
B.参差cānchā 蓑笠suō 澄碧dènɡ 胭脂yān ( )
C.供品ɡōng 胯下kuà 厨房chú 獾猪 guān ( )
D.虹霓ní 投掷zhèng 骤然zòu 倒影(dào) ( )
2.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仿佛 佛像 B.供品 口供 C.正月 正好 D.削皮 削发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解撒 隔和 退缩 徒然 B.玲利 经厉 潮汛 瘦削
C.家景 郑重 供品 祭器 D.凌乱 投郑 陡峭 急燥
4.“闰土知道许多新鲜事”的“新鲜”,与( )中意思相同。
A.秋天的空气特别新鲜。 B.你好象不大会摆弄那个新鲜玩艺儿。
C.些水果还很新鲜。 D.月季花的叶子油亮亮的,绿得那么新鲜。
5.下面的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五行 车行 B.提供 供品 C.畜生 畜牧 D.明晃晃 晃眼睛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近义词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鞭爆的繁响在四近(周围) B.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无故 )
C.他和我仿佛年纪。(好像) D.诸(各)影诸物,无不解散(分散)而且摇动。
7.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C.膝髁:膝盖和脚踝。
A.石油:煤油。 B.一丈红:一种草本植物。
C.膝髁:膝盖。 D.云锦:象征美好的事物。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少年便(就是)是闰土。
B. 我素(向来)不知道天下这许多的新鲜事。
C.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无缘无故。)
D.“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追求精美。)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B.“少年闰土”选自《故乡》,作者是鲁迅。
C.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D.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一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10.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的选项。
A.因为 所以 B.不仅 还 C.如果 就 D.虽然 但是
①( )闰土见人很怕羞,( )不怕我。
②我( )知道闰土的 名字,( ) 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
③( )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 )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④( )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 )可以到海边捡贝壳去。
11.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B.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C.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D.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12.下列句式转换有误的是( )。
A.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缩句:天空中挂着圆月。
B.闰土的心里有无数的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修改病句: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闰土回家去了。我还常常念着闰土。
用关联词合并句子:因为闰土回家去了,所以我还常常念着闰土。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
为转述句: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让我夏天到他们那里去。
13.(多选)“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表达了“我”( )
A.对高墙深院生活的满足之感。 B.对“我”往常的朋友的喜爱和钦佩之情。
C.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之情。 D.作者无比孤独的内心世界,羡慕和钦佩闰土。
14. 读完课文,你会发现“好的故事”是指( )。
A. 美好的人、事、物 B.暖心感人的一件事
15.《少年闰土》《好的故事》分别节选自鲁迅先生的( )和( )。
A.《呐喊》 B.《故乡》 C.《狂人日记》 D.《野草》
16.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梦境里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致,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好的故事”美丽、幽雅、有趣,整篇文章是轻松愉悦的感情基调。
C.鲁迅先生所讲的“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想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应重点阅读第3~9自然段。
D.“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表现了作者的失望和惆怅。
二.积累与运用。
(一)读拼音写词语。
jiā jǐng zhèng zhòng gòng pǐn jì qì jiǎng jiū
pàn wàng chú fáng zhān mào xiàng quān cì wèi
líng lì jīng lìn cháo xùn bài nián zū fáng
hài xiū sǎ xià fù zhù táo cuàn yí wàng wú jì
yù gào yān wù hūn chén cuò zōng chéng bì
dàng yàng jiě sàn tuì suō shòu xuē fú dòng
shùn jiān níng shì zhòu rán líng luàn dǒu rán
píng zǎo yōu yǎ gē xià huǒ yàn tóu zhì
让生字走进语境。
1.每逢清明节前后,客家人都会zhènɡ zhònɡ qí shì( )地ɡuì bài( )祖先。
2.瓜地里偶尔会cuàn( )出猹、cì wèi( )等动物,猹很línɡ lì( )。
3.hǎizǎo( )是生活在海中的zǎo( )类,可以食用。fú pínɡ( )是一种生长在水里的植物,可以入药。
4.yàn huǒ( )在天空中zhòu rán( )绽放,像是云锦上点缀的五色的花朵,但转shùn( )就消失了,只留我独自níng wàng( )着静寂的夜空,久久不愿离去。
5.有一天,一只小猫前来bài fǎng( ):它在chú fáng( )把米袋撕破了,米sǎ( )了一地,我正准备bǔ zhuō( ),它便从我的kuà xià ( )一下子táo cuàn( )了出去。
(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读音。
投掷(zhì zhèng) 闰土(rùn lùn) 祭祀(jìzhì sìshì)
供品(gōng ɡòng) 一匹猹(zhā chá) 秕谷(bǐ pǐ)
毡帽(zān zhān) 獾猪(huān guàn) 束缚(fu fù)
皱蹙(cù chù) 骤然(zòu zhòu) 厨房(cú chú)
熏黑(xūn xùn) 乌桕(jiū jiù) 伽蓝(jiā qié)
郑重(zhèn zhèng) 租房(zū zhū) 刺猬(wei wèi)
撒下(sā sǎ) 骤然(zòu zhòu) 蓑笠(suō shuō)
澄碧(chéng dēng) 参差(chā cī) 胭脂(yān yīn)
泼剌(là cì) 瞬间(sùn shùn) 虹霓(ní lí)
(四)根据课文内容或课外积累填空。
1.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
.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手捏 ,向一匹猹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 。
2.《少年闰土》是从 的小说《 》中节选的。闰土给“我”讲了四件新鲜事: 、 、 、 ,让“我”感受到他是一个 、 、 的少年。
3.《好的故事》一文作者是 ,他以 的形式,描绘了一个“好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 ,实现 的强烈愿望。
4.“山阴道”在今浙江 。鲁迅在 这篇文章中都提到过此处。“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中的“织”可用“ ”字代替。
5.《好的故事》描绘了一个“好的故事”,这故事很 、 、 。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昏沉的夜”,实际是暗喻 ,同时期盼着昏沉的夜尽快过去,太阳能早点出来。
6.《好的故事》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 昏沉的夜 ”,我的理解是:“昏沉的夜 ”代表 ,开头和结尾相呼应,说明中间部分描绘的“美的人和美的事”都是作者 。
三、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一)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本文的作者是 ,本课选自他的小说《 》。我还读过他的文章,如《 》。
2.无穷无尽”的意思是 。这一结构的词语,我还知道 、
. 、 。
3.品读选文,完成练习。
(1)最后一句话中的“他们”是指 ,“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指 ,“只”表达了 。
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选段表达了“我”对整天被关在高墙深院里,不能广泛接触大自然的不满。
B.选段表现了“我”对闰土的那种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向往。
C.选段说明“我”与往常的朋友过的是高墙大院的富裕生活,看不起穷困的闰土。
(二)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拿 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一—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凶狠)。
“他不咬人吗 ”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 机灵),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cuàn chuàn) 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1.在选段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
2.选段采用了以( )描写为主的描写方法。A.外貌 B.语言 C.场面
3.选段主要讲了 。课文中闰土还向“我”讲了 和 等一些有趣的事情。
4.给选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5.用“ ”画出描写“我”的想法的句子。这些句子中,我体会到了作者 .
. 。
(三)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1.前一段话中“一切事物”是指 等事物,“织成一篇”意思为 。
2.这些事物都与 有关,之所以会“交错、织成一篇”是因为 .
. 。 后一段与前一段形成 ,之所以“清楚起来”则是因为 。
3.前者“模糊”寓含( ),后者“清楚”寓含( )。
A.作者对旧中国的黑暗的失望和痛斥。 B.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希望与期盼。
(四)
结合阅读链接,完成练习。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一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
阅读链接
一个“昏沉的夜”里,作者于工作之余闭眼休息的刹那间,在蒙昵中看见一幅很美丽的生活的图画,其中“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这一幅美丽的生活图画也绝不是模糊的,而是十分清楚和真实的,它像记忆中的江南农村的美丽景色那样实在,像河岸美景倒映在澄碧的河水中那样分明……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
一选自冯雪峰的 《论<野草>》
作者憧憬于“美的人和美的事”,但现实是“昏沉的夜”,没有“美的人和美的事”,所以只能在梦中看见;醒来却“只见昏暗的灯光”,“何尝有一丝碎影”。表现了作者的怅惘和失望,也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但作者最后还是坚信他看见了一篇好的故事(“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虽然“在昏沉的夜”。在黑暗的现实中,他强烈地追求美好的事物,把美好的事物描绘得非常“美丽,幽雅,有趣”,艳绚多姿;表面是在描写风景,眷恋故乡的景物,实际是有所象征或寄托……
一选自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
1.选文第一段“ ”“ ”“ ”“ ”这些词写出了梦碎时的惨状。
2.“我正要凝视他们时……”一句中,“他们”指的是 .
3.联系“阅读链接”填空。
“好的故事”是指 ;“昏沉的夜”暗喻了 ;这里表达了作者 。
4.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从美的梦境回到“昏沉的夜”一般的现实中,有点不舍,有点不甘,表现了作者希望永远生活在梦幻中不愿醒来。
B.“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 ”充分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眷恋,决计要同“昏沉的夜”进行不懈的抗争。
C.通过选文我们可以看到,“好的故事”只存在于作者的思想中,存在于作者的梦幻中,尽管如此,它也给在黑暗中生活的作者以生的鼓舞,让作者有所追求,有所奋斗。
5.鲁迅的许多作品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结合下面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好的故事”象征意义的理解。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也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得很艰苦。
. .
6.这学期,我积累了许多鲁迅先生的名言,请写两句。
(1) 。
(2) 。
答案是咱无声的老师哦
答案
一、
1.A jiàng zhòu B cēn cī C ɡòng huān D zhì zhòu
2.B 3.C 4.B 5.D 6.C 7.D 8.D(D.应该讲求,重视。) 9.B 10.DBAC
11.D 12.C 13.CD 14.A 15.BD 16.B
二、
家景 郑重 供品 祭器 讲究 盼望 厨房 毡帽 项圈 刺猬 伶俐 经历 潮汛 拜年
租房 害羞 撒下 缚住 逃窜 一望无际 预告 烟雾 昏沉 错综 澄碧 荡漾 解散 退缩
浮动 瞬间凝视 骤然 凌乱 陡然 萍藻 优雅 搁下 火焰 投掷
(二)
1.郑重其事 跪拜 2.窜 刺猬 伶俐 3.海藻 藻 浮萍
4.焰火 骤然 瞬 凝望 5.拜访 厨房 洒 捕捉 胯下 逃窜
(三)
zhì ɡòng chá bǐ zhān huān fù cù zhòu chú xūn jiù qié zhèng zū wei sǎ zhòu suō chéng cī yān là shùn ní
(四)
1.深蓝 金黄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 项带银圈 一柄钢叉 尽力的刺去 逃走了
2.鲁迅 《故乡》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3.鲁迅 梦境 现实 理想
4.绍兴西南一带 《好的故事》 融
5.美丽、幽雅、有趣 旧中国的黑暗
6. 黑暗的现实 作者追求和向往的美好梦境
三、
(一)
鲁迅 故乡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2.无穷无尽 无边无际 自言自语 独来独往
3.(1)“我”往常的朋友 “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非常狭窄的天地 “我”对狭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2)C
(二)
1.捏 凶猛 伶俐 cuàn 2.B 3.看瓜刺猹 雪地捕鸟 看跳鱼儿
4.:;,。 5. 对闰土的美慕、钦佩和对新奇事物的向往
(三)
1. “我”坐船经过山阴道时,两岸边的乌桕,新禾 融为一体
2. 水 水面被船桨荡起波纹,使得水中事物的倒影变模糊,分不清楚
对比 水面又恢复了平静 3.A B
(四)
1.皱蹙 凌乱 撕成片片 碎影
2.青天上面,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
人的一生是美好的 旧中国的黑暗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A
5.“好的故事”象征着平静的生活,人民安居乐业。(答案不唯一)
6.(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