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15 14:5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全世界的生物呼吸和燃烧消耗氧气平均速度为10 000吨/秒,而我们生活的大气层中氧气只占21%,按照现有的消耗速度只能维持3 000年,可是,许多年过去了,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并没有减少,这是为什么呢?
导入
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1
(重点)
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2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3
学习目标
2.5 kg
90.0 kg
五年后
85.4 kg
89.9 kg

+ 82.9kg
- 0.1 kg
海尔蒙特实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为原料
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 。
二氧化碳
因为柳树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 ,
还吸收了大量的 。
无机盐

海尔蒙特:水分是植物体合成有机物的原料。
海尔蒙特忽略了什么因素呢?
蜡烛 。
熄灭
小白鼠 。
死亡
蜡烛 。
植物 。
没熄灭
没死亡
小白鼠 。
植物 。
没死亡
没死亡
点燃的蜡烛或小白鼠与绿色植物分别从对方那里得到了什么?
普利斯特利实验
结论
1、 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植物
2、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氧化碳
真的是吗?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具:
两个玻璃钟罩、两个水槽、两个烧杯、
两枝带叶子的枝条、氢氧化钠溶液、清水。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清水
氢氧化钠溶液
另一种方案:
A
B
1、从实验装置A和B中各取一片叶,分别用碘液处理,你认为哪个装置中叶片不变蓝?
2、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有无关系?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该实验中哪个是实验组,哪个是对照组?
A是对照组,B是实验组。
讨论
A装置中叶片变蓝,B装置中叶片不变蓝。
氢氧化钠组
清水组
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1、暗处理
2、设计对照实验
3、光照
4、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
5、漂洗
6、滴加碘液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叶片不变色,在清水中的叶片变蓝。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小结
01
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02
按原来方案重做一遍,检验结果是否可重复
03
重新设计方案,通过实验重新检验假设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怎么办?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银白色
(不含叶绿体)
绿色
(含叶绿体)
脱色
处理
滴加
碘液
变蓝
不变蓝
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有机物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储存能量)
光合作用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储存着能量)
产物
场所
条件
原料
物质变化
能量转化
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 氧气
光能
叶绿体
说一说:光合作用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即时巩固
荔枝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由荔枝植株吸收的某些物质转化而来的。这些物质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淀粉和水
C.无机盐和水 D.氧气和水
A
荔枝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由荔枝植株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转化而来的。
在农业生产上,为了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 ,充分地接受 提高产量。常采用 和 等措施。
光合作用
光照
合理密植
间作套种
过稀
过密
合理密植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不同比例种植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套种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
水稻
蚕豆
轮种
1、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
二氧化碳发生器或施有机肥
2、延长光照时间
二氧化碳发生器
如何增强光合作用?
即时巩固
以下各项中,不能提高光合作用产量的是(  )
A.适当增加绿植的面积
B.适当延长光照的时间
C.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
D.适当地进行浇水和施肥
C
技能训练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10 20 30 40 60
25
10
5
(1)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 。
因为气泡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越多,说明光合作用越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2)如果放在黑暗中,现象是 。
越多
没有气泡冒出
1.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的数据如右表:
分析实验结果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
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及其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 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实质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农业应用:合理密植等
知识小结
1.严重干旱时,会造成庄稼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表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阳光    B.水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
B
随堂检测
2.如图所示,把带火星的细木条迅速插入试管中,遇到金鱼藻在光下放出的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这个实验结果表明(  )
A.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B.光合作用消耗了氧气
C.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D.光合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
C
3.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③为有机物,④为水
B.光合作用只发生在叶片中
C.光合作用需要①氧气作为原料,
释放出②二氧化碳
D.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D
4.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白炽灯先后放在离试管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假设试管内的水温恒定),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
距离(厘米) 每分钟观察到的气泡数目(个)
10 60
20 25
30 X
40 5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植物离光源越近,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越多,说明植物的________作用越强,也说明这种作用与光照本身的________有一定的关系。
光合
强度
(2)气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表中数据X的值应介于________之间。
(3)通过上面的实验,若农民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
25和5
适当地增强光照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