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连加连减
难点名称 10以内的连加计算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时要用第一步所算的和加第三个加数,为学习凑十法作铺垫。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薄弱,注意力又不集中,并对算理理解不到位,所以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结果的错误。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感知连加的运算算理。 2、通过学生数小棒理解连加的运算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创设情景,复旧引新 今天,老师给同学介绍一位朋友,他的名字叫乐乐,听说啊,乐乐在家表现可好了,经常帮妈妈干家务活,妈妈想考一考乐乐出了几道口算题,让我们算一算吧! 4+1 2+5 3+4 今天,他又帮妈妈做什么事呢 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探究新知 1、学习连加 我们先来看一组乐乐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数,1,2,3,4,5。 (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了几只小鸡?(2只) 原来有5只鸡,跑来2只鸡,怎样表示?(5+2) (出示课件:1只小鸡)这时又跑来了1只小鸡。 想知道一共有几只小鸡小朋友会列算式计算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 2、揭示课题 对了,用加法。列出的算式是5+2+1=。像这样的算式数学上叫“连加” 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 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 看:原来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最后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呢?(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 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5+2=7),算出得数7(将7填到框中)然后在把算出来的得数(强调是算出来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这样的计算,也就是说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三、联系情境、应用拓展 (1)小棒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数一数左边的有几根小棒 中间有几根 右边呢 想一想用怎样列式计算 (4+3+1=) (2)4+3+1= 先把左边的4根小棒和中间的3根小棒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边的1根小棒等于8根小棒,所以4+3+1=8。一共有8根小棒。 (3)小三角形图 我们来看看小三角形图,有几个红三角形 几个蓝三角形 几个黄三角形 怎样列式计算 (3+4+2) (4)3+4+2= 先把3个红三角形加上4个蓝三角形等于7个三角形,再用7个三角形加上2个黄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因此,3+4+2=9,一共有9个三角形。 看谁算的快又准 4+3+1=? 3+4+2=?
小结 四、总结、延伸课外 小朋友,我们学习了连加的含义和连加的计算顺序及方法,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