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1.1 沁园春长沙期末复习习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沁(qìn)园春 分泌(mì) 舸(ɡě)舰 南柯(gē)一梦
B.碣(jié)石 遏(è)制 峥(zhēnɡ)嵘 铁骨铮(zhēnɡ)铮
C.寂寥(liáo) 纰缪(miù) 劲(jìn)敌 遒劲(jìnɡ)有力
D.惆怅(chànɡ) 绸(chóu)缪 候(hóu)鸟 侯(hóu)门似海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漫江碧透 火势蔓延 轻歌慢舞 漫无边际
B.苍茫大地 苍海桑田 满目疮痍 天下苍生
C.百舸争流 苛政如虎 道路坎坷 沉疴痼疾
D.鱼翔浅底 材料翔实 吉祥如意 周密祥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B.辩论会上,小李旁征博引,滔滔不绝,时而用语巧妙,时而义正辞严,巧言令色,令现场观众叹服。
C.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D.占地15 000多平方米的西藏军区军史馆本月6号在拉萨盛装开馆,重现60年来人民军队在雪域高原上的峥嵘岁月。
4.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写激浊扬清的文章。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反问和拟人。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都为对偶。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乐府,约开始于南朝,定型于晚唐,盛行于宋朝。
B. 按照词的风格,词人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一派是以柳永、姜夔为代表的婉约派。
C. 《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为词牌,“长沙”为词题。
D. 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因此不再讲究格律,比较自由。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组是( )
橘子洲是一幅展示风情的画。它以岳麓山为邻,与湘江水为伴,风光美不胜收,形成了“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它西望层峦耸翠的岳麓山,与岳麓书院、爱晩亭相邻;东瞰湘江风光、尽览都市繁华。从西向东,山、水、洲、城融为一体,似流动的画,如放大的盆景。游客登洲,听渔舟唱晚,观岳麓红枫,看天心飞阁,赏满树橘红,吟先贤辞赋,其乐融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橘子洲是一座承接历史的桥
②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③饱经风霜的外国领事馆、高级别墅则见证着长沙开埠后的历史
④曾国藩操练水军的号声依稀回荡在橘子洲上空
⑤南宋朱熹、张栻在岳麓书院的讲学,诠释着八百年前湖湘子弟求学的盛况
⑥它浸染着湖湘文化,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底蕴
A.①⑥⑤④③②
B.②①⑥⑤④③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⑤③④②⑥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 , , ?
(2)“ , ”两句在《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3)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蔑视反动者的词句是: , , 。
(4)《沁园春·长沙》中“ , ”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5)《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 , 。
(6)《沁园春·长沙》中“ , ”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8.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3题。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①。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②,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注①极目楚天舒:极目,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②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遇巫山神女,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对仗工稳,一方面表明了诗人的行踪,一方面说明了游泳的地点。
B.“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的描写,也显示出诗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C.“风樯动,龟蛇静”,以“风”字起,紧接着上阕意脉,瞩目两岸景色,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D.“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用直接描写,通过神女的眼睛反映中国的巨大变化,生动形象而又新颖别致。
(2)在“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两句里,哪个字最富有表现力 为什么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在诗中有何含义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很少人知道构树。在南方,它是并不起眼的树木:青褐色的枝干,浓密的树叶,蓬生的树体,论形体,不足以观瞻;论气味,无香无臭;论身姿,散倚无态。而且常常生在僻静处,无花无蝶,恰如乡里人家,无酒无肉,便冷清寂寥。但我却时常走到树边。我喜欢端详那一片片汉服——自然是指它的叶子,一律地往前生长,叶片肥大,自中间主茎向两边各开两个岔口。美感便在这岔口上呈现出来。你再仔细端详,那就是汉服啊——青色的汉服,凝结了许多时间。我甚至觉得,那叶片背后,还正行走着一个个身影。
雨季来临,夹竹桃在一夜之间,将颓废之美写到了极致。而构树这小小的满枝头的绿叶,依然青翠。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很多时候,草木只是草木,相视只是相视。时光带走了一切,只有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我们才可能发现它所赋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这边的事我早晚是要走的——太太说不定今天就要辞掉我。
B.啊,我死了!——你倘有几分仁慈,打开墓门来,把我放到朱丽叶的身旁吧!
C.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
D.——凡此种种,都可以说某些歌剧中缺乏革命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答: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改为“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它所赋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被我们发现”好不好?为什么?
10.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毛泽东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能够长期艰苦朴素。进入北京中南海后,他最奢侈的食物也就是一碗红烧肉。他痛恨贪官污吏,亲自批出尚方宝剑,痛斩高级贪官张子善和刘青山。他严格要求子女和亲属廉洁奉公,直到他去世之时,他的主要亲属没有一个人经商,没有一个人因为他而升官发财。毛泽东为中国领导人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最廉洁的领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长沙因为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而享誉中外。为了吸引更多游客,现请你为长沙写一则推介词,使其特点更加鲜明。要求语句流畅,连贯得体,不少于100个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项应为“南柯一梦(kē)”;C项应为“劲敌(jìnɡ)”;D项应为“候鸟(hòu)”。
2.答案:C
3.答案:D
解析:A项,指点江山:评论国家大事。望文生义。B项,巧言令色: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感彩错误。C项,风华正茂: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不能用来修饰“学习和生活故事”。
4.答案:B
解析:判定比喻的标准之一是本体和喻体不能是同类事物,A项“万户侯”与“大军阀”是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C项不是反问句是疑问,也不是拟人;D项“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不是对偶。
5.答案:D
解析:D项“不再讲究格律”错,词讲究平仄,押韵,比诗要复杂得多,更加严整、细密。
6.答案:A
解析:该语段有两层意思:橘子洲的风情与历史。据此,不难确定首句应为第①句。后面句子按时间先后排列即可。
7.答案:(1)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2)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4)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5)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6)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平时背诵名篇名句时,要注意理解文意,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字、难写字以及语句顺序等。
8.答案(1):D 解析D项,这两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2)“舒”字最富有表现力。“舒”,舒展,开阔。既写诗人所见,又写诗人所感,景和情在这里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解析在这两句中,“舒”字最能体现诗人的主观感受,表达诗人的心情。既写景又写情。
(3)引用、比喻。引用孔子名言,形容祖国建设事业的日新月异。
解析孔子用河水比喻时光的流逝,是比喻。毛泽东引用孔子的话,是引用。对其含义要结合整首词来理解,不要孤立地翻译。
9.答案(1)答案:C
解析:C与例句的破折号都表示解释说明。AB表示另起话题,D表示总结上文。
(2)答案:这个比喻句的本体是叶子,喻体是汉服,二者的外形十分相似。汉服的特征是宽衣长带、宽大伸展,与肥大的叶片相似,叶片上的两个岔口像汉服两个宽大的袖子。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叶子具有的独特美感。
(3)答案:不好。①根据上文“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相视只是相视”的内容,这里应该强调“我们”主动“发现”,改句强调的是“草木”被动“发现”。②原文有“只有……才”构成条件关系,强化了“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去掉关联词语,就成为一般的叙述句,缺少了原句的严密准确性。
解析:原文用“只有……才”的关联词语,表示的是这两句之间是条件关系,表示“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而改句去掉“只有……才”关联词语后,就变成一般叙述句,从语言运用的严密性、准确性来看,不如原句的表达。此外,联系上文内容看,上文说的是“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相视只是相视”,此处应用主动句,应强调“我们”主动“发现”,而不应是改句强调的“草木”被动“发现”。所以,综上分析,从关联词语的运用和句式的运用两个方面分析改句不好。
10.答案: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最廉洁的领袖。(或“毛泽东为中国领导人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典范”)
解析:这段文字包含两层意思,前面用了大量事实,说明了毛主席清正廉洁的表现,最后两句话对上文进行总结。
11.答案:长沙是我国中部地区一个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风景秀丽的城市。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使得这里成为中外旅游胜地。其浓厚的文化底蕴更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许魅力。“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使得橘子洲这座世界上最长的内河洲成为游人流连忘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