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15 18:0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1、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某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2、读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某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特点。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分析影响降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 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各月降水量柱状图。阅读世界降水的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活动一降水的变化探究活动二降水的分布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知行合一,实践先行,欢迎大家来到地理课堂,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是小杰同学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 一探究竟1.由小杰同学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惑疑惑一:“池塘里这么多的水是哪来的?”引入。提出问题:降水就是降雨吗?2.看视频,提问视频中提到哪些天气现象? 道出降水的主要形式。 点出,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3.出示图片,看图认识降雨主要等级。4.小杰的疑惑二文登地区某日降雪厚度30厘米,可为什么降水量只有24.2mm?过度到降水量的测定5、布置学生阅读课本资料。过渡:出示图片对比不同时间池塘水量不同。二、读绘结合 能力提升1、展示资料图和柱状图分析,比较得出柱状图更直观。2、播放《跟我学绘图》微课视频交流展示归纳总结绘图注意事项。4、展示图文提资料,提出问题。指导判读降水量柱状图方法。5、出示威海地区的降水资料6、展示不同城市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三、学会归纳 积极合作1、出示降水量线图2、读世界等降水量线图,小组合作完成学案中的第二部分内容3、展示安第斯两侧降水和景观图,分析原因。3、展示地形雨形成过程4、归纳总结,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四、拓展延伸 回归生活1、拓展训练:观察ABC三地房屋屋顶坡度有何不同,将其布局在适合的地区,说明理由。2、联系生活,你能说一说降水不同对人类的有哪些影响吗?五、课堂检测 情感渗透1、课堂检测2.由文登水利局发的短信开始上升到德育层次。 看图思考举手回答带着问题,思考看视频回答问题看图文资料思考思考回答威海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读图回答认真观察动手绘制展示交流,评价读图,回答读资料谈认识读图说出降水类型理解等降水量线的含义读图总结归纳,分析原因。看图思考看示意图巩固思考回答做课堂测试 来源于身边和生活的问题,亲切。引出降水的概念,明确降水形式主要是降雨,当降雨却不是降水全部。知道降雨的等级引出降水量的测量。解决雪厚不等于降水量多的困惑。联系生活从生活出发得出结论。学习绘图的必要性。达成目标1评价目标1达成目标2评价目标2达成目标3补充地形因素也会影响降水的分布。评价目标3降水不同民居坡度不同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德育
鲁教版六上第三章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文登区米山中学
赵冬梅